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G7峰会第二日,“中国是首要议题”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张菁娟]一年一度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13日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开幕,为期三天,具体会议预计于14日结束。

据路透社报道,第一天的会谈讨论完俄乌这个重点议题后,中国将成为14日上午的关键议题。预计各国领导人将就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支持俄罗斯”提出关切。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频频向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泼脏水。在美国总统拜登总统动身前往意大利参加会议前,美国还不忘扯上中国。

12日,美政府宣布扩大对俄罗斯的二级制裁,以限制向俄罗斯出售半导体芯片和其他商品,制裁目标包括中国等第三方卖家。1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记者会上声称,正在考虑对向俄国防工业部门供货中企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纽约宣称,她担心中国中小银行违反美国制裁令与俄罗斯做生意。

《纽约时报》指出,美国在会前提出了新的制裁措施,希望能在此次会议上,再次推动削弱俄罗斯经济。

对于美国宣布对俄新制裁却牵扯中企一事,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回应称,中俄两国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双方开展互利合作有自身内在逻辑和强大韧性,符合两国利益。中方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不应受到干扰和破坏,更不应成为抹黑、遏制中国的工具。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3日,意大利G7峰会首场会议(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3日,意大利G7峰会首场会议(视觉中国)

据报道,14日上午的另一个涉华焦点问题是所谓的“产能过剩”。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告诉半岛电视台,美国正强烈敦促西方盟友在最终声明中纳入该组织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忧。

路透社称,预计各国会考虑是否采取额外措施,以建立所谓的“公平竞争”环境。然而,美国对此事的关切高于其他国家,一些欧洲国家更希望避免同中国发生贸易战,预计G7领导人无法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同阵线。

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教授马尔凯蒂(RaffaeleMarchetti)表示,一些欧洲国家与中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商业关系,因此我们预计,相比于其他议题,在涉华问题上的团结度将更低。

目前,G7各国首脑面前都摆着不少难题,除了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外,与会领导人都是身陷囹圄、麻烦缠身或濒临险境。美国总统拜登因儿子亨特,成为首个在任期间子女被判有罪的美国总统;英国保守党首相苏纳克日前突然宣布提前大选,但各项民调预计执政党将在三周后的选举中被“扫地出门”;法国总统马克龙面对执政的复兴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极右翼政党,决定“赌上政治前途”宣布解散国民议会,“闪电”举行新选举;德国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仅赢得了14%的选票,是自1887年德国议会选举以来社民党在全国性选举中的最差成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上任八年多之际民调结果不容乐观,被认为可能输掉下次大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面临着自民党内部日益加剧的动荡,可能会在今秋下台。

《纽约时报》称,在分析人士看来,这场会议的成果或许不容乐观。考虑到G7成员国在上述议题上都面临分歧,有专家认为,不论是从其叙事还是具体成果来看,这似乎都将是一场“非常不幸的峰会”。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3日,与会领导人合影留念(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3日,与会领导人合影留念(视觉中国)

近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联手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并多次挥舞“关税大棒”。

今年5月,美政府宣布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的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就从25%提高至100%。在G7峰会召开前一天(6月12日),欧盟也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

不过,目前看来,其他G7国家是否会追随美国的脚步,应该还是要打个问号。

可以说,涉华问题已成为G7绕不开的议题。2022年,德国G7峰会公报“史无前例”提到中国14次,而在2023年的联合公报内,这一数字上升至20次。

根据官方介绍,本次峰会将有六场工作会议,主题分别为非洲、气候变化和发展;中东;乌克兰;移民;印度-太平洋和经济安全,以及地中海、人工智能(AI)和能源。罗马教皇方济各也将参加聚焦AI的会议,属历来首次。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俄军舰访问古巴之际,美国派出核潜艇 “要么工作,要么战斗”?乌议员提议:企业交钱,员工可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