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青年报:门票降价如何带来更优旅游体验

原标题:门票降价如何带来更优旅游体验

本报评论员潘洪其

今日社评

“十一”黄金周已过去两天,各地交通、景区继续保持良好运行状况。这两天进入黄金周旅游消费高峰期,车流量、人流量明显攀升,交通、景区等面临的压力持续加大。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十一”黄金周前夕,各地出台实施或发文向社会公布了981个景区免费开放和降价措施(免费开放74个,降价907个),其中5A级景区159个、4A级景区534个;降价的907个景区中,降幅超过20%的491个,占54.3%,降幅超过30%的214个,占23.6%。

各地景区在“十一”黄金周之前实行免费开放和门票降价措施,是顺民意、得民心的重大惠民政策,传递出吸引、鼓励居民旅游消费的强烈信号,有利于扩大旅游消费和促进景区转型升级。这项政策甫一推出,就收到明显的成效——据测算,10月1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1.22亿人次,同比增长7.5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7.19%。景区免费开放和门票降价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居民旅游消费,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的一个突出亮点。

这一轮景区免费开放和门票降价政策实施之前,大量居民在长假期间外出旅游,集中旅游消费导致交通拥堵和景区人满为患,已成为多年来影响消费者旅游体验、制约旅游健康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免费开放和门票降价使出行旅游人数有所增加,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的交通拥堵和景区超载会不会变得更加严重?如何才能为游客提供优质可靠的旅游服务?如何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实施景区免费开放和门票降价政策,既给消费者带来切实的优惠和良好的消费体验,也给旅游、交通等职能部门、监管部门和旅游景区、相关旅游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避免交通拥堵特别是景区超载进一步加重,各地旅游、交通部门和景区首先要按照《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主管部门核定的景区最大承载量,继续做好游客接待容量管理和景区限流工作,严禁超出最大承载量接待游客。

为此,旅游景区和管理部门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对游客出行数量、动态、趋向,以及交通、食宿、景区景点等单位的服务供应、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数据计算、预判预警和适时监测管控;要利用各种渠道提前向社会发布景区承载量提示,在景区游客接待量接近最大承载量时,及时采取游客疏导措施,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避免因旅游限流产生或加剧混乱局面。

其次,各地景区特别是热门景区应大力推广“预约购票制”,逐步提高预约购票的比例,并将游客预约购票与景区限流措施结合起来,引导游客合理制定旅游计划,理性、平衡选择旅游目的地。这对景区、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广大游客培养旅游消费理性、提升旅游文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互联网+旅游”时代,游客多一些提前预约、网上订票的消费习惯,多一些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选择,少一些“随大流式”“临时起意式”旅游行为,既能让自己的旅游行程更加合理,体验更加丰富舒适,还能为旅游景区和管理部门提供更完备的数据信息,为景区限流等管理措施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形成旅游消费、服务、管理互动共赢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张岩

相关阅读:
山西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首日运行平稳 奥运会最高领奖台,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