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以暴制暴只会让红海更难通行

红海对攻局势仍在持续。

1月31日,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当天向一艘在亚丁湾航行的美国货轮发射了多枚导弹,并击中目标。

不断延烧的红海危机,牵动着各方神经,引发国际社会对地区整体安全风险进一步上升的担忧。

当地时间1月27日,在红海上,英国“钻石”号军舰在向一架来袭的胡塞武装无人机发射导弹。图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月27日,在红海上,英国“钻石”号军舰在向一架来袭的胡塞武装无人机发射导弹。图源:视觉中国

(一)

眼下的红海危机,是新一轮巴以冲突的衍生物。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爆发激烈冲突,局势陡然升级。10月18日起,也门武装组织胡塞运动为声援哈马斯,开始使用导弹和无人机攻击以色列本土和红海海域与以色列有关联的商船,危机由此引发。

随着红海危机外溢效应不断加剧,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众所周知,红海是通往苏伊士运河的门户,是世界经济的主动脉之一,每年全球约12%的贸易量和30%的集装箱运量经过这里。作为全球贸易生命线的海洋运输,在地缘政治冲突面前表现出令人震惊的脆弱性:哪怕目前胡塞武装的袭击并未对大多数过境商船造成物理损害,其风险已足以令世界各大航运公司心惊胆战,不顾成本攀升选择绕道非洲好望角。

早已因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而摇摇欲坠的全球供应链,进一步遭受严重威胁,也再次让世人真切感受到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是如此紧密地相连。

(二)

国际社会该如何应对?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给出的答案是以暴制暴。一方面,美国国防部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于去年12月19日宣布组建由美、英、法、意、荷、西等国参加的国际联盟,派遣多艘先进军舰前出红海,发起代号为“繁荣卫士行动”的护航行动;另一方面,1月12日以来,美英无视也门主权,连续对胡塞武装发动多轮空袭,企图削弱其军事能力。

事实证明,滥用武力无助于局势缓解,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尽管西方军舰在红海水域击落胡塞武装导弹、无人机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但袭击事件似乎有增无减。除此之外,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遭受袭击的次数也显著增加。2023年10月以来,美军及其盟友已受到至少165次攻击。1月28日,约旦东北部名为“22号塔楼”的美军基地遭无人机袭击,造成3名士兵死亡、40多人受伤,这是以哈冲突爆发后第一次发生造成美军死亡的袭击事件。

当地时间1月27日,“马林·罗安达”号油轮在红海遇袭后起火。图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月27日,“马林·罗安达”号油轮在红海遇袭后起火。图源:视觉中国

(三)

美西方国家在红海危机上帮倒忙,归根结底是错诊了症状,错开了药方。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将胡塞武装视为伊朗的代理人,将其对红海商船的袭击视为在伊朗的指示下,以反美、反以、颠覆地区安全和扰乱国际秩序为目的的暴力活动。在此前提下,美西方国家认为解决危机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依靠强有力的军事打击对胡塞武装进行有效的威胁、震慑和削弱。

事实上,红海危机的根源在巴以冲突。胡塞武装袭击与以色列有关联的商船,一方面是试图通过打击进出口贸易来扰乱以色列国内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制造地区性危机来吸引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的关注,为巴勒斯坦人争取更多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

忽略巴以冲突的背景去理解红海危机,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政治外交手段而片面依赖滥用武力,是只治标不治本,最终必然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

巴以冲突不停,红海危机难休。目前看来,红海危机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其一,以色列拒绝哈马斯用释放被扣押人员为条件换取结束本轮巴以冲突的要求,企图通过军事行动彻底铲除哈马斯威胁,实现对加沙地带的全面控制,巴以冲突恐怕在短期内难以结束。其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在巴以冲突中“拉偏手”,不断通过对以军援“递刀拱火”,使得地区局势更趋复杂。

再来看红海危机中的冲突双方,西方国家的护航军舰使用价值动辄高达数百万美元一枚的防空导弹对付胡塞武装造价相对低廉的导弹和无人机,费效比极低,可持续性成疑。此外,事实证明美西方的空袭未能根本性削弱胡塞武装的远程打击能力。

当地时间1月28日,也门萨那,支持胡塞武装的成员聚集在一起,抗议美国和英国对也门的袭击。图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月28日,也门萨那,支持胡塞武装的成员聚集在一起,抗议美国和英国对也门的袭击。图源:视觉中国

(五)

解决红海危机,必须要将其置于巴以冲突的大背景下,必须要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思路。

一方面,国际社会应呼吁胡塞武装停止袭扰民用船只的行为,维护红海水域航道安全,并敦促有关国家尊重他国主权,停止滥用武力,避免给紧张局势火上浇油。

另一方面,有关各方应当积极劝和促谈,回归“两国方案”,促使巴以双方尽快实现全面停火止战,推动巴以问题得到全面、公正和彻底的解决。

离开这一思路而滥用武力,只会让红海、巴以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更加动荡。

撰文:崔屹鸣、李子奕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责任编辑:刘鹏林

相关阅读:
高清大图!中国“蓝天仪仗队”沙特利雅得首飞 澳新部长级磋商联合声明对中国内部事务说三道四,中国驻新西兰使馆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