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穿越火线、特情不断!他们这样提升战时卫勤保障能力
卫勤小分队穿越火线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潘一烽
“阵地遭‘敌’火力打击,两名官兵‘重伤’,迅速前出救治!”日前,火箭军某部组织一场融入实战背景的战场救治比武考核。接到特情通报,救护小组立即前出展开救援。
硝烟弥漫,救护车一路疾驰。抵达任务地域,两名队员下车警戒,救护小组组长姜新晨带领其他队员利用地形掩护展开搜救。
烟幕伪装、跨越障碍……经过紧张搜索,小组成员很快发现“伤员”并判定伤情,随后利用携带的战救器材展开救治。
“着眼未来战场需求开展专攻精练,才能练就过硬的卫勤保障能力。”该部领导介绍,此次比武,他们按照“实战化设计、实案化编组”的原则,随机设置多种复杂特情,围绕伤员搜索、伤情处置、转运后送等关键环节,重点检验官兵自主判断决策、火线自救互救、后方全面处置等战场救治能力,着力提升战时卫勤保障水平。
“前方‘染毒区’一名战士出现枪弹贯穿伤……”比武现场,队员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新的特情接踵而至。卫生员王戬霖迅速穿戴好装具,冲进“染毒区”。在全身防护状态下,行动难度大大增加。王戬霖凭借过硬素质,在规定时间内成功将“伤员”转移。
创口止血、断骨固定、清创缝合……卫生员潘远航完成对“伤员”的急救处理后,和战友一起将其护送上救护车,准备后送至野战救护所。
救护车行至半途,导调组突然给出“‘伤员’心跳骤停”的临机特情。救护小组立即展开紧急救治……
记者在考核现场看到,导调组随机设置特情,参考官兵密切协同、从容应对:前沿阵地上,救护小组对“伤员”实施止血包扎、心肺复苏、心电监护;野战救护所内,医护人员根据不同“伤情”制订救治方案,在微光条件下快速完成手术准备;医疗留置组持续监测“伤员”生命体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整场考核有条不紊。
考核结束,该部就地组织官兵展开复盘总结。大家针对考核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逐一研究改进办法,为进一步提升战时卫勤保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