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一凡校对卢茜
上月,茉酸奶因为原料问题引发全网争议。
▲图/新浪微博
深陷舆论十几天之后,这场风波迎来了新的回应。
8月4日茉酸奶发布声明,称8月开始全国门店的奶昔产品使用新的奶基底,不含植脂末,并对于已经销售的产品进行召回。
▲图/茉酸奶公众号
道歉、修改配方、原料召回的一番动作之后,更多人开始关注到这个崛起的新品类——现制酸奶。
那么,生活中那些动辄二三十元一杯的现制酸奶贵在哪?主打健康的酸奶是否能让我们更健康呢?
━━━━━
现制酸奶为何火热?
茉酸奶备受关注的背后是今年整个现制酸奶市场的火热。
今年,茉酸奶、Blueglass、一只酸奶牛等不断开出新店,而新晋现制酸奶品牌王子森林、丽茉酸奶接连获得融资。
根据窄门餐饮的数据显示,茉酸奶已经开店1390余家,是所有现制酸奶中增长最快的品牌。
▲图/窄门餐饮
在社交媒体,关于现制酸奶相关话题超过百万,短视频平台上,多家酸奶品牌话题播放量过亿。
现制酸奶俨然成为继奶茶和咖啡后都市打工人的下午茶“新宠”。
▲图/ICPHOTO
酸奶并不是什么新鲜饮品,为什么会在这两年重新火热呢?
原因之一,可能因为传统新茶饮品牌们的创意逐渐减少,对休闲餐饮品牌来说,为消费者营造新鲜感是很重要的,然而随着前几年新茶饮品牌间的厮杀,大家都是以咖啡或茶作为基底,新食材的总量总归有限,当品牌尝试过几轮后,富有新创意的饮品越来越难出现。
而现制酸奶的出现,侧面解决了新鲜感的问题,现制酸奶可以看作是更换了基底但是沿用了奶茶路线的升级,酸奶本身就很容易做饮品基底,容易做出好看、有创意的搭配。
另一个原因在于酸奶本身是乳制品,容易给人一种健康,没有负担的感觉,相比其他新茶饮,现制酸奶覆盖的年龄群体更广,对于乳糖不耐受、健身人士更适用,也符合近些年人们愿意为健康买单的习惯。
观察近年来新茶饮品牌的变化就会发现,现制酸奶的定价方式和其他品类完全不同。
一面是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经过几番调价后,将大部分产品价格调整到20元以内,另一面瑞幸、库迪等咖啡品牌也为了开店将咖啡单价一降再降。
这样的降价环境中,现制酸奶的价格则是逆势而上。
新茶饮普遍降价之下,为酸奶留出了30元以上的价格空白,现制酸奶的价格就正中这一区间。
▲图/新京报贝壳财经
━━━━━
现制酸奶为什么价格不菲?
如果你经常逛商场超市,应该就不难发现这几年酸奶品牌名称的变化。
在超市货架上,酸奶厂商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有亮点,从起名上就开始了竞争。
只看名字你根本分辨不出酸奶的口味,无糖和低脂已经不够形容,现在酸奶的名字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图/ICPHOTO
“希腊酸奶”“植物基底酸奶”“宝贝第二餐酸奶”“父爱配方酸奶”“原味高蛋白酸奶”。。。。。。
这种现象到了现制酸奶上更为严重,各大品牌在酸奶的卖点上也都是煞费苦心。
茉酸奶的招牌奶昔宣称“等于一整颗牛油果”;
▲图/新浪微博
K22酸奶草莓的特色是“一杯大约15颗草莓”;
▲图/ICPHOTO
Blueglass几款热门产品则以“使用100%有机食材”“每杯1000亿活性益生菌”作为卖点。
▲图/ICPHOTO
有消费者称:“现在的现制酸奶但从包装看就不便宜。”
目前市场上其他新茶饮品牌的定价大都集中在30元以下,为了和奶茶产品产生价格区隔,所以很多现制酸奶品牌都瞄准了30元的价格空间带。
如果想提高单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原料升级。
原料上它们使用了低温酸奶,相比常温酸奶,低温酸奶只经过一道巴氏杀菌,保留了大量益生菌,配料上则采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牛油果和猫山王榴莲。
“卷”起原料之后,产品单价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另一面,因为现制酸奶价格昂贵,“寻找酸奶平替”“在家复刻酸奶”也成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图/小红书
━━━━━
现制酸奶让你更健康了吗?
本次风波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茉酸奶原料中“疑似使用植脂末”。
那什么是植脂末呢?
植脂末通俗点的名字叫“奶精”,因为性价比高经常被用来在色香味方面模拟牛奶,做“牛奶替身”。
因为便于保存和价格低,被广泛应用在饮品行业。
一些价格更亲民的茶饮品牌比如蜜雪冰城、一点点奶茶产品中都有使用,但因为单价便宜,并没有引发消费者过度反感。
▲图/一点点小程序
同样的问题到了单价30元的茉酸奶上,自然就引发了争论。
其实植脂末本身没有那么坏,问题出在植脂末里的反式脂肪酸中,虽然现在部分工艺已经对反式脂肪酸有了有效控制,但热量很高的植脂末依旧容易引发肥胖。
这次消费者对茉酸奶质疑主要集中在两点:
“首先,一个将健康作为卖点的品牌,在原料使用中不够健康。其次,消费者花费了更高的价格却没有享受到对应品质的食材。“
尽管后来品牌称目前已经研发出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无人造反式脂肪酸的新版本。
但能否重新获得信任,还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刘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