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一周军评:“增量”和“存量”决定了俄乌及中东战场的前景

原标题:一周军评:“增量”和“存量”决定了俄乌及中东战场的前景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席亚洲】

本周,俄乌战场和中东战场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俄军在库尔斯克成功将乌军逼入角落,同时在东部战线上也已将乌军防御体系破坏。在乌克兰战况风雨飘摇之时,泽连斯基却向西方提出了所谓的“胜利计划”,但没有获得西方国家的积极响应。

同时在中东战场,以色列方面在周末前打死了哈马斯军事领导人辛瓦尔,但以军在黎巴嫩南部的军事行动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尽管声势很大,却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果。

纵观这两场战争,我们可以发现,军事力量的“存量”和“增量”竞争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俄罗斯的“增量”如何发挥作用

目前的俄乌战场上,俄军正在凭借自身迅速增长的“增量”获胜。一方面是俄军的动员仍在持续,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普京总统已签署法令要求再次扩大俄军兵力,再增加18万现役军人数量,俄军扩大到150万人。如果算上已经征召的预备役等人数,其武装力量总规模将会增加到238万人。

今年6月,普京签署的另一项命令已经明确表示,在乌克兰参与军事行动的兵力为70万。

一周军评:“增量”和“存量”决定了俄乌及中东战场的前景

泽连斯基泄愤式的“和平计划”带来的结果之一,德国宣布不再向乌克兰提供重武器援助

而根据相关数字的合计,俄军今年展开的征兵工作力度依然不小,日均征兵1000人,显然其兵力增长速度要大大超过在前线损失的数字,因此俄军规模得以不断扩大。

不过与西方媒体渲染的“俄军和乌军一个样”不同,俄军并没有将新征募的兵员未经充分训练就投入作战,从而导致大量损耗。相反,俄军一方面将现有的前线作战部队轮调回国,进行数个月乃至半年、一年的整训扩编工作,另一方面继续组织新的作战部队。

而这些新组建的装备训练水平一般、经验水平不足的部队,主要用于在前线填补战线空缺和负责占领、防御任务,而其扩编后的精锐部队,则主要用于发起进攻。当然俄军依然延续“风暴Z”部队,也就是包含大量囚犯士兵和应征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突击队的老传统,在可能遭遇重大伤亡的作战中,优先使用“风暴Z”部队。

可以说这样的兵役制度确保了俄军在其正规军、尤其是精锐部队伤亡较小,能够在长期保持作战能力的前提下,以足够的兵力填满战线,并在一些需要付出大量伤亡代价的场合下获得充足的“可消耗”兵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风暴Z”部队的装备会比较差,实际上“风暴Z”部队往往能获得与正规军同等、甚至有时候更好的武器装备,以确保其具备较高作战能力。

相比之下,乌军今年的征兵进入瓶颈期,尽管征兵人员“抓壮丁”的力度不小,但实际上由于乌军目前没有良好的整训部队,也缺乏各种武器装备和物资,因此这些“壮丁”主要用于弥补前线战斗损失,目前已基本无法组建全新的旅级战斗编制了,因为西方援助的武器装备已经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但这仍然无法阻止乌军规模的缩小。据乌军在社交媒体上的说法,许多较为精锐的作战部队发现送给他们的补充兵员的素质实在过于低劣,无法弥补他们的战斗损失,最终又将许多“壮丁”就地遣散。

实际上这个现象并不奇怪,这表明乌克兰从2014年以来积累的“存量”兵员已经耗尽,现在就地征召的“壮丁”是真正意义上的“壮丁”了。

一周军评:“增量”和“存量”决定了俄乌及中东战场的前景

乌克兰征兵越来越难,首先就是他们的“老兵库存”已经消耗殆尽

战争爆发之初我们就说过,乌克兰与俄军作战的最大底气是2014年来在乌东前线轮换后退役的数十万“预备役”人员,虽然持续的低烈度冲突并不见得能让这些人成为精锐战士,但仍远比从社会上抓来的“壮丁”强得多。

但现在这些人已经耗尽了。

北约之所以为乌克兰培训9个“北约旅”的时候强调使用完全由北约训练的模式,甚至将乌克兰士兵送到北约国家从初级培训开始,很大原因也是北约意识到如果使用乌克兰老兵,很可能导致其“老兵库存”提前耗尽,所以这9个北约旅实际上是按照正常的动员-训练体系养成的部队,事实证明他们的战斗力也还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乌克兰的“海妖营”、“亚速营”等右翼民团发展而来的部队,拥有自己的训练体系。首先他们的征兵来源是“志愿者”,或者更明确的说,许多都是极端民族主义甚至法西斯分子,他们将这些人集中起来单独组织军事训练,与乌克兰军队的训练组织体系是分开的。

因此这些部队的征兵工作是独立进行的,他们才能在不依赖大量老兵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相对于乌克兰正规军更高的士兵素质。

乌克兰政府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本质上是在依靠“老兵库存”打仗,一旦“库存”耗尽,后面就会非常乏力;但乌克兰政府也“没办法”啊,因为政府本身的行政效率就不高,贪腐问题也无法解决,北约就算援助再多,经过层层“分润”,最后每个士兵头上真正能用的钱就很有限了,这显然不足以将士兵集合起来进行好好的整训,再送上战场。

当然,类似的问题在俄罗斯也并非没有,但至少从程度上来看,要轻得多。最重要的是,乌克兰是一个“互相制约的民主政府”,用我们更熟悉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散装的买办政权,所在组织力、执行力这些角度显然没办法和俄罗斯相比。

一周军评:“增量”和“存量”决定了俄乌及中东战场的前景

由于战前没有人预料到无人机会成为这场战争消耗的主要弹药,因此在这个领域双方完全是在进行“增量竞赛”

除了人力增量,俄罗斯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比乌克兰更具优势,其在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上也同样占据优势。

目前俄军的弹药除了本国生产,也从国际上进行筹措。从中近程弹道导弹和远程巡飞弹武器发射数量来看,自2022年至今已发射超过5000枚,而前线每日发射的大口径炮弹也可以维持上万发水平。即便在如此消耗的前提下,其前线部队的弹药储备水平还能继续上升,因此在重点地段能够打出远超过常规水平的火力。此外,俄军的航空火力打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去年在重点地段每日能投射50枚500千克滑翔制导炸弹,到今年已经提升到200枚左右,这使得他们在攻击乌军重点防御地段时能够得到的空中火力打击效果大为提升。

而在新质作战能力来看,俄军今年成功实现了战役级指挥控制体制和相关软硬件系统的重构,大大提高了火力打击效率,目前其特种部队和无人侦察机已能够直接与“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等远程打击火力直接提供目标数据,使得打击效率大大提升。这背后的数据链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的提升是非常可观的,相当于整体重构了俄军的战役级指挥控制系统。

此外,俄军近期对小型无人机系统的技术提升也很明显,目前在前线已大量使用光纤控制的自杀无人机来解决无人机易受干扰问题。而且最近在无人机蜂群作战、自主作战方面也有了新的尝试,这些技术使得无人机打击的效率大为提升,不再完全依赖大量飞手进行直接控制。因此,也出现了无人机火力准备等新的战法战术,如果这种战法得到推广,将极大改善俄军因缺乏高性能短程自行火炮带来的前线战术行动缺乏直接火力支援的问题。

目前俄军仍然面临着一些装备数量上缺口的问题,比如高性能的装甲输送车、运兵载具缺乏的问题,由于俄罗斯汽车工业相对落后,在此前作战中相关装备大量损耗,即使大量使用老旧的BMP、BTR系列装甲输送车也无法完全弥补这个缺口,而部队的大规模扩编进一步凸了显这一问题。这导致俄军的作战部队机动能力较差,只有少数部队具备机动作战能力。

但眼下俄军也只能是在增量上想办法,主要就是将各种来源的非军用、非制式车辆加以改装或直接使用,目前前线大量出现使用摩托车、小型机动车辆运兵的现象就说明俄军正在试图改善这个问题。

多课目、高难度……特战尖刀,亮剑 印尼新任总统普拉博沃宣誓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