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产能过剩“内卷”严重,欧美打压竞争逼来,中国光伏如何继续领跑世界?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赵觉珵尹野平崔瑾玥]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太阳能电池出口累计金额达1521.89亿元,同比增长23.6%,与电动汽车、锂电池共同成为拉动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我国太阳能电池等光伏产品最近在国际市场的热销,是光伏行业在过去20年中克服重重挑战、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结果。

与此同时,随着地缘政治演变和中美竞争的加剧,全球光伏行业的竞争亦愈发激烈。本月早些时候,有媒体报道称,一名中国光伏从业者在德国遭警方调查。尽管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已澄清此事,但阻挡不了世界将目光再次聚焦于中国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一,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供应链。但与此同时,我国光伏产业也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在海外市场陷入“价格战”与“内卷”、欧美国家打压趋势日益明显等挑战,产业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从被“卡脖子”到全球领先

“光伏产业是我国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掌握产业链、供应链的绝对优势,主要生产环节产能全球占比均超过80%。”长期深耕于光伏行业的英利集团国际事业部相关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从最初的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的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显著、为各国能源转型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光伏产业已经确立了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光伏各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光伏组件占全球的75%以上,电池片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硅片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95%以上。

产能过剩“内卷”严重,欧美打压竞争逼来,中国光伏如何继续领跑世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512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其中,光伏组件出口约153.6吉瓦(GW),硅片出口约36.3吉瓦(GW),电池片出口约23.8吉瓦(GW),分别同比增长55.8%、60.8%、130.7%。

在市场份额上的遥遥领先,离不开中国光伏行业的持续深耕,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英利集团国际事业部上述负责人介绍称,以光伏电池技术为例,从2014年开始,我国晶硅电池实验室效率已经累计打破世界纪录42次。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随着光伏技术不断创新与迭代,过去10年间中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超过80%。中国光伏实现了从被“卡脖子”到全球领先的重大跨越。

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中国是太阳能光伏供应链所有组件制造中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地点,成本比印度低10%,比美国低20%,比欧洲低35%。

“好产品却卖白菜价”

在抓住机遇的过程中,中国光伏行业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韦福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企业在海外光伏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以致于陷入“价格战”与“内卷”之中。从行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来看,尽管需求侧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但是供给侧的产能扩张远远快于需求的增长。

韦福雷提供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初到今年4月底,国内光伏产业链规划扩产项目超过460个。据相关机构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将达400吉瓦(GW),而国内排名前10的组件企业出货能力已达到440吉瓦(GW)以上,而新扩产项目的产能还未释放出来。“随着2023年光伏产能过剩引发降价风潮,中国企业在海外光伏市场的内卷将更加严重。”韦福雷预测。

前述英利集团人士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在光伏产品上是有绝对定价权的,但是定价主要还是由供需关系来确定。目前我国光伏行业整体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竞争激烈。

“其实中国光伏产品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已做到全球技术领先,却因产能过剩,导致好产品卖出白菜价。”一位将企业设立在墨西哥的光伏从业者赵子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他采购的经验来看,国内各家企业都在拼价格,利润率也因此被拉得很低。针对上述无效的“内耗”,赵子强认为应提升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比如积极结合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等概念,从新能源体系的全局着眼开发产品。”

韦福雷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组织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光伏行业的相关标准,并通过标准的制定来掌握国际话语权,保障我国在全球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主导权、定价权。“同时,应以创新驱动产业持续升级,维持并扩大竞争优势。并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组织,通过产业和金融政策的引导,带动光伏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生态。实现企业有序竞争、产业良性发展。”

欧美竞争在一步步逼近

欧美国家对本土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也在不断压缩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今年3月,作为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绿色工业计划的两大基石《净零工业法》和《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到2030年将光伏和电池等关键绿色工业的本土产能提高到40%。

2022年8月,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加大低收入社区光伏税收优惠规模,同时在制造端增加税收抵免,力图打造本土光伏产业链。分析认为,随着美欧国家本土光伏产能的不断扩张,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或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中国光伏行业始终面临欧美打压。早在2011年,欧美各国就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制裁。2022年,美国开始禁止中国新疆生产的多晶硅和任何用到新疆产多晶硅材料的产品出口到美国。韦福雷称,“欧美打压中国优势产业的趋势非常明显,光伏产业已成为其关注的重点目标。”

面对“内卷”与“外压”,一些中国光伏企业选择加强海外布局来作为突围策略。光伏硅片龙头企业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在不少海外国家纷纷提出本土发展光伏产业计划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如果不积极拓展全球业务,机会可能会被其他国家抢去。”

赵子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所创立的光伏企业Solarever集团建立于墨西哥,并将控股公司设在美国。“海外布局‘走出去’不是仅将出口、销售的环节置于海外,而是应借助‘绿地投资’模式,扎根海外,连同核心平台、产品制造和技术附加值一道开展本地化运营。在技术性绕开壁垒的同时,也为所在地的就业和技术更新提供价值。”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中国光伏企业晶澳科技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租赁土地,投资6000万美元,计划建设在美首座工厂,预计今年四季度投入运营。今年3月,隆基绿能与美国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合作,计划在美俄亥俄州建设一处5吉瓦(GW)光伏组件厂。

此外,欧美日等传统市场以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也是中国光伏企业项目开发的重点。不少头部光伏企业已完成在东南亚等地的布局。

在“走出去”的同时,专家也建议中国光伏行业仍需强化标准建设和科技创新,形成发展合力,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白俄罗斯总统说普里戈任已在该国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宣布将释放100名苏丹武装部队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