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叙利亚救援面临反对派“批准”难题

2月13日,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叙利亚第二批物资启运供图/视觉中国

2月13日,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叙利亚第二批物资启运供图/视觉中国

联合国一名发言人12日说,从叙利亚政府控制区向反对派控制的西北部地区运送地震救援物资,正面临获得一个极端反对派组织“批准”的难题。

叙利亚2011年爆发内战。现阶段,大部分地区为叙利亚政府控制,西北部、东北部等地分别为各路反对派组织或库尔德武装控制。路透社说,叙利亚对立阵营之间敌意持续,给救援人员进入地震灾区平添挑战。

土耳其邻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发生的强震已经在叙造成超过3500人遇难,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是重灾区。那里主要由极端武装“解放叙利亚”联盟(又译“沙姆解放组织”)控制。该组织与“基地”组织有关联,联合国以及美国等多个国家把它列为恐怖组织。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发言人延斯·拉尔克12日告诉路透社记者,“解放叙利亚”联盟对赈灾物资运送构成“批准难题”。他没有做进一步解释。

叙利亚政府上周说,愿意向处于反对派控制区的地震灾区提供援助。但“解放叙利亚”联盟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该组织不会允许物资从叙政府控制区进入,“我们不会允许政府趁机展示他们正伸出援手”。

这名消息人士称,援助物资会从土耳其进入。据路透社报道,伊德利卜省现仅开放一处边境口岸连通北面的土耳其。

先前一支来自叙利亚东北部库尔德人控制区的车队,前往西北部反对派武装控制区运送燃料及其他救援物资时遭到阻拦,9日不得不折返。

按照路透社的说法,控制西北部地区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背后有土耳其支持。不过,土耳其政府上周说,有意开放同叙利亚政府控制区的直通口岸。土耳其在叙利亚内战2011年爆发后同叙政府断交,近年寻求同叙政府改善关系。

“解放叙利亚”联盟媒体办公室暂时没有就有关“批准”的事宜做回应。

联合国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办事机构一名发言人拒绝就西北部物资运输受阻情况置评,只是说,联合国方面“继续同相关方合作,争取进入”叙反对派控制区展开救灾。

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吉尔·佩德森12日抵达大马士革后说:“所有能够开放的通道,我们都需要,(无论是)跨分界线的,还是跨国界的。我们还需要更多资源。”

拉尔克说,联合国希望土耳其和叙利亚反对派控制区之间再开放两处口岸以便运送援助物资。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马丁·格里菲思正努力展开“电话外交”,同各方通话以争取开放更多跨境口岸。格里菲思定于13日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汇报,希望说服安理会同意加大力度促进跨境援助畅通。

相关

中国救援力量已救出十余名幸存者

据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消息,国合署地区一司副司长郑愿东13日就中方对土耳其和叙利亚抗震救灾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回答记者提问。

郑愿东介绍,自土耳其和叙利亚遭受强震以来,中方一直为两国抗震救灾积极提供支持和帮助。首批中国政府援助土耳其救灾物资已于11日和12日分批运抵伊斯坦布尔,其中包括土方急需的毛毯、棉帐篷等,中方援助的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医用转运车、手动病床等物资将于本周内全部发运。中国政府派出的救援队和社会救援队已救出十余名幸存者。

郑愿东表示,中国政府援助叙利亚人道主义物资正加紧实施,包括3万个急救包、2万条毛毯、1万件棉服、300件棉帐篷及呼吸机、麻醉机、制氧机等物资将尽快启运。同时,加快落实正在实施的粮食援助项目,其中220吨小麦正在运抵叙途中,余下3000余吨大米和小麦将于本月分批发运。

他介绍,中国红十字会向叙利亚援助的首批医疗物资已运抵大马士革,第二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于2月13日从北京启运。该批物资包括棉帐篷、赈济家庭包、保暖冲锋衣等生活物资以及灾区急需的药品等医疗物资,可使受灾民众1万余人受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支持、帮助土耳其和叙利亚人民早日战胜灾害,重建美好家园。”郑愿东说。

本组文/新华社

美疾控中心:美国年轻女性受性暴力等经历影响比例增加 柏林地方选举:基民盟优势明显 社民党遇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