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马克龙放话“出兵乌克兰”,或盼美国大选前北约“提前下手”

马克龙放话“出兵乌克兰”,或盼美国大选前北约“提前下手”

在柏林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波兰总理图斯克举行“援乌峰会”后,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15日返国途中再度重申,“不排除西方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并强调“法国能做到这一点”。

尽管遭到了朔尔茨等欧洲领导人的明确反对,2月26日放出“不排除出兵”的惊人言论后,马克龙仍不断重复这一表态,与两年来他在乌克兰问题上一贯态度大相径庭。

2022年6月,马克龙曾表示,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乌克兰局势已经打了差不多100个小时的电话,还称不应该“羞辱俄罗斯”。

马克龙放话“出兵乌克兰”,或盼美国大选前北约“提前下手”

马克龙何以突然“变脸”?

美国大选在即,马克龙或盼北约“提前下手”

针对马克龙的言论,意大利外长塔亚尼3月15日在维罗纳的一场物流展上表示,将北约部队部署到乌克兰战场可能导致一场全面的全球冲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

“战争初期马克龙致力于调停,认为以法国的影响力或与德国协同能解决问题。但事态的发展大大超过他的预期。”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对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说,俄罗斯在对乌克兰的问题上态度坚决,乌克兰同样也不妥协,在战争持续两年、和平希望破灭的背景下,马克龙也看到来自俄罗斯的威胁现实存在。刘作奎说,“出兵”表态的含义很明确,就是希望能抵挡住俄罗斯针对乌克兰和西方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就在马克龙2月26日首次扬言“不排除西方向乌克兰派兵”后的第二天,美国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一致表态,称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

刘作奎指出,马克龙的高调表态也是在向美国施压。在战事焦灼并不利于乌克兰的情况下,马克龙期望北约和美国都能在援乌方面出力更多。

去年4月访华前后,法国总统有关“欧洲战略自主”的言论就曾引发震撼。对此次的“出兵说”,也有美国舆论认为,马克龙试图以此宣称自己是欧洲的领导者。

美国大选还有不到8个月就将投票,马克龙也直言不讳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据我所知,我认为唐纳德·特朗普不会成为美国总统。”

刘作奎分析,马克龙实际上非常担心如果特朗普上台,乌克兰危机将朝着不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马克龙希望拉住美国,甚至希望北约能有机会在美国大选前“提前下手”,阻止俄罗斯。

欧洲议会选举将在6月举行,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民调支持率落后于极右翼的“国民联盟”。95后的法国“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说:“马克龙在没有任何确切目标的情况下发表讲话,实际上是在选举期间利用乌克兰战争这一令人痛苦的话题来达到国内政治目的。”

经济和军事,欧洲都不具直接“下场”条件

在3月15日与马克龙和图斯克的援乌峰会后,朔尔茨满意地表示:“我们将在整个世界市场上为乌克兰购买更多武器。”但就在不久前,由于多次明确拒绝向乌克兰提供远程“金牛座”导弹,朔尔茨受到盟友的批评。然而,朔尔茨仍不断重申,德国是在援乌方面投入最多的欧洲国家。

“这个时候让北约在俄乌冲突中下场,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愿意,马克龙很清楚这一点。德国就不同意下场,可能连波兰这种高度参与的国家都不太愿意。”刘作奎指出,大部分北约国家实际上都认为北约现在还不应该成为俄乌战事的直接参与者,还是由北约提供资金和武器,让乌克兰去打这场代理人战争,这种现成的做法比较合算、合适。

2023年,欧元区和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均为0.5%,勉强避免了衰退,但德国经济已出现0.3%的负增长。刘作奎说,欧洲经济不振,如果再直接参与一场战争,很难吃得消。在北约内部,欧洲经过二战后70多年的和平发展,军事工业和军事力量都已十分衰弱,需要依靠美国支持。欧洲在军事方面也没有做好准备。

对马克龙的“出兵说”,克里姆林宫在3月15日回应表示:法国已经参战,现在则表明了准备更深入参与其中的意思。

与朔尔茨的谨慎相比,马克龙被认为“善于制造轰动效应”。他在3月16日又放话称,将呼吁俄罗斯在今年七八月间举行的巴黎奥运会期间停火,并说自己愿意接听普京的电话,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我会听取他的提议”。

责任编辑:崔理斯

相关阅读: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再遭乌军袭击 致1死11伤 一个关于中国人的“黑话”,在美国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