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打压中国高科技:从钱入手 希望阻止中国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来源:财经杂志

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是中美紧张关系的燃爆点。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一项《拟议规则制定通知》(NPRM)。 这份165页的草案,旨在限制美国实体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三个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并列出了详细的规定。

美国财政部表示,其提议的新规将限制对“下一代军事、情报、监视或网络能力”至关重要技术的境外投资。针对美财政部21日发布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4日回应称,中方注意到美方发布相关文件。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坚决反对,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这位发言人说,美方反复强调无意对华“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但却执意发布拟议规则,限制美方企业对华投资,打压中国产业正常发展。这是典型的泛化国家安全做法,违背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影响中美两国企业正常经贸合作,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美方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取消对华投资限制,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多位美中关系专家对《财经》表示,美国政府这一举措进一步证实,美国政府利用各种手段在科技生态系统中与中国脱钩。如果说过去,美国政府可能还局限于关注中国的尖端技术,现在为了保持美国在全球相对的技术优势,他们会把新兴技术和产品纳入其中,绑定各种模糊的保护国家安全的目标。标准也降低了,制裁措施早已不再仅仅是出口管制,而是包括了从投资限制、金融制裁,到关税、经营许可、市场准入限制等多种制裁手段的全盘策略。

在公开场合,拜登政府的官员都坚称,他们无意与中国“脱钩”,而是管理与中国的竞争关系,并采用“小院高墙”方式,既促进经贸投资,也维护国家安全。美国财政部在声明中说:“美国致力于促进一个开放的投资环境,这个新项目不会改变这点。正如《拟议规则制定通知》中所描述的,这将是一个范围狭窄而目标明确的国家安全项目,聚焦于为关注国家人员从事涉及某些敏感技术和产品的活动提供资本以及切实益处的某些美国境外投资,这些敏感技术和产品有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

美打压中国高科技:从钱入手 希望阻止中国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选择美国”投资峰会(SelectUSAInvestmentSummit)是美国政府吸引全球对美直接投资的平台。不过在针对在美中资企业的调查发现,与2022年的调研结果相比,2023年结果的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多个评价维度中的“非常满意”这种最积极反馈的彻底消失,这种反差反映受访企业对大环境的整体感受出现下行。具体来看,“非常满意”消失的维度包括“美国整体投资和营商环境”、“基础设施(供应链、物流等)”以及“融资效率和灵活度”。摄/金焱

这项拟议中的规则源自美国总统拜登2023年8月发布的行政命令,该项行政命令旨在限制“关注国家”获取用于先进技术的美国资金。美国表示,这些资金将增强这些国家的军事、情报、监控和网络能力。行政命令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列为“关注国家”。拜登行政当局试图遏制能够使中国掌握军事优势的技术发展。美国财政部一名高级官员在相关会议上宣称,美国政府希望阻止中国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规则明文禁止美国投资者向可能用于武器定位、作战和位置追踪等的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系统提供资金。

美打压中国高科技:从钱入手 希望阻止中国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白宫酝酿了一年,出台了更为详细的提案以使用行政命令限制所谓“关注国家”获取用于先进技术的美国资金。摄/金焱

美国财政部负责投资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罗森(PaulRosen)说,“这项拟议的规定有助于促进国家安全,因为它可以防止某些美国投资所带来的诸多好处——不仅仅是资本——被用于支持那些可能利用敏感技术来威胁我们国家安全的国家的敏感技术开发。”该条例将直接禁止某些投资,并要求美国个人和公司向政府通报其他交易。它还包括可能的例外情况,包括对公开交易证券或基金的投资。

美国财政部就这项拟议中的规则寻求公众评论,直到今年8月4日。在此之后,财政部预计将发布最终实施细则和生效日期。根据美国财政部的规定,受限制的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可转股的债务融资、绿地投资,以及作为有限合伙人的出资等。违反规定的人可能受到刑事和民事处罚。

拟议中的规则列出了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在从事该领域交易时必须提供的信息以及什么将被视为违反限制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受管辖交易的美国人员的义务;受管辖交易和例外交易的类别;基于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某些技术和产品,说明受管辖交易范围的技术参数;美国人员通知财政部时必须提供的信息。美国人员在从事一项交易之前进行合理与尽职调查的知识标准与预期;以及将被视为违反拟议中的规则的行为和适用于该行为的处罚。按照美国法律,“美国人员”(USperson)指美国公民、美国永久居民和依据美国法律组建的公司或组织。

美国国会两党为限制境外投资所做的立法努力在去年年底破裂。国会山的主要共和党人在是将拜登政府基于领域的方法编纂成法律,还是依靠对个别公司的制裁上存在分歧。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MikeJohnson)就此召集了一个工作组,目标是在3月底前达成共识。他们尚未发布新的法案。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日前发布的最新《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2%,至1.3万亿美元。报告同时显示,全球外资(包括直接和间接投资)连续第二年降幅超过10%。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放缓,以及贸易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报告显示,2023年,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7%,至8670亿美元。

在外国直接投资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的大背景下,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已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变成昨日黄花。美国政府的最新举措也进一步激化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在打压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的同时,美国大力吸引全球对美直接投资。美国一年一度的高规格招商引资峰会、2024年“选择美国”投资峰会(SelectUSAInvestmentSummit)6月24日正式开幕,这一在马里兰州国家港湾(NationalHarbor)举办的峰会由美国政府出面联系全球数千名投资者、企业和经济发展组织来美投资。

当地时间6月24日,美国中国总商会(CGCC)选择在峰会期间举行发布会,发布了《2024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在美中关系处于低谷等“逆风”条件下,中资企业对美国投资与营商环境的负面感受增加,投资意愿有所收缩,但深耕美国市场的目标依然明确。在美中资企业2023年度业绩出现与疫情初年(2020年)相似的重挫,利润率出现下降的企业增多。在美中资企业对未来中美双边关系和经济贸易关系的负面情绪持续上升。

在调查的总样本中,16%的受访企业反映市场环境出现大幅恶化;另有45%的受访企业感受到了小幅恶化。也即总计超过60%的企业认为投资与商 业环境在恶化。同时有27%的企业没有感觉到显著变化;只有13%的企业认为市场环境有小幅的改善。持负面感受的企业与持中性以及正面 感受的企业的总体比例约为3:2。

责任编辑:崔理斯

相关阅读:
阿桑奇“重获自由”,美方为何“突然放手”? 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