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最近10年的诺贝尔获奖作家作品你都看过吗?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晚7时公布。过去十年(2014-2023),十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作家斩获过这一殊荣,他们的经典作品无一例外迅速在中国大陆出版或再版,只是这些中译本的命运却不尽相同。在新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诞生前,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下这些作品,或许你能从中窥测出今年的一些端倪?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法语

《暗店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因“用出色的‘回忆艺术’唤醒了最难以道明的人类命运”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暗店街》出版于1978年,同年获得龚古尔奖。主人公居伊·罗朗患遗忘症,把前半生忘得一干二净,可是他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寻找过去。作品通过这一离奇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二次大战后西方社会问题和人们普遍存在的内心空虚与幻灭感。

1984年《外国文艺》首次引进翻译了这部作品,译者小禾。1986年,薛立华译本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是该作品的首个中译单行本。薛译本影响甚大,开篇“我的过去,一片朦胧”在王小波《万寿寺》的种草下,更是俘获了一批文艺青年。不过这个版本不仅闹出了扉页上出现了另一个译者名字的乌龙,而且薛立华多年后的声明又引出一段版权公案。但不论如何,薛译本是很多人心中的经典。此后,1992年漓江出版社的版本由李玉民翻译为《寻我记》,因为文字过于修饰,褒贬不一。莫迪亚诺获奖后,99读书人将1994年译林出版社王文融译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并陆续出版或再版了莫迪亚诺其他作品,合为“99读书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作品系列”。

2015年S.A。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生于前苏联)俄语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锌皮娃娃兵》《二手时间》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和此前以及此后很多次一样,诺奖评委这一年的选择又是让人意外又觉得合理。在得到诺奖的殊荣之前,阿列克谢耶维奇已经获得过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德国书业和平奖、法国美第契文学奖、波兰卡普钦斯基国际报告文学奖等一系列奖项。评论界认为,如果要颁给小说家和诗人之外的作家,这位出生于前苏联的白俄罗斯女记者是最有希望的人选。果不其然,2015年,因为“她的复调写作,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列克谢耶维奇主要出版有五部作品(处女作《我离开了农村》未公开发表)。这五部作品除开早期的《我是女兵,我是女人》(另译《战争中没有女人》)和《我还是想你,妈妈》(又有译名《最后的见证者》《最后一个证人》)这两部早期作品外,其余三部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锌皮娃娃兵》《二手时间》很难说哪部作品比其他更具有代表性,而是各具特色、等量齐观。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于1997年问世,为作家赢了国际声誉,此书被认为是当事人的一幅心理学意义上的肖像,将那场灾难的令人心惊胆寒的巨大规模呈现于世人眼前。在其获奖前已有多个中译本,包括最早由已故翻译家高莽和田大畏在1999年翻译出版的《锌皮娃娃兵》(实际上是《锌皮娃娃兵》和《切尔诺贝利的祈祷》两书合集),磨铁图书出品的译本《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译者王甜甜)、《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译者范祖芳,2015年再版为《切尔诺贝利的悲鸣》)。2018年,本书和阿列克谢耶维奇其他作品一道为中信出版社买下版权,以《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为名再版,与另外4部作品结集为《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集》。

《锌皮娃娃兵》是她最为著名的作品,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以及他们亲人、友人、子女的血泪记忆。《二手时间》则是她最近一部也是最具分量的作品,一举拿下德法俄波四个国家的四项大奖。

2016年鲍勃·迪伦美国英语

《鲍勃·迪伦诗歌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瑞典学院的“老学究们”的一次“离经叛道”,首次将诺奖授予“音乐人”,让全世界为之惊讶。但实际上,鲍勃·迪伦的获奖并非无迹可寻。首先是他不止是音乐人,也是诗人、作家、画家、演员,还出版过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和诗歌与绘画选集《写写画画》。早在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就向他颁发了“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2004年出版的回忆录《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回忆录》,停留在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此后又以“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被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授予特别荣誉奖。其次,从1996年开始就有机构开始策划为其提名诺奖,美国垮掉派诗歌代表人物艾伦·金斯堡还特地为其撰写了推荐信。由此可见,鲍勃·迪伦能够摘得诺奖,不过是酝酿已久的“意外”。

获奖后,中文世界迅速做出反应: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汇集了西川、奚密、陈黎、李皖、马世芳、胡续冬,再到冷霜、包慧怡、陈震、罗池、厄土、曹疏影、胡桑、周公度等一批华语诗歌界及乐评界优秀译者,首次引进囊括涵盖鲍勃·迪伦31张专辑、369首歌词的歌词集,在2017年一口气出齐8册《鲍勃·迪伦诗歌集》,每分册为“薯片袋”式外包装+口袋本诗集。“薯片袋”这一有着强烈美式风格的创意包装,在当时吸引了不小的关注,成为当时一个文化事件。

2017年石黑一雄英国(生于日本)英语

《长日将尽》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石黑一雄,著名日裔英国小说家。他的文体以细腻优美著称,几乎每部小说都被提名或得奖,其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八种语言。1989年以《长日将近》获得英语文学重要的文学奖布克奖。因“在伟大情感的小说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的连结”,2017年瑞典文学院将当年的诺奖授予了石黑一雄。

《长日将尽》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忆展开,讲述了自己为达林顿勋爵服务的三十余年时光里的种种经历;虽然达到了职业巅峰,但史蒂文斯过于冷酷地压抑自我情感,追求完美履行职责,在父亲临终前错过最后一面,之后又与爱情擦肩而过。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一个人的生命旅程在读者眼前抽丝剥茧,同时也折射出一战与二战之间那段非常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1993年根据小说翻拍的同名电影(又名《告别有情天》)由英国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和艾玛•汤普森主演,获得八项奥斯卡奖提名和六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成为影史经典。

译林出版社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石黑一雄作品的出版机构,此后上海译文出版社得到了石黑一雄全部作品的简体中文版授权,目前已经出齐。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最新作品《克拉拉与太阳》在译文出色的营销下,上市三个月就两次加印,是当年最畅销的文学作品之一。

2018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波兰波兰语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因性丑闻危机,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延迟到颁发,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在2019年才得到这一殊荣。在获得诺奖之前,中文世界对托卡尔丘克相当陌生,仅有后浪出版公司于201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部简体中译本《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和《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译者均为易丽君、袁汉镕。诺奖揭晓之后,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中文版加快了落地,后浪推出《云游》之后,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连续推出了《怪诞故事集》《衣柜》《糜骨之壤》《雅各布之书》等9部作品,其中《雅各布之书》于今年10月刚刚出版。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托卡尔丘克的成名作。小说共84个章节,每一个章节以“xxx的时间”命名,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之中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触摸世界边界的少女、沉迷解谜游戏的地主、寂寞的家庭主妇、咒骂月亮的老太婆,乃至天使、水鬼、哈巴狗、菌丝、小咖啡磨……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兰二十世纪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本书交织民间传说、史诗、神话与波兰生活景致,形成一个充满符号、隐喻的世界,令人从容反视生命、爱情和意义的种种。可以说,这部作品是诺奖授奖词——在叙事想像上充满百科全书般的热情,代表着一种跨越边界的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

2019年彼得·汉德克奥地利德语

《骂观众》《卡斯帕》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彼得·汉德克既是诗人也是小说家,既是编剧也是电影导演。作为德语世界的最重量级作家,汉克是所有戏剧史无法跳过的篇章。和其它的大师一样,他的成名作虽然写于1960年代却依然能超越我们这个时代。他的代表作包括剧本《骂观众》、小说《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和维姆·文德斯合作编剧的电影《歧路》、《柏林苍穹下》。汉克于1968年获霍普特曼奖,1973年获毕希纳奖和奥比奖,2009年获卡夫卡奖,2014年获国际易卜生奖。2019年,凭借“富有语言学才能的作品探索了人类经历的周边及特殊性”摘得诺贝尔文学奖。

《骂观众》和《卡斯帕》的中译本由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收录于“彼得·汉德克作品系列”。《骂观众》发表于1966年,一鸣惊人,被视为藐视观众、藐视剧场的经典之作。全剧没有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性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没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

《卡斯帕》被认为对传统戏剧的颠覆性堪比《等待戈多》,它表现的是一个名叫卡斯帕的人如何学习说话。汉德克表达的是人学会了说话后,人如何为语言所折磨,人如何成了语言的奴隶,如何为语言所控制,而这“语言”又常常仅仅表达了传统的意识或统治者的意识而已,如今,正是这种语言已经驯化了人本身。他因为这部作品,汉德克也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

2020年露易丝·格丽克美国英语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月光的合金合》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抛开鲍勃·迪伦不算,露易丝·格丽克是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授予的纯诗人。这位美国桂冠诗人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生前著有14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

格丽克的诗长于对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后来的作品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根本问题,爱、死亡、生命、毁灭。自《阿勒山》开始,她的每部诗集都是精巧的织体,可作为一首长诗或一部组诗。从《阿勒山》和《野鸢尾》开始,格丽克成了“必读的诗人”。

2016年由柳向阳翻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集中译本《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月光的合金》则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2021年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英国(出生于坦桑尼亚)英语

《天堂》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颁奖公布后,中文世界一片哗然:他是谁?当时,国内对这位出生于坦桑尼亚、以英语写作的作家十分陌生,他的中译作品仅见于2013年12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当中。在这部由“非洲现代文学之父”、尼日利亚著名作家钦努阿·阿契贝与英国肯特大学教授C。L。英尼斯编辑、査明建等翻译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收有古尔纳的《囚龙》《博西》两篇小说。

古尔纳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第8位具有非洲元素(出生或成长于非洲)的作家。他于1948年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1960年代移居、求学英国,曾担任凯恩非洲文学奖和布克奖评审,2006年入选皇家文学学会。古尔纳的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代表作有《天堂》《来世》《海边》等。

获奖后,上海译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包括《天堂》《来世》在内的10部作品。《天堂》的故事发生在百年前处于德国殖民阴影下的东非桑给巴尔,这片多种文明交融、多种宗教并存的古老土地。男孩优素福被父亲抵押给商人阿齐兹偿债,从此跟随商队行走异乡,亲历生存之难。这部作品发表于1994年,是古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借少年未经世事、不加滤镜的视角,将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嵌于社会动荡、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通过书写一代移民的前生,来“努力保存那种记忆,找回人们赖以生活,并以此认知自我的那些时刻与故事”。

2022年安妮·埃尔诺法国法语

《悠悠岁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出版了约十五部作品。《位置》《一个女人》等作品用细腻、伤感的笔触生动描绘了出身贫寒的父母如何为使自己及下一代摆脱社会最底层的卑贱地位所进行的充满失落、绝望、希冀、梦想的奋斗过程,准确、客观地再现了法国当代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心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价值观方面的巨大差别,同时也以极其痛苦和矛盾的心情,真切表达了对父母及故乡爱恨交加。而《悠悠岁月》这部历经二十余年思考和推敲的杰作,使她当之无愧地居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

早在200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的郭玉梅就已经翻译了埃尔诺的三部代表性作品,分别是《位置》《一个女人》和《耻辱》,并以《一个女人》的总标题集合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2008年,《悠悠岁月》在法国的出版取得巨大反响,人民文学出版社在翌年邀请吴岳添先生翻译了这部作品,并荣获了出版社当年评选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之一。

《悠悠岁月》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采用“无人称自传”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作品以14张照片为引,呈现了1941年至2006年之间,埃尔诺的个人自传记忆和法国的历史记忆。作者通过对照片中场景、人物及其拍摄的具体时间进行详细描述,并将这些照片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中重现了法国近60余年的历史。

几乎与获奖同时,2022年10月底,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三本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分别是《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和《一个女孩的记忆》。其中《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对《位置》《一个女人》的修订再版,而《一个女孩的记忆》是首次翻译。此后又陆续有《简单的激情》《年轻男人》《占据》等多部中译本相继问世。

2023年约恩·福瑟挪威尼诺斯克语(新挪威语)

《有人将至》《三部曲》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十年里的第二位剧作家,当然福瑟也在诗歌、小说、散文、翻译等多个文体中徜徉。他从1983年起开始出版作品,作品已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获得过北欧剧协最佳戏剧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戏剧奖、瑞典学院北欧奖、国际易卜生奖、国际布克奖短名单等奖项。福瑟是全世界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剧作家之一,大约已有1000台以他的作品为蓝本的话剧在全球各地上演。他的作品,都以新挪威语写作而成。

201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剧本《有人将至:约恩·福瑟戏剧选》,选取福瑟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五种《有人将至》:一男一女买下了一幢坐落在陡峭悬崖上的,远离城市的老房子,准备抛弃过往的一切,在此开始无人打扰的新生活。《死亡变奏曲》:大海吞噬了他和她的女儿,迫使爱情早已死去多年的他们重新面对彼此,面对记忆和过往,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困惑着,却无从寻找答案。《名字》讲述了一个同一屋檐下相互疏远的家庭的故事。一个怀孕的女孩和这个孩子的父亲无处可去。这是一个功能缺失的家庭,对话几乎无法进行;所有必要之事都变为习惯性的姿态,每个人都感到孤独。《一个夏日》:丈夫在某天毫无预兆地选择了死亡。他离开家走向大海,从此再没有回来。而妻子则自此日复一日地站在窗前,面对着大海,无法摆脱记忆的纠缠。《吉他男》是福瑟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独角戏,也是福瑟作品中在全世界被学生搬演最多的一部。

小说《三部曲》今年由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部作品中,福瑟不仅构建了一个关于爱、反抗和救赎的寓言,而且对现代人的生存境况做出了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描绘和十分深刻的反思。

荷兰称将继续向乌交付F-16战机 报复行动箭在弦上,以色列已作出关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