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辈子,三件事——记小高陵村原党总支部书记李积福

原标题:一辈子,三件事——记小高陵村原党总支部书记李积福

春天无雨难下种,

夏天洪水遍地冲,

秋收打碾一场空,

愁吃愁穿难过冬。

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一个“漫”在山上的村庄。几句俗语的背后,是曾经靠天吃饭的村民多年的心酸。

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他们的根,却难养他们的命;从天而降的甘霖是他们心里的盼,却两次无情地冲走了他们收获的希望。

当年,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和数百村民一道,种树苗、挖梯田,办砖厂……用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在日月山下,竖起了一面“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大旗。

斗转星移,曾经的少年已是耄耋老人。他就是小高陵村的原党总支部书记,今年82岁的李积福。

黄土披绿衣

湟水谷地最西端,属半浅半脑干旱山区。小高陵村平均海拔2700米,自然条件十分严酷,村民维持生计的土地全是跑水、跑肥、跑泥的“三跑田”。

从一出生,李积福就生活在小高陵村。

“只要听见打雷,我们就胆颤心惊,生怕洪水暴发,淹没庄稼和房屋。”在李积福的记忆中,那时村民的一日三餐,经常是“早上汤,晌午光,晚上清汤照月亮”。特别是1946年秋天,一场暴雨后,山洪咆哮着从山顶倾泻而下,整个山地和村庄一片狼藉。

小高陵人盼的是水,怕的也是水。

1953年,小高陵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陈世元走马上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提出在山上栽树修梯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祖祖辈辈的小高陵人谁不想改变这种局面,但这干山头上种树,能活吗?一座又一座山,一亩又一亩地,这么声势浩大的工程,连肚子都吃不饱的小高陵人哪一年能干完?

团结就是力量。在陈世元的动员下,大家渐渐有了底气。

1956年春,罗尔干阳坡,战天斗地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了。在众人的推荐下,23岁的李积福成为了青年突击队队长,而这支队伍,也成为小高陵造林大军中的中坚力量。

“像小牛犊一样。”几十年前的那段经历让李积福难以忘怀:“早上7点我们就到山上了,一直干到晚上8点多,饿了,啃几口馍接着干,一天能挖六七十个坑。从开春土地解冻开始干,一直到冬天挖不动了为止。”

一开始,因为经验不足,村民从山下往山顶挖,遭遇洪水后,造林损失严重。后来,大家汲取经验教训,决定从山顶开始种起。历经多年奋战,小高陵人挖鱼鳞坑22万多个,修涝池、淤泥坑130多座,挖水平沟1000多条,修截水防洪沟88条。

山顶“戴帽子”,山腰“勒带子”,坑坑洼洼造林子。就这样,曾经光秃秃的山坡渐渐多了绿意。李积福望着山坡上的苗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拿手一抹,手上那层老茧扎得脸生疼。

荒山变梯田

“山坡坡度大,至少有个50度。就像这样,辛苦种地,一场雨,全没了……”李积福抬起右手比作山坡,左手顺着右手手掌滑下,话音未落,眉眼间写满了无奈和伤感。

半个世纪前的中国,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一个大队的社员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一时间,全国“农业学大寨”,大寨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

当这个消息从千里之外传到日月山下时,小高陵人开荒地、修梯田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1969年,李积福接过接力棒,担任小高陵大队大队长。责任在肩,使命在心。天蒙蒙亮,李积福就带着村民上了山,星星眨眼再收工。

“一开始,谁也摸不准这梯田怎么修,一没文化,二没技术。”没有工具,李积福拿土办法确定水平线:用眼睛瞄。

“当时村上有两个‘技术员’,专门负责瞄水平线,他们看准了,开始划线,一划完,我们就开始干活了。一天至少10个小时,十几个人,手提肩扛一天能挖40多米。到了半夜,还要从家里把灰背到地里,给地里上肥……”对于这段往事,70岁的李生林记忆犹新。

山再大,沟再深,治了一山少一山,治了一沟少一沟。在李积福的带领下,小高陵人以大寨为榜样,山坡上、田地里人头攒动,挖土、筑田、放水、背灰……一沟一坡、一山一梁地分片治理,前前后后几十年,将主要的山头山坡都修成了梯田。

苦心人,终不负。

梯田一米一米延伸,站在山顶往下看,像是一个个山头晕开的层层涟漪。千百双手,一颗颗心,看着昔日“拉羊皮不粘草”的荒土坡变成了一块块良田,小高陵人的脱贫梦更进了一步。

“坡改梯”后,曾经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田、保肥的“三保田”。亩产从原来的二三百斤翻了三番,有些地,产量达到1000多斤。

“1960年,村里有62万斤储备粮,周边有的村子闹饥荒,我们小高陵,没饿死过一个人!”多年后回忆起那些场景,自豪二字仍旧浮现在李积福的脸庞。

“高陵”变“高地”

改革春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高原时,参加了全国各战线的劳模先进工作者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的李积福有了新的念头。

“开会时,大寨的陈永贵同志跟我一桌,亲耳听了他的故事,想为村民办实事的激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充满斗志的李积福连着琢磨了好几天,直到来自乐都的劳模白云有说起自己在村里办砖厂的故事,李积福一下子找到“灵感”。

“白书记,能不能给我们村也帮帮忙?”听到李积福的请求,白云有拍着胸脯打了包票。回来后,不仅专程到小高陵查看情况,还派了技术员全程指导。

1980年,小高陵砖厂建成了。

农民办企业,没经验,缺技术。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李积福四处求教。

一年冬天,李积福到湟源县煤建公司,一见到经理马进安,开口就问:“我们砖厂的烟囱不冒烟了,咋办?”

“烧砖块这煤炭需要6000到7000大卡,你这煤不对啊。”一化验,马经理给出了答案。

“啥叫大卡?”此时的李积福,还是“白纸一张”。可他不怕别人笑话,听不懂,就一句一句地问;学不会,就一字一字地查。这个曾经从人民大会堂领回荣誉的人,看起来,像个小学生般谦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随后几年,李积福从零起步、从头开始,砖厂也逐步发展,扭亏为盈。

“别的不说,有了这砖厂,我们村上家家户户盖房可没发过愁。当年附近没几个砖厂,村民年底分红拿到砖,第二年就盖了新房。那时候我们小高陵的房子,可是最好的。”村党支书副书记王金龙笑着说。

1992年,李积福担任小高陵村党总支部书记已经整整10年了。

“那年,我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去了北京。走之前我带了几块药水峡的石头。”原来,李积福心里早就有了办石材厂的念头,可这究竟是不是花岗岩,他却拿不准。“到北京后,专家一鉴定,我心里一下子踏实了。”

正当李积福准备带着乡亲们大干一场时,问题来了。

“说到底,还是缺钱。”为了筹钱,李积福将村上的林木作为抵押,拿到了330万元的贷款。1992年,小高陵花岗岩厂正式成立。可前几年的经营并不顺利,到1995年时,已经亏损了100多万元。村民们害怕了,李积福见状将烂摊子全盘接下,接下来的几年,凭借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厂里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到1997年,已经开发出十多个石材品牌。

村民何生忠是厂里的老员工。作为技术员的他十几年干下来,家里已然换了一副光景,盖了新房、买了新车。而像他一样,在家门口打工的村民,有三四十人,人均年收入都在五六万元左右。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省学习小高陵。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发展中,这个取意为“高高的丘陵”的小村子,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发展产业,不仅实现了小小山村的华丽转身,也成为了全省的精神高地。“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在岁月的历练中绽放璀璨的光芒,成为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带领群众奋斗了一辈子,李积福的心里最惦记的就是他脚下这12.5平方公里的土地。2001年6月,李积福卸任了。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的他订阅了六七份报纸杂志。每晚6点半到7点半,更是他雷打不动的新闻时间。去亲戚家串门,老人手里经常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的,都是最近需要学习的资料。

“以前总想着把老书记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好。现在老了,干不动了,但还得学习,还得进步。”李积福说着,望向远方的山坡。秋日的阳光洒满这片几代共产党人奋斗的红色土地上,空气中飘来一阵阵收获的味道……(咸文静)

相关阅读:
陈建华出席2018年度市人大制度研讨会 郭树清:近日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异常波动 与经济发展基本面严重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