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大国重器燃情《海天雄鹰》 海空试飞人砺翼浩瀚长空

原标题:大国重器燃情《海天雄鹰》海空试飞人砺翼浩瀚长空

由刘家成导演和编剧朱秀海打磨多年推出的军旅剧《海天雄鹰》亮相央视、优酷和腾讯,虽然仅播出数集,这部国内首部航母舰载机题材作品却已将观众的爱国情怀拉满:中国第一支海军舰载机试飞大队成立,中国第一艘航母平台出海试航,正青春的海空试飞员集结而至,航母打击群走向深蓝即将破局。

一段段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历史随着剧情的推进铺陈,独属于中国军人的英雄底色燃烧起一代青年的追剧热情,浓烈的家国情怀与青春燃情在此合二为一,爱国主义思潮与新时代文化语境碰撞出热烈光茫,由真实事件脱胎而来的人物故事更诠释着刻进国人骨血的中国精神。

“我们最大的危险是不知道危险是什么,不知道危险在哪。”一句简单的台词,却道出了海军舰载机试验试飞这一工作的核心所在,在军人的使命与责任之下,牺牲成为他们需要做的第一项准备,是他们用血肉之躯将航载机的承受力、阻拦索的阻拦力测算出最精准的数据,也是他们用生命铺就了中国迈向航母大国的一路坦途。

剧目开篇,一组60年代我国领海空域被他国战机肆意侵犯的片段,以白描手法展现了海军航空兵力量薄弱时的无奈和驾驶自己飞机作为最后一颗炮弹冲向敌机的悲怆血性。从而使观众得以理解为何三代军人都在为航母的建造而激情澎湃,同时也是军人舍小家为大家、不惜一切代价奉献自我的精神力量所在。

航母的建造不可能一蹴而就,手里更无科学数据可供参考,让国家力量强大是每一位参与者的至高信仰,向死而生的勇气来自军人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代军人身体力行下的优良传统。爷爷曾以强大意志击落傲慢的侵犯者,父亲亦为伟大的试飞事业光荣牺牲,当面对婚礼与到首支舰载机试验试飞大队报道的选择时,作为家族中第三代军人的余涛又怎肯犹豫半分?曾经直面战友们从容奔赴战场,又亲手为之挖掘密密麻麻的墓坑的衣正邦,又如何不将向死而生的精神代代传承?归根到底,《海天雄鹰》讲述的是一个让信仰生根发芽,当代军人以身许国的燃情故事。

艺术来源于生活,真实的故事却最具厚重感,《海天雄鹰》就是如此。剧目当中,第一位在航母上起飞着舰的飞行员是谢振宇,在现实中的原型为戴明盟。他是驾驶国产歼-15战机成功地面模拟航母起飞第一人,驾驶歼-15在“辽宁舰”成功着舰第一人,正是此次成功着舰,实现了中国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由“岸基”向“舰基”的历史性突破。

难能可贵的是,本剧创作者没有将剧中人物打造成冷血英雄,而是通过对人物性格的细腻刻画让各个角色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而让各个试飞员的家庭生活、情感历程参与其中,亦使人物更具亲和力,并借此令观众与之同频共感。只有在翱翔于天地之间时,他们才是不畏生死的铁血军人,但回归到家庭生活后,他们又是平凡的父亲、丈夫、儿子,是家庭的顶梁柱,也拥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同样也要面对柴米油盐,这也是体现人物真实的根本所在。

以秦大地为例,在生活中,人至中年的他上有半身不遂的父亲,下有身患重病的儿子,秦大地可以换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为妻子分忧,但站在军人的角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因为他心中翱翔海天梦想的火焰从未有片刻止歇。而秦大地的性格,也正如大地一般厚德载物海纳百川,他将以家长般的姿态,将先辈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有我无敌、舍我其谁”的精神力量代代相传,并以绝对宽厚包容的态度,让恃才而骄的谢振宇、余涛们渐渐褪去气傲与青涩,成长为有血性、有知识、有胸襟,有胆魄的空中雄鹰。

放眼当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般的浪漫;追忆过往,《海天雄鹰》面朝大海的英雄山上,安息着英雄们的遗骸,同时也寄托着他们关于民族强盛的热切希望。两代实力派演员已在《海天雄鹰》集结入队,中国首支航母舰载机正待试航起飞,锁定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看史上最硬核航母试飞员搏击广袤长空,感受高难度空飞动作如何让人屏息凝神。

俄媒:乌克兰任命无人系统部队司令 韩国将在明年3月后解除卖空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