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5%增速符合预期,中国经济依旧向好
■社论
在经济稳中向好的格局下,继续解锁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民营经济、厉行减税降负“三重门”,中国经济必定走得更远。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如期发布重要经济数据。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
由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在外部挑战变数明显增多、国内结构调整阵痛显现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运行稳中有缓,并不意外。实质上,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中国前三季度GDP能取得如此增速,已相当可贵,这也为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指标看,我国经济运行都处于合理区间。
而与国际上的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的表现都很可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的年度报告也显示,中国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排名榜上依旧居于首位。这些也让“中国经济不行了”的论调不攻自破。
这其中,有些数据值得寻味: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4%,结束了今年以来的持续下跌。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是主要支撑力量,制造业投资增速为8.7%,增长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减税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放宽对制造业的融资方面的限制。
从宏观政策上看,未来继续为市场树立信心,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大力挖掘消费潜力。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0%,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6.2个百分点,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当投资增速放缓时,客观认识和把握国内的消费升级,对推动中国经济有特别的意义。国务院日前也印发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其中提出要完善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财税支持措施。
居民消费升级重要特征之一,是服务性消费逐渐取代商品性消费的主导地位,这也需要供给端跟上。需指出的是,消费社会的到来远不只是消费的供需问题,还需要政府服务、市场制度与之相配合。
第二,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改善税收环境、规范法治法规及完善投资者利益保护,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力量。没有高质量的民营企业体系,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近来,国家层面强调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切实推进中国公平市场建设,就释放了这方面的积极信号。
第三,加强减税降费力度,给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营改增开始,我国的减税降费政策已持续了多年,如今正从市场领域深化至民生层面。前者在于减轻市场主体的负担和提升企业活力,后者在于提高民生质量和提振内需动力。
接下来,为使减税降费政策尽量客观、科学、合理,并照顾到不同类型的纳税企业,不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及时修订、调整减税降费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减税降费的精准度。
“行稳致远”,在经济稳中向好的格局下,继续解锁推动消费升级、促进民营经济、厉行减税降负“三重门”,中国经济必定走得更好更远。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