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漠人驼情

原标题:大漠人驼情

新华社兰州10月19日电 题:大漠人驼情

新华社记者胡伟杰、多蕾、李笑

远方的地平线上,一群野骆驼的身影出现在戈壁滩上。一峰雄驼昂首卧于驼群之侧,安然保护着整个驼群。“你瞧,那峰卧在旁边,又高又大的就是‘敦敦’。”何东指着远方向记者说道。

何东是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站长,每年有一半时间都住在站里。这里已经是他的第二个家,一草一木都了然于心。

地处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极干旱荒漠区一个极为典型的内陆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在这里,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骆驼和普氏野马。

2008年4月,芦草井保护站护林员在日常巡护时,偶然在保护区内湾腰墩发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雄性小野骆驼。“刚发现时它的脐带都没有断,护林员们立即把它救回来。” 时任芦草井保护站站长的何东回忆说。

小野骆驼被带回保护站后,大家决定将它喂养在站内,并为它取名“旺旺”。小野骆驼食量很大,一天要喝掉一箱鲜奶,护林员们便自发凑钱买奶粉和鲜奶。旺旺很快融入护林员们的生活,成了保护站的吉祥物,给枯燥单调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我们每次给它喂奶都拿着小孩的奶瓶,走到圈边摇一下它就会跑过来,三两下一瓶奶就喝光了。旺旺长得很快,刚开始我们还能抱着,后来就抱不动了。”何东回忆道。

2010年,同样在湾腰墩,护林员们又发现了一只被遗弃的雄性小野骆驼。2012年,保护区管理局决定野化放养这两只小公驼,并从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运来两只母驼与它们一同放养,以便帮助组建“家庭”。为纪念这次放养计划,保护区将两只公驼改名为“敦敦”“煌煌”,母驼取名“武武”“威威”。

“从那时起‘旺旺’就被叫作‘敦敦’了。刚放归时我们都很不舍,毕竟在站里养了四年,与它有很深的感情。但是看到它在野外尽情奔跑的样子我们又放下心来,毕竟它来自大自然,总有一天要回归那里。”何东说。

如今,“敦敦”和“煌煌”家族已经延续到第三代,达到10峰的规模,主要在敦煌西湖保护区范围内活动。

随着护林员的车辆缓缓行驶过驼群,“敦敦”忽然起身追着车子跑起来,黑色的驼毛迎风飘扬,显得神气极了。随着车子渐渐走远,它也停下了脚步,目送着护林员们离去。

千年前,汉朝军队将士在离此不远处修建玉门关、长城等防御设施,作为守护家园的屏障。千年后,护林员们亦在此十几年如一日地守护敦煌西部这片生态屏障。正是由于敦煌西湖保护区的存在,才阻挡了中国第六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的东移。为千里河西走廊和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相关阅读:
  • 敦煌西湖保护区野骆驼群频现

    原标题:敦煌西湖保护区野骆驼群频现新华社兰州3月24日电(记者多蕾)记者24日从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红外相机记录了大量野骆驼群频繁出现的画面,野骆驼种群不断 2020-03-24
  • “敦煌西湖”300年后重现,生态修复事在人为

    “敦煌西湖”300年后重现,生态修复事在人为

    原标题:“敦煌西湖”300年后重现,生态修复事在人为事在人为,但“为”的方向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相处。▲资料图。央视新闻截图波光粼... 2019-10-28
机构:国庆因素干扰成交量,10月上半月40城住宅成交环比减少16% 北京市人社局:劳动者未书面提出放弃年假,用人单位须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