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敦煌西湖”300年后重现,生态修复事在人为

原标题:“敦煌西湖”300年后重现,生态修复事在人为

事在人为,但“为”的方向应该是与自然和谐相处。

“敦煌西湖”300年后重现,生态修复事在人为

▲资料图。央视新闻截图

波光粼粼、芦苇荡漾,野鸭成群,水鸟翱翔……这里不是江南,而是敦煌。这两天,“敦煌西湖”300年后重现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据央视新闻报道,干涸消失近300年后,我国最长倒流河疏勒河的终端湖——哈拉奇重现,形成5平方公里左右的湖面,沿河芦苇、红柳等植被恢复生长,十几种野生动物来此栖息。

从古至今,一池清波都是沙漠里最珍贵的礼物。据了解,哈拉齐曾经水草丰茂,湖波荡漾。这里曾经的湿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以上,水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但是随着环境的变迁,疏勒河节节退缩、断流,尾闾地区也永久干涸,被东进的库姆塔格沙漠包围。

如今,干涸300年的湖泊重现,实在令人惊喜。这条消息中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这里处于自然保护区,二是沿河芦苇、红柳植被恢复生长。

敦煌西湖保护区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在保护、修复一定时期后,生态环境重现往日风采……哈拉奇的案例提示我们,大自然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只要我们视它们为朋友并加以保护,重建生态系统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曾在内蒙古做过试验,一年不去人为干扰,荒草就能长到半人高,有了草,有了灌木,原来周边干了的几个小湖竟然都有了水。只不过,比起草原,沙漠的生态系统更为脆弱,尤其是水源恢复特别困难,以疏勒河为例,年平均降水量不足70毫米,蒸发量达3000毫米以上。“供不应求”也导致了下游长期干涸。

可以说,“水”是沙漠环境修复的金钥匙,也是最直接的成果体现。为此,当地对水资源启动了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由甘肃省疏勒河水资源局统一调度用水。同时,该地也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7个水权试点之一,灌区民众拥有自己的水权,可以根据农作物长势合理确定灌水时间,既合理分配宝贵的水资源,也避免了无端浪费。

而疏勒河河道恢复与归束工程,则是“敦煌西湖”重现的直接原因。这条长97公里、宽30米、深3米的“人工河道”从东至西延伸,形成了一条“水上长城”,疏勒河水被连绵不断地输送到“敦煌西湖”。有了水,植物生长就有了基础;有了水和植物,也能引来动物栖息繁衍,小型、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就由此形成。

这样的改变当然要靠科学技术,但更重要的是靠人的意识和行动。设立保护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发挥水利工程的疏导、调节作用,哈拉齐300年后重现的背后,其实是自然对“生态优先”原则下各项实践的积极反馈。

生态修复,事在人为。那些在荒山上刷漆、摆盆景式的“修复”,是自欺欺人,更是欺骗自然,得到的只能是生态的持续恶化。相反,严格保护、科学治理和制定长期制度,大自然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人类和社会的善意,也将以更美的景色、更多的资源、更优的环境回馈这种善意。

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会有更多的湖泊再现。风调雨顺,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试金石、晴雨表。“敦煌西湖”300年后重现,就充分印证了这点。

□汪永晨(环保学者)

编辑:孟然校对:何燕

相关阅读:
  • 敦煌西湖保护区野骆驼群频现

    原标题:敦煌西湖保护区野骆驼群频现新华社兰州3月24日电(记者多蕾)记者24日从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红外相机记录了大量野骆驼群频繁出现的画面,野骆驼种群不断 2020-03-24
举旗定向 谋篇布局 改革全面发力 新华社评论员: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