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五角大楼:美海军加急推进“黄貂鱼”,可能反导致延误风险

[观察者网讯]美国“动力”(TheDrive)网站“战区”(TheWarZone)栏目在21日的一篇报道披露,五角大楼高级监管部门在一份新报告中,对美国海军过快推进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机加油机的进度表示担忧,并认为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

近期,美国军方宣布,波音公司将额外获得3600万美元拨款,以用于支持MQ-25“黄貂鱼”舰载无人机加油机的持续开发,特别是作为初步设计审查环节的一部分,更新“至少六个子系统中的过时组件”。

波音MQ-25A演示飞行器T1

波音MQ-25A演示飞行器T1

不过,美国国防部监查长办公室(DepartmentofDefense’sOfficeofInspectorGeneral,DODIG)昨天发布了一份经过编辑的针对MQ-25项目管理的审计报告,报告的摘要中提到,美国海军官员尝试与(MQ-25)项目办公室协调,计划在项目办公室进行开发测试和评估(DevelopmentalTestandEvaluation,DT&E)以验证符合作战能力要求之前,就为MQ-25项目做出投入生产的关键决策。报告表示,在跳过DT&E与初始作战测试评估(InitialOperationalTestandEvaluation,IOT&E)阶段,就直接做出的生产决策,会增加MQ-25项目无法满足操作能力需求,导致反而延迟在航母上部署的风险,还可能让计划成本上涨。

2018年,波音赢得了美国海军“舰载空中加油系统”(CBARS)的竞标,按照计划,美国海军将总共采购76架MQ-25A,根据DODIG的说法,在这76架当中,将包含7架演示性代表生产机、12架低速生产批次,以及57架全速生产机。

根据开发计划,部署MQ-25的“尼米兹”和“福特”级航母还将加装一个无人机控制站,以便操作员能监控MQ-25的飞行,此外为进行测试、培训和其他目的,还将在其他地方部署额外的地面控制站。

MQ-25“黄貂鱼”的地面站设备图片来源:美国海军

MQ-25“黄貂鱼”的地面站设备图片来源:美国海军

2019年9月19日,首架MQ-25演示飞行器T1(原型机)首飞,2021年6月4日,MQ-25首次与一架F/A-18F完成空中加油测试。2021年12月,MQ-25演示飞行器T1在CVN-77“乔治·H·W·布什”号航母上进行了海上测试,但仅包括调度指挥、连接弹射器和清理着陆区等甲板操作演示,T1飞行器也是在2021年11月30日被起重机从码头吊运至舰上,而MQ-25至今也没有进行过公开的实际航母着舰和舰上弹射起飞测试。

2021年6月,MQ-25“黄貂鱼”T1演示飞行器首次与“超级大黄蜂”进行空中加油测试图片来源:波音

2021年6月,MQ-25“黄貂鱼”T1演示飞行器首次与“超级大黄蜂”进行空中加油测试图片来源:波音

五角大楼:美海军加急推进“黄貂鱼”,可能反导致延误风险

五角大楼:美海军加急推进“黄貂鱼”,可能反导致延误风险

2021年底,MQ-25A演示飞行器T1在CVN-77“布什”号航母上进行了一系列甲板测试,但至今尚未公开进行实际舰上起降

作为一项“1B类主要国防采购计划”,MQ-25的总估成本为165亿美元,其中用于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的费用为31亿美元,126亿美元则用于采购,7.47亿美元用于军事建设,美国海军预算文件估计,在“不包括各种辅助项目”的情况下,每架MQ-25的平均单位成本将“略低于1.5亿美元”。

报告还补充说,国防部副部长方面将MQ-25计划指定为“关键性能参数降低试点计划”,以使得美国海军能够专注于比此前要求的六个更少的几个主要作战能力上来,比如美国海军目前对MQ-25“只有两项明确的作战要求”,首先是其能够在“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上部署和作战,今年早些时候五角大楼发布的(截至2022财年末的)MQ-25单独采购报告则包含了第二项要求,即MQ-25必须能够在距离航母500海里(926千米)的距离上提供至少14000磅(6350千克)的加油能力,但希望最好能提供16000磅(7250千克)。作为主要目标集中在空中加油能力上的项目,MQ-25A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美国海军现有舰载机联队扩大其有效航程与活动范围,并解放此前用于执行伙伴加油任务的“超级大黄蜂”战机,以节省成本并提高整个“超级大黄蜂”机队的战备状态。此外,美国海军还确定了MQ-25的情报、监视和侦察等辅助任务。

DODIG在报告中指出,作为美国海军第一款航母舰载无人机,MQ-25A是2040年实现航母舰载机联队无人化达六成的关键环节,因此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表示,尽快实现MQ-25在航母上的部署至关重要。而报道中还提到,由于MQ-25A能够扩大航母舰载机的航程,帮助航母远离对手的防御范围,这些要素对美国未来在太平洋地区“与中国的高端冲突”中十分关键,这也是美国海军急于加快推进项目的驱动力之一。

五角大楼:美海军加急推进“黄貂鱼”,可能反导致延误风险

在这份报告中,许多具体计划日期和时间表进行了修改,然而DODIG仍担心美国海军所制定的时间表可能会被“危险地缩短”,报告表示,由于美国海军官员做出的计划中,MS-C(即“里程碑-C”生产)决定前没有进行开发测试评估,IOC(达到初始作战能力)前也没有进行初始作战测试和评估,因此MQ-25计划无法满足其作战能力要求的可能性增加,而在开始生产和宣布IOC后再进行开发测试评估和初始作战评估,将发现成本高昂的问题,且会推迟在航母上的实际部署。

尽管没有明确说明,但后一点通常被称为“并发性”过程,这一情况已经给美军许多主要军事项目带来了严重问题,如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项目就明显存在这类相关问题,美国海军作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的一部分参与者,也应当意识到这一经验中的“潜在陷阱”。

更加典型的则是超级航母“福特”号,作为新一代“福特”级航母的首舰,CVN-78“杰拉尔德·R·福特”号不仅相比于此前的“尼米兹”级全面更新,还与其后续舰在如雷达配置等许多关键方面上有所不同。为不违反美国联邦法典第10卷(武装部队)第8062条(美国海军的组成/功能)的B小节中“美国海军作战力量应包括不少于11艘作战航母”的规定,美国海军在“福特”号航母的建造与测试中采取了“双阶段交付法”,即船厂在完成基本的舰体、动力等大部分建造和少量先期测试后即进行交付,后续进行完整测试和功能升级后进行“第二阶段交付”,2017年首阶段交付服役后的“福特”仅具备理论上的基本作战能力,后续也有大量舰上设备迟迟无法通过测试投入使用,更是至今仍未具备搭载运用F-35C的能力,导致服役近6年后才以无法使用F-35的姿态首次投入实际作战部署,这种为了账面好看而状况百出的“双阶段交付”,在二号舰CVN-79“约翰·F·肯尼迪”号上被改回了传统的完全测试后再行交付的单阶段模式。

采取“双阶段”交付法的“福特”号至今不具备F-35C的完全使用能力

采取“双阶段”交付法的“福特”号至今不具备F-35C的完全使用能力

但美国海军仍然辩称其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轻其中大部分风险,包括使用实际的演示试飞样机(代号T1),同时使用“广泛的数字建模和仿真测试”。尽管理论上来说,数字工程和模拟仿真已被证明“非常有用”,但现在其具体能够在项目中起到好处的真实性却越来越被人质疑,如同样是波音公司为美国空军所开发的下一代高级教练机T-7A“红鹰”,尽管其同样被宣称为“数字工程的典范”,波音此前也曾在2015年放话称,基于数字工程的功劳,T-7已经建造的两架“预生产型”飞机(即两架用于竞标的波音-萨博T-X样机)“不仅仅是个演示原型”,而已经是一架“可以投入量产”的飞机。然而根据最新的报道称,T-7实际投入生产的时间已经推迟到了2025年。

同样作为波音的产品,T-7A“红鹰”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数字工程”的反面典型

同样作为波音的产品,T-7A“红鹰”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数字工程”的反面典型

DODIG表示,尽管美国海军向其提供了最新的风险与进度评估文档,但其仍认为美国海军需要“进一步审查其计划”,要求美国海军确认项目办公室能提供有关MQ-25A最新的延迟风险管控文件,其中包括有关进一步延迟的所有可能风险,特别是MQ-25的部署错过预期日期的风险。总之,MQ-25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已经被大幅推迟,成本也不可避免地有所增加,当2018年波音赢得舰载加油机地竞标时,外界普遍期望海军在2024年即可接装MQ-25,并在2025年达到IOC阶段,然而这一交付时间表先是被推迟到2025,今年的预计中又被推迟至2026年,此前的规划中,第一批预生产型MQ-25在2022年底开始交付,然而实际上在波音公开宣布的消息中,交付海军的第一架MQ-25A在今年9月才下线并开始静态地面测试。报道最后表示,美国海军能否避免MQ-25项目产生进一步拖延,以及总成本可能上涨多少仍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陈琰SN225

相关阅读:
综合消息: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为期4天的停火协议 双方同意交换部分被扣押人员 消息人士:Sam Altman可能最终会加入OpenAI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