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深海评丨当以色列“铁剑”遭遇哈马斯“阿克萨洪水”

来源:新民晚报深海区

持久占领加沙地带是一个代价高昂,近乎得不偿失的行动。

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起了代号“阿克萨洪水”的对以军事突袭行动,针对以色列军事阵地等目标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并在多个方向渗透入以色列控制的地区。在初期的震惊后,以色列军方迅速开启了代号“铁剑”的军事行动,对整个加沙地区进行报复性打击。

以方难再重占加沙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不可胜数,但此次“铁剑”行动格外不同。以色列将如何实施“铁剑”行动?从目前情况看,以色列极可能以适度规模的军事行动进攻整个加沙地带,核心目标是解救哈马斯等加沙地带武装力量在此次袭击行动中控制的以方人员,同时尽可能摧毁加沙地带武装力量的战斗和行动能力。但以色列借此次军事行动重新持久占领加沙地带则是低概率事件。这是因为持久占领加沙地带是一个代价高昂,近乎得不偿失的行动。

从外交与战略层面看,以色列当前急切推进的是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尤其是沙特这样的海湾大国。重新长期占领加沙地带势必全面激化阿拉伯世界的反以情绪,并导致已经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家的对以政策不得不趋于强硬。

从军事占领成本上看,加沙地带有着200余万人口,且与以色列结怨已深。以军一旦重新长期占领加沙,不仅无助于缓解当地巴勒斯坦人的反以情绪,而且还可能陷入治安战的泥潭。

从国际舆论上看,重新长期占领加沙地带会侵蚀现在对以色列给予支持的欧洲国家的同情,逐渐扭转目前西方舆论对以色列近乎一边倒的局面。

以色列空袭期间,一枚导弹在加沙地带爆炸。图源:AFP

以色列空袭期间,一枚导弹在加沙地带爆炸。图源:AFP

从历史经验上看,2005年以色列单边撤离加沙地带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该地的战略成本高昂而战略收益不高。

从以色列国内政治上看,借由哈马斯的突袭,内塔尼亚胡政府已经实质性地塑造了以色列政治的内部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虽然有利于短期的军事行动,但重新长期占领加沙,势必引发以国内分歧,进而削弱这种凝聚力。

因此,通过强力军事行动,在短时间内尽可能解救被控制的以方人员,同时实质性摧毁或削弱加沙地带武装力量,才是以色列较为现实的考量。即便无法全部解救以方人员,后续的人质交换可实现上述目标。加沙武装力量明确表示,他们控制以方人员的一个重要考量就是为后续的人质交换做准备。

美国或难直接介入

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在让整个以色列颇为震惊的同时,也让美国极力撮合的沙特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进程面临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从此意义上讲,哈马斯的此次行动也是对美国的“打脸”之举。

作为美国中东地区利益的重要支柱和至关重要的盟友,以色列当下面临挑战,美国断然不会置身事外。况且长期以来,以色列被美国视为“中东民主的灯塔”和“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历届政府把以色列的生存看作国家利益的一部分,甚至不顾广大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反对偏袒以色列。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的否决票中,约一半出于保护以色列。

事实上,美国已在很大程度介入这场冲突。美国海军最先进的福特号航母打击群已被部署至十分靠近以色列的东地中海,包括一艘航母、一艘导弹巡洋舰和四艘导弹驱逐舰。美国空军在中东部署的F-35、F-15、F-16和A-10战机机队也得到加强。

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可谓“真刀真枪”。图源:USmilitary

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可谓“真刀真枪”。图源:USmilitary

同时,主流美媒利用话语权优势,在国际上竭力营造有利于以色列的舆论环境。此外,美国政府给予以色列大笔经济和武器弹药援助。

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最新通话中,美国总统拜登称,美国准备向以色列提供“一切适当的支持手段”。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在社交平台声援以色列,宣布美国政府已发布向以色列提供价值8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计划,即紧急挪用原定给乌克兰的援助,并把所有准备从波兰运往乌克兰的货物运往以色列。

针对以色列面临多线开战的可能,美方予以强烈警告,声称只要伊朗或叙利亚参战,美国必定军事干预。话虽如此,美国直接的军事介入却是低概率事件。一方面,目前的巴以局势远未到以色列独木难支的境地,另一方面,直接的军事介入极可能激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反美情绪,这是美国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和结果。

出品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李兴刚(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德宾

美国派航母威慑,哈马斯警告:以色列不加警告袭击民宅,将处决人质 哈马斯高级官员:我们对以色列军队大溃败也感到惊讶,他们完全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