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营商环境43条”探索 “供地即开工”模式

原标题:广州“营商环境43条”探索 “供地即开工”模式

本报记者李振广州报道

营商环境新标尺

“历来开工许可证都是‘老大难’问题。此次《方案》试行‘带规划方案’土地出让,能够提高工程审批效率,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继获得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全国第一后,广州向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发起了冲击。

10月22日,广州市正式对外印发《广州市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想要通过打造营商环境改革的“广州样本”,实现在国际国内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成为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本次《方案》聚焦三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三个重点改革区域示范和“走在全国前列”六大改革举措,涵盖审批服务便利化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企业投资管理体制、贸易便利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市场监管、重点区域营商环境改革共八部分43项具体举措。

受访专家表示,改革措施背后是广州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广州试图通过“环境高地”吸引更多优质外来资源落地。尤其对全球企业而言,本次《方案》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广州将目标放大到打造全球竞争力城市。

广州力争“人有我优”

广州重视营商环境由来已久,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一直以来处于岭南文化中心,包容开放是其最大的特征。

“从一口通商口岸到如今的广交会,广州向来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落户。”周林生说。

广州良好的营商环境从一项指数也得以印证。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营商环境指数中,广州排名全国第一。

周林生观察,广州此前很多次营商环境改革实际上都是一个“集大成者”。但此次《方案》有所不同,在全国各地都试图在营商环境上力争领先时,广州要做的却是“人有我优”。

从企业开办时间看,这项指标一直是观察一个地方营商环境众多指标中最受关注的。《方案》将推动商事登记服务全面提速放在第一条。其提出,广州将推行工商登记“审核合一、一次办结”,设立开办企业“快速通道”,实现窗口办理“只跑一次”、网络办理“零跑动”,将开办企业的时间缩减至4个工作日以内。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广州市开办企业时间大幅低于国家部署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8.5个工作日的任务和北京、上海、广东省公布的5个工作日的时间,真正展现出“广州样本”的“人有我优”。

除此之外,《方案》还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提出了“广州速度”。《方案》提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比国务院要求的120天还减少了30天;社会投资项目从用地许可到竣工验收的审批时间控制在50个工作日。

周林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历来开工许可证都是‘老大难’问题。此次《方案》试行‘带规划方案’土地出让,探索‘供地即开工’模式,为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能够提高工程审批效率,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如此改革背后,是广州力争“领跑全国”的决心。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行的“秒批”为例,其通过流程优化、充分授权窗口,实现了在资料齐备前提下直接在窗口盖章“秒批”的创新,企业不需求再跑一趟职能部门,大大降低了时间和交通成本。

在周林生看来,这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他研究了《方案》后发觉,本次“营商环境43条”主要是对政府的行政审批、运行、管理等环节进行了优化。

全球竞争力如何打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发现,此次《方案》也提出,广州将努力实现在国际国内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居前列,成为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周林生认为,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广州将对标国际营商环境,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目标。

广州是有底气的。一份广东政法委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的调查显示,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全国前三,在穗投资的外资企业达2.7万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20家把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了广州。

但在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看来,广州在营商环境方面仍存有短板。“相比纽约、伦敦等全球营商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必须看到广州还有很大差距,即便是与港澳地区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他认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和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广州必须与国际营商接轨,围绕世界银行11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才能寻找各项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吸引更多的高端、优质外来资源落地。

为降低粤港澳大湾区内要素流通的制度性成本,《方案》提出要推动财政科技经费进入港澳地区合作研发,支持广州地区科技中小企业与港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

本次印发的《方案》也提到,为拓展外商投资企业登记跨境便利化,广州实施登记注册简易化,简化身份证明、批准文件材料要求。实行内外互转同步化,简化内外资公司互转流程,企业提交一套表格、一套申请材料,即可同步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但周林生坦言,营商环境不光是一个市场准入、一个施工许可证就能囊括的,这只是企业成长周期里的起步阶段。“企业的生命周期非常漫长,广州还应该思考企业审批落地后续的融资渠道、就业培训、购房权利等完整的配套制度。只有做好各个阶段的服务和制度保障,广州才会更有竞争力。”他说。

相关阅读:
猪价北跌南稳 四季度或先抑后扬 万家乐突涉草根投资非吸案:已成立专项处理小组 重大关联收购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