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瓦利耶娃被禁赛4年,参加米兰冬奥会希望渺茫

瓦利耶娃被禁赛4年,参加米兰冬奥会希望渺茫

2023年12月24日,俄罗斯花样滑冰锦标赛,瓦利耶娃获得女单铜牌。此次禁赛,她很可能无缘米兰冬奥会。图/ICphoto

新京报讯(首席记者孙海光)国际体育仲裁法庭1月29日晚宣布,17岁的俄罗斯花滑运动员卡米拉·瓦利耶娃因违反反兴奋剂规则被禁赛4年,禁赛时间自2021年12月25日算起。尽管能赶在2026年米兰冬奥会前解禁,但瓦利耶娃的参赛希望渺茫。

2022年2月7日,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获得北京冬奥会花滑团体赛金牌,时年15岁的卡米拉·瓦利耶娃参加了短节目和自由滑争夺,均排名第一。但之后的颁奖仪式并未如期进行,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随后通报瓦利耶娃兴奋剂检测涉嫌违规。

因瓦利耶娃当时未满16岁,按照《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规定,属于“受保护人员”,当事人不会被强制向公众披露其姓名或可能涉及的任何案件。但有媒体没能给予瓦利耶娃同等保护,并根据非官方信息广泛报道,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为此特别向公众提供了官方信息。

根据国际兴奋剂检测机构介绍,瓦利耶娃的检测样本是在2021年12月25日俄罗斯花滑全锦赛期间采集的。2022年2月8日,经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位于斯德哥尔摩的认证检测机构确认,瓦利耶娃的样本中发现违禁药物曲美他嗪。当日,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对瓦利耶娃临时禁赛。

2022年2月9日,瓦利耶娃向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纪律委员会提出上诉,并于当天举行听证会。当晚,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纪律委员会决定解除对瓦利耶娃的临时禁赛令,允许其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之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国际滑联、国际奥委会向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出上诉,要求恢复对瓦利耶娃的临时禁赛。

2月14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宣布,考虑到瓦利耶娃作为“受保护人”的身份,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对受保护人有特别的规定。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特设厅3名从事体育法律的仲裁员作出一致决定,允许瓦利耶娃继续参加北京冬奥会接下来的比赛。随后的女子单人滑比赛,瓦利耶娃发挥失常仅获得第4名。

2024年1月29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发表声明,瓦利耶娃无法证明她没有服用兴奋剂的意图,最终决定对其禁赛4年,禁赛时间自2021年12月25日算起。当然,瓦利耶娃可在30日内提出上诉。尽管解禁时间在2026年米兰冬奥会之前,但从相关奥运积分资格时间来看,瓦利耶娃参加米兰冬奥会的可能性极小。

声明同时表示,瓦利耶娃自2021年12月25日以来获得的成绩都是无效的,这些赛事包括北京冬奥会、俄罗斯全锦赛、欧锦赛等。至于北京冬奥会花滑团体赛金牌的归属,并不属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裁决范围,将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滑联等体育相关机构来决定。如果俄罗斯奥委会的这枚花滑团体金牌被取消,美国队将递补获得金牌,日本队、加拿大队将分获银牌和铜牌。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起飞 赴沙特参加国际防务展并进行飞行表演 美国的内耗,已经不亚于一场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