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方通报:丰田、本田等5大车企发现欺诈行为

来源:观察者网

(文/周盛明编辑/高莘)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3日通报称,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5家汽车、机车生产企业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存在舞弊行为。

日本国土交通省下令暂停上述企业部分车型的发货,并且根据日本的《道路运输车辆法》,将对5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图源:日本国土交通省

图源:日本国土交通省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调查,截至5月底,完成调查68家企业,17家企业的调查还在进行当中。其中,马自达、雅马哈、本田、铃木、丰田涉及欺诈行为。

其中,对于丰田汽车的调查还在进行中,目前已知的是,丰田汽车在当前生产的三种车型的行人保护测试中提交虚假数据,并且在四款过去生产的车型的碰撞测试中对测试车辆进行了欺诈性修改。

马自达汽车公司涉及“在当前生产的两款车型的输出测试期间重写发动机控制软件”;雅马哈汽车涉及“在不适当的测试条件下对当前生产的一款车型进行噪音测试”“过去生产的两种型号的喇叭测试结果存在虚假陈述”;本田汽车涉及“22款量产车型的噪声测试结果存在虚假陈述”;铃木汽车涉及“一款过去生产车型的制动系统测试报告中存在虚假陈述”。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吉正在6月3日表示:“丰田等5家汽车公司犯下了欺诈行为,这损害了我国汽车产业的信誉,动摇汽车认证制度的根基,令人遗憾。”

官林吉要求有关车企认真对消费者说明情况,并表示日本国土交通省将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严正处理”此事。

目前,已有部分车企针对日本国土交通省的调查结果作出回应。

丰田汽车6月3日公告称,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指示,于今年1月26日对其车型认证申请进行了调查。尽管调查仍在进行中,但有七款车型(包括部分自2014年起已停产的车型)的测试方法与政府标准不符,该公司已于5月31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报告了这一情况。

丰田方面称,问题车型认证申请涉及三款量产车型(卡罗拉Fielder、Axio、YarisCross)的行人和乘员保护测试数据不充分,以及四款停产车型(皇冠、Isis、Sienta和RX)的碰撞测试和其他测试方法错误。

丰田汽车在公告中致歉,并表示相关车辆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性能问题,因此没有必要停止使用受影响的车辆,但从即日起将暂时停止目前在日本生产的三款车型的发货和销售。

在6月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公司董事长丰田章男道歉说:“作为丰田集团的负责人,我对大发汽车和丰田工业之后发生的问题表示诚挚的歉意。”

丰田章男在6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道歉图源:日本《时事通讯社》

丰田章男在6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道歉图源:日本《时事通讯社》

本田汽车公告称,调查结果显示,公司确认销售的车辆存在认证测试不当,并于5月31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报告了这些情况。本田对于由此引起的任何担忧,向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表示歉意。

本田汽车同时称,已进行了内部技术验证和实际车辆测试,并确认车辆符合规定的法律标准,相信成品车辆的性能不会受到相关法规的影响。因此,目前正在使用相关车型的客户无需采取任何相关措施即可继续使用。

马自达汽车的公告表示,应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的有关要求,马自达汽车公司对受影响车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两个测试类别中共有5项测试存在违规行为,马自达汽车于5月30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进行了报告,此次发现的违规行为涉及生产的150878台车辆和销售的149313台车辆。

马自达表示,在50km/h正面碰撞试验中,安全气囊爆炸靠倒计时,而不是传感器,涉及车型均为日本本土市场销售车型,分别是昂克赛拉、阿特兹以及MAZDA6。此外,马自达MX5的发动机测试也存在欺诈行为。受该事件影响,现款MX5RF和MAZDA2将暂时停止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大发工业被曝光测试造假后,日本国土交通省由此开启对日本车企的大规模调查。

2023年4月,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大发工业接到关于碰撞测试违规的内部举报,而后大发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其面向海外市场开发的4款车型在侧面碰撞测试中存在违规行为。

为此,在内部调查的基础上,大发新设了独立的第三方委员会,进行进一步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第三方委员会发现了174项违规操作,甚至包括伪造安全碰撞测试数据等,涉及违规操作的车型从6款增加到64款。

大发工业社长奥平总一郎鞠躬致歉图源:日本《朝日新闻》

大发工业社长奥平总一郎鞠躬致歉图源:日本《朝日新闻》

据《日经中文网》的报道,大发的测试违规行为频发和丰田对于研发周期的过度压缩和过度削减成本有关。

据报道,大发从2011年开始减少与销售额不直接挂钩的质保等部门的人员。2022年负责碰撞试验的安全性能负责部门的人员减少到2010年的三分之一。

但实际上,在大发汽车的测试造假行为之前,丰田等其他日本车企就已经频频陷入测试造假丑闻。

2022年8月,日本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日野汽车”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有关日野汽车引擎尾气排放和油耗数据造假等问题的调查结果。

由外部律师等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对2022年3月日野曝出的引擎尾气排放、油耗数据造假丑闻等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造假行为至少从2003年就开始了——这一时间跨度比日野此前公布的2016年要早得多。

日野汽车公司总经理在发布会上鞠躬道歉图源:CCTV

日野汽车公司总经理在发布会上鞠躬道歉图源:CCTV

2016年,三菱汽车曝出油耗造假,承认自1991年起一直使用违规实验方法来测算燃效数据,并在需要时对数据进行篡改。

2017年,日产与斯巴鲁先后曝出“无资质质检”问题。2018年,斯巴鲁、日产、马自达、铃木汽车、雅马哈等车企也先后曝出,存在尾气排放和油耗测试造假问题。

而日本的制造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2017年10月,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承认长期篡改产品参数;2017年11月,碳纤维巨头东丽承认产品测试数据造假;2021年11月,日立金属承认质检数据造假至少存在30年;2022年5月,三菱电机承认其变压器存在40年检验数据不实的问题。除此以外,三菱电线工业、三菱伸铜和三菱铝业也曝出数据造假问题。

责任编辑:崔理斯

相关阅读:
日本一货机“引擎起火” 已紧急返航并完成着陆 美媒:美议员国会上帮特朗普开脱,6岁儿子在背后做鬼脸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