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追随父亲的脚步他在甘巴拉雷达站书写青春故事
1996年,龙兵随母亲来到甘巴拉英雄雷达站看望父亲龙扶国。他当时虽然年纪小,但很喜欢躲在旁边看官兵出操、训练的场景,甚至有模有样地学会了喊口号:“一、二、三、四”。
龙扶国在雪山上坚守了12年,陪伴在龙兵身边的日子很少。有时,龙兵会为此情绪低落,母亲便安慰他:“爸爸是军人,他是在保护我们呀。”
那年,龙兵在家里翻到一本相册,里面有父亲在炊事班工作的日常,还有他站在五星红旗下庄严敬礼的身影……那一刻,在龙兵的心里,当兵的种子悄悄埋下。
2009年,村里有几个入伍名额,村干部建议龙兵试试。母亲立刻给龙扶国打了电话。
正在海南务工的龙扶国,连忙往家赶。一路上,龙扶国心情非常激动。尽管换乘了各种交通工具,奔波了两天两夜,他竟然丝毫没觉得累。作为一个曾在雪山上服役多年的老兵,他打心底里希望儿子能够当兵,去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到家后,龙扶国给龙兵讲述了许多他和战友们盖营房、种绿植,建设雷达站的往事。那天,看着父亲神采奕奕的样子,感受着父亲对军营的热爱,龙兵心中升起一阵感动。
12月的西藏,寒风呼啸、暴雪肆虐。入伍通知一到,龙扶国便带着龙兵去买棉衣棉裤,以及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
临行前,龙扶国一边低头帮龙兵打背包,一边语重心长地叮嘱:“到了部队一定要好好干!”看着父亲有些苍老的面容,龙兵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第二天,龙兵坐上了去西藏的火车。
新训结束后,龙兵郑重向新兵连党支部提出申请:要像父亲一样,到雪域之巅甘巴拉当兵。最终,他如愿以偿成为甘巴拉雷达站的一员。
去往甘巴拉雷达站的路上,随着海拔不断升高,龙兵的高原反应越来越强烈。他头痛胸闷,脑袋像是被木槌不停地敲打,一到营区,便被送往卫生队。
“我能坚持下去吗?”高原生活的艰难超出了龙兵的想象,他的身体和心理都在承受着煎熬。可想到父亲的期望和鼓励,龙兵不由得再次振作起来。分配岗位时,龙兵被分到了炊事班。这让一心想当雷达操纵员的他,心情更加失落。
教导员觉察出龙兵心里有落差,便把他带到了荣誉室。那天,龙兵在一面贴满老照片的橱窗前停下来——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照片里,父亲身穿迷彩,手握钢枪,脸上有着高原军人特有的“高原红”,眼神中透着坚毅。这一幕,深深触动了龙兵的心。
了解了甘巴拉的历史,感受到甘巴拉老兵的坚韧,龙兵的内心难以平静。周末,他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说自己会好好干。龙扶国欣慰地感叹:“娃儿长大了!”
雷达站里,龙兵来到父亲曾经工作的岗位,学习着父亲曾经学过的业务技能。三年后,龙兵成为炊事班班长,被评为“优秀士兵”。龙扶国收到儿子寄回家的奖章,心里满是喜悦与自豪。
2016年,得知单位要遴选人员参加驾驶员培训,龙兵想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第一个递交了申请。
第二年年底,龙兵受领执行机动任务。他和车队翻越海拔5900多米的达坂时,遇到暴风雪,能见度很低。接到指令后,他迅速下车清理积雪、安装防滑链,手脚很快就被冻僵了,高原反应也接踵而来。“父亲当年也是这样战斗的吧。”想到这里,龙兵咬牙坚持。排除道路积雪后,他驾驶车辆缓缓翻越达坂,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2019年,龙兵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年底,单位特地邀请龙扶国来甘巴拉参加颁奖典礼。“娃立功啦!好,好,我一定准时到。”龙扶国激动地答应着。
时光在龙扶国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带不走这位老兵身上的兵味。龙扶国来到甘巴拉后,每天伴着起床号准时起床,对着军容镜仔细整理着装。看到父亲认真的样子,龙兵忍俊不禁。“身在军营就得有兵样,我以前是兵,现在也是兵”,父亲的话,让龙兵肃然起敬。
参观甘巴拉雷达站时,回忆不断涌上这位老兵心头:“以前,营房都是土坯房、铁皮房。你看那栋楼,以前是我们种菜的阳光棚……”看到官兵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他从心底里感到高兴。
颁奖仪式上,龙扶国亲手为龙兵戴上三等功奖章。“离开部队20年,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能够与儿子同在甘巴拉当兵,是我最自豪的事。”龙扶国激动地说。
如今,龙兵已成长为一名精通炊事、油机、驾驶三项技能的一级上士。他将带着父亲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继续书写自己的青春故事。
“云彩飘不过你哦,甘巴拉;鸟儿飞不过你哦,甘巴拉;有一队人向你走来,甘巴拉;他们的名字叫金珠玛……”在甘巴拉雷达站,人人都能唱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甘巴拉》。一代又一代人离开甘巴拉,又有一代代人走进甘巴拉。
远处的群山,高耸入云,峻峭而宏伟,如同一道壮丽的屏障,将雷达站包裹其中。夜深了,屋外漫天飞雪,山巅冷风劲吹。龙兵穿戴好装具,走上哨位,向着远方挺立……(梁佳豪廖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