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同龄人参观“勇立潮头”主题展 感受上海城市变迁寻找感动记忆

原标题:改革开放同龄人参观“勇立潮头”主题展 感受上海城市变迁寻找感动记忆

“1978年出生的我们是幸运的,没有错过上海前进的重要节点,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在“勇立潮头——上海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光景”映画空间板块,播放着两位与改革开放同龄人的访谈,他们从自己角度谈了40年的上海变化。国庆期间,二人或是走入展厅或是通过视频观展,感受城市变迁、寻找感动记忆。

“越来越多的朋友来到陆家嘴”

步入展厅,李姝琦在一张拍摄于1991年的“建设中的东方明珠”展板前站立许久。“那时过国庆节,我和同学们一起去外滩看灯。从浦西望向浦东,最高建筑是东方明珠。”之后很长时间,李姝琦都不大去浦东,一是交通不便,地铁2号线还没开通,更重要的,如果不是在那里工作生活去浦东能干什么呢?她直言,那里商场、企业、景点都不多,人气也不旺。

之后,迎来了浦东的翻天覆地变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9倍,财政总收入增长393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0倍……”弯下腰,李姝琦仔细地看着展板上关于浦东1990年与2017年经济指标对比。而作为在陆家嘴工作10多年的银行白领,她能从身边感到变化,收获满满幸福感。

过去,陆家嘴白领最担心吃午饭问题。“以前,这里食堂不多,我们往往要走上20多分钟,才能到心仪的食堂用餐。”如今,陆家嘴地区员工食堂、楼宇食堂越来越多,用餐环境也越来越好,李姝琦心目中也有了很多选择。午餐过后,应该走出摩天大楼与自然接触。过去,白领都在陆家嘴中心绿地散步,如今更多人去开阔的滨江沿线走走。李姝琦还喜欢看各种文娱展览。上海中心的观复博物馆、环球金融中心的各类艺术展,都是她常去的地方,“陆家嘴管委会还会给我们大楼送文化展览、送表演,丰富我们的生活。”

展厅中,循环播放着短视频《生长的天际线》,陆家嘴高楼拔地而起,上海不断长高,城市不断变美,而身在其中李姝琦的感受是,陆家嘴人气越来越旺。“越来越多的朋友来这里。”她说,陆家嘴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地方,这里每天都有新鲜事,未来更充满希望。“看着中外大片中频频出现陆家嘴摩天大楼,身在其中的我们很骄傲。”

“记录洋山港历史很自豪”

虽然身在北京,但金立旺通过朋友拍的视频“观展”。与在上海土生土长的李姝琦不同,出生在宁波的金立旺因为1996年考入复旦大学而来到上海。当时从宁波来上海不容易,先要从北仑港上客船,经过一晚上到上海十六铺码头,再乘55路公交车,颠簸一个多小时到学校。“五角场有种小县城的感觉,只有几座老式百货大楼,还有一座翔殷电影院,人气不旺。”前几天,金立旺又回到了母校,如今的五角场交通便捷、流光溢彩,已是上海的城市副中心。

展厅中有张巨幅洋山港码头照片是金立旺拍的。“我亲历了洋山港从无到有的全过程。”2002年底,当时还在上海媒体工作的他第一次去洋山岛,从报社坐长途车到芦潮港,然后坐船出海。彼时的大小洋山还是原生状态,岛民们有的打渔,有的开着饭馆旅社。金立旺在平静的岛上住了4天,他隐约感到岛民内心的兴奋之情,“他们大概也听到一些风声了。”

之后,金立旺又去了几次,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岛上的变化。昔日渔民作业的滩涂,经过吹沙填海,成了一块块平地,岛上的老房子,经过翻新改建,成了一栋栋楼房,远处打桩机阵阵轰鸣,一根根巨型桩柱被插入海底。

洋山港展板边上放着东海大桥的照片,它全长32.5公里,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之一,2005年正式通车,同年洋山港一期工程完工。到了2012年,洋山港拥有10多公里深水岸线、30多个泊位,通过能力1500万标准箱以上,如今成为世界第一大港。“2004年,我坐直升机从空中航拍东海大桥,能作为这段历史的记录者,我很自豪。”

如今,金立旺是新华社的摄影记者,他特别关注展览中那些关于上海科技成果的介绍。“这些年,上海科研总能带来一些惊喜。”他举例,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诞生,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由潘建伟团队在上海构建。

“从18岁到近30岁,我在上海度过了十余年。‘上海’两字于我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衷心期待上海的未来能更加精彩。”金立旺说。

相关阅读:
人民广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国歌广场等举行升旗仪式为祖国庆生 浦东机场“爱心通道”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