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渲染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布林肯年终记者会暴露“美国中心论”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白云怡]当地时间2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年终记者会,谈及美中关系、俄乌冲突、中东动荡局势等多个话题。他称,华盛顿将继续“从优势地位出发”同中国打交道,面对中国带来的所谓挑战,美国同七国集团(G7)、欧盟以及其他盟友的关系“比以往更加紧密”。中国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布林肯的言论反映出一种非常典型的“美国中心论”思路,但其实,美国误读了大多数亚太国家的意愿,也背离了美国公众对恢复经济、解决好美国国内问题的真正期待,这只能导致美国国内更多问题难以化解,制造更多的危机与动荡。

渲染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布林肯年终记者会暴露“美国中心论”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消息,布林肯在20日的记者会上宣称,美国将继续基于优势地位与中国接触。他称,美国拥有坚实的印太区域伙伴关系,包括美日韩三边合作、由美英澳组成的“奥库斯”联盟、由美日印澳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美菲防务合作等。另外,美国继续深化北约和印太盟友的合作与协调,应对所谓“中国胁迫”,以及维护台海、东海、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布林肯的言论再次显示出美国以‘绝对优势’看待与处理包括对华关系在内的国际事务的态度。”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的表态同时展现出华盛顿寻求在亚太及全球事务上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中心,指挥其他盟国为华盛顿的利益服务,共同压制美国认定的对手”的秩序,这是一种明显的“冷战秩序观”。

在记者会上,布林肯也提及中美今年开展的高级别外交接触。他今年6月也访问过北京。他称,美国采取措施降低了“竞争演变为冲突”的风险,美中军方正恢复各层级对话,华盛顿期待明年继续同北京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展开讨论。

回顾2023年的中美关系,路透社21日刊文说,在经历了“气球事件”、围绕半导体的争端、军事竞争后,“中美两国终于以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缓和结束了这一年”。不过2024年,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可能迎来新的动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美国大选、持续的贸易争端都可能在明年带来新的磕磕绊绊。报道称,明年美国的大选很可能是拜登与前总统特朗普之间的再次对决。在选战期间,双方都有可能抛出针对中国的强硬言论。另外,美国有可能进一步收紧高端芯片的对华出口限制。

就在2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拜登政府正在讨论调高对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其中包括中国的电动汽车。此外,面临关税提高的可能还有中国的太阳能产品和电动汽车电池组。不过,美国政府也在考虑降低一些被认为不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中国消费品的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对此回应说,美方单边加征关税违背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涉嫌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原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李海东认为,由于美国的冷战思维,明年的中美关系会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相信中方对中美关系会保持一种“既不悲观,也不过分乐观”的谨慎立场,并寻求用自身力量塑造一个对双方和国际社会更负责任的中美关系氛围。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古普塔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考虑到美国的国内政治因素,2024年中美关系面临的风险较高。不过,11月举行的中美领导人旧金山会晤以及双方重启的多个沟通渠道或能在明年发挥“调解缓冲”的作用。他同时认为,拜登政府应鼓起勇气,与中国达成更多具体的、切实的合作成果。

“中美关系正处于转型期,因为体量的庞大,这两个大国可能永远没办法在经济上‘脱钩’。”《纽约时报》日前在一篇报道中援引分析人士的话展望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称,相反,两国必须找到新的接触模式,既能维持商业关系,同时要降低风险。报道称,美国加强了与其他亚洲出口国的经济关系,同时,中国也在寻求在经济上更加自给自足,并加强与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联系,“相互依赖依然存在,但趋势是,双方也在寻找其他出路”。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捷克查理大学枪击案枪手身份公布 捷克内政部长:没有迹象表明与国际恐怖主义有关 捷克一大学枪击案已致14死25伤 学生们藏大楼窗台上躲避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