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黄仁勋:英伟达将每年推出一款新芯片 下一代GPU后年上市

6月2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进行了一场名为“揭开新工业革命”的主题演讲,这是他在英伟达GTC大会后的又一场重磅演说。继上次发布中,黄仁勋将两颗GPU和一颗CPU芯片“三合一”打造GB200主板后,这一次他再次“提速”GPU算力,宣布将在2026年推出名为“Rubin”的下一代架构。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以每年一款新芯片的速度推出新产品。2025年,公司将发布BlackwellUltra,2026年将推出新架构Rubin,2027年则会发布RubinUltra。这一快速的更新节奏表明,英伟达不仅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还在努力通过降低推理成本来推动行业的整体进步。

黄仁勋演讲现场图片来源:英伟达官方网站

黄仁勋演讲现场图片来源:英伟达官方网站

GPU推动计算成本下降AI才能演进

在演讲中,黄仁勋详细回顾了一路走来英伟达的成功历程,并且不忘强调“是英伟达促成了当今的AI时代”。

黄仁勋认为,英伟达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基于公司对未来技术需求的深刻理解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回顾过往,从深耕GPU到推出CUDA并行计算架构,再到推出NIM微服务,英伟达早在很久以前就预见到了CPU的瓶颈,因此选择了GPU和加速计算的道路。这一选择不仅使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计算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奠定了公司在生成式AI领域的领导地位。

在讲述中,黄仁勋特别提到了CUDA的重要性。他表示,CUDA是英伟达与人工智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在此之后,公司深入理解了深度学习的本质,并有意识地重新发明了一切。通过不断优化和扩展CUDA,英伟达使其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开发平台,拥有了500万开发人员。黄仁勋不无自豪地指出,正是因为有了CUDA,全球的深度学习科学家们才能充分利用其潜力,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当您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时,演示不需要很长时间。CUDA现在已经达到了人们所说的临界点,但它甚至比这更好,CUDA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良性循环。如果你回顾历史和所有的计算架构、计算平台,这种情况很少发生。”黄仁勋说。

黄仁勋在演讲中多次提到英伟达在降低计算成本方面的努力。他表示,正因为英伟达利用特定算法将计算边际成本降低了百万级别,才使得使用互联网数据训练大模型成为可能。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还使得生成式AI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

我们所处的不是AI时代而是生成式AI时代

黄仁勋的演讲不仅回顾了英伟达的技术发展历程,还展望了生成式AI时代的未来。他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不是简单的AI时代,而是一个生成式AI时代。在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事物都可以转换成Token(词元),并通过生成式AI进行处理和优化。

黄仁勋强调,生成式AI将重塑各行各业,推动整个价值3万亿美元的IT产业转型为AI工厂,为每个行业制作AI产品。他解释说,未来每个装有RTX显卡的PC都将成为AIPC,能够高效地处理和生成各种数据。事实上,这也对应了最近微软在发布会中宣布将电脑从PC升级为AIPC的观点。

黄仁勋进一步认为,生成式AI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通过不断提升计算性能和降低成本,英伟达正在使每家公司都能接受并利用这一革命性的技术。他表示,未来的每次互联网或计算机交互都可能在云端运行生成式AI,这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不过,他也并没有一味吹捧AI的能力。对于今年以来,Sora引发的AI是否理解物理定律的争议问题,黄仁勋表示,虽然下一代AI需要基于物理,但今天大多数AI都不理解物理定律。“它不是植根于物理世界,无法生成图像、视频、3D图形和许多物理现象。我们需要基于物理并理解物理定律的AI。当然,从视频中学习是一个来源。另一种方式是合成数据、模拟数据,以及使用计算机相互学习。”

“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突破,英伟达正引领整个行业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成式AI将成为驱动各行各业进步的核心力量,而英伟达无疑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推动者。”黄仁勋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错过一夜暴富?纽交所:不算数 主播说联播丨中国国防部长的这句话,美日韩应掂量掂量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