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以色列和哈马斯的最新表态令人隐隐不安,暂时停火会不会出现变数?

来源:新民晚报

据新华社报道,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就交换被扣押人员和加沙地带停火4天达成协议后,哈马斯政治局成员马尔祖克22日宣布,加沙地带将于当地时间23日上午10时起停火。但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2日晚发表简短声明说,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23日仍将持续。不过,另据消息,以方称,人质释放时间将被推迟,而非此前宣布的23日。

截至目前,本轮冲突已造成巴以双方至少15950人死亡,停火协议能否顺利执行引发国际关注。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伟建看来,此次停火是大势所趋,而未来想要解决循环往复的巴以冲突,正如中国领导人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所说,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

国际社会欢迎停火

马尔祖克22日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连线采访时表示,加沙地带将于当地时间23日上午10时起停火。但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2日晚发表简短声明说:“加沙的战斗明天将继续进行。”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哈马斯将释放至少50名妇女和儿童,以换取以军在加沙地带停火4天。马尔祖克表示,哈马斯将释放的50人绝大多数持有外国护照,同时哈马斯和以色列双方同意加快装载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车辆进入加沙地带“所有地区”。

协议约定,停火期间加沙地带南部将停止空中交通,北部将每天停止空中交通6个小时;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全部军事行动,承诺不在加沙地带袭击或逮捕任何人,并确保人员可以沿贯穿加沙地带南北的萨拉赫丁公路自由行动。

多国对停火协议表示欢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2日表示,欢迎有关方面达成临时停火协议,希望这有利于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困境,推动冲突降级,缓和紧张局势。

11月22日,人们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建筑废墟上实施救援。图源:新华社

11月22日,人们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建筑废墟上实施救援。图源:新华社

冲突双方压力巨大

本轮巴以冲突持续一个多月以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分析认为,多种因素推动了这次停火协议的达成,以色列和哈马斯各自面临巨大压力,都有一定停火意愿。

从以色列的角度,李伟建指出,以色列遭受的压力比预料的要多。首先是严重冲击以色列国民经济,以色列在本轮冲突中的日均成本超过2亿美元。其次是以色列的国际形象遭受冲击,随着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不仅是阿拉伯国家,连美国等原本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的态度也开始产生变化。尽管美国依然表示以色列有“自卫权”,但已明确反对以色列维持对加沙地带的控制。

与此同时,哈马斯也在本轮冲突中遭受重创。以军称空袭了地道、观察哨、反坦克导弹发射点等450多个哈马斯目标,多名哈马斯指挥官在空袭中死亡。再加上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难以化解,哈马斯同样面临巨大舆论压力。

被哈马斯扣押人员的亲属举行集会要求放人。图GJ

被哈马斯扣押人员的亲属举行集会要求放人。图GJ

推动实现“两国方案”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1日表示,一旦停火结束,冲突还将继续,“直到以色列实现所有目标”。对此李伟建认为,如果哈马斯没有主动挑衅,以色列还要再打,将引发国际社会更大反感。同时国际社会应加大努力,推动停火止战,期待更多国家站出来,召开国际和会,妥善解决问题。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2日在安理会巴以问题公开会议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推动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张军说,巴以局势牵动全世界的神经,中国一直为恢复和平不懈努力。在21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就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全面阐述中国立场主张,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为缓和当前局势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与会领导人共同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推动实现“两国方案”。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美媒:持续通胀等因素令美国消费者信心不足 美零售商“谨慎”预期假日购物季 芬兰进一步限制与俄罗斯的边境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