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法德领导人匆匆相会 友谊与利益难平衡

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右)在总统府爱丽舍宫迎接德国总理朔尔茨

2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右)在总统府爱丽舍宫迎接德国总理朔尔茨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26日赶往巴黎,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面谈大约一小时,在爱丽舍宫共进午餐后匆忙离去,全程三个多小时。两人会后没有共见记者,也未发表联合声明。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双方表示谈得“愉快”“有建设性”,并强调法德友谊牢固,但两国近期在欧洲能源、通胀、防务等重大政策领域分歧不小。

“发动机”不能停

朔尔茨坐车抵达爱丽舍宫,马克龙上前迎接。两人握手,笑意盎然。

从公开画面看,会晤气氛似乎与双方各自声明一致。“今天进行了非常愉快和重要的讨论,涉及欧洲能源供应、物价上涨和军备合作项目。德国和法国正亲密并立,一起应对挑战。”朔尔茨结束访问后在社交媒体写道。

法国总统府发言人说,双方会谈“有建设性”,两国领导人同意在能源、防务和创新三大关键领域设立工作组以促进合作。

马克龙当晚接受法国电视二台采访时披露,他与朔尔茨讨论有关对欧洲联盟电动汽车产业实施税率优惠的想法,有意鼓励欧洲消费者购买本土生产的电动车。

美国8月通过《通胀削减法》,为本土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提供巨额补贴。欧盟担心,这项政策加上美国能源价格优势,将导致欧洲制造业投资流向美国。

马克龙说,法德同为汽车制造大国,必须在这个议题上“团结一致”。他和朔尔茨就采取进一步措施意向趋同。他说:“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产业,对欧洲制造的汽车保留补贴。”

法国政府分管欧洲事务的国务秘书洛朗丝·布纳26日在法国参议院说,法德两国应争取在明年1月《爱丽舍条约》签署60周年纪念日之前化解分歧。

1963年1月22日,时任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与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爱丽舍宫签署条约,确立了“法德轴心”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主要驱动力的地位。

据路透社报道,加拿大前驻德大使、现任驻法大使斯特凡纳·迪翁解读,虽然欧盟重大决策需要获得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但法德达成一致是必要条件,“(法德)依然是欧洲的发动机,欧洲要运转起来,这台发动机就不能停”。

“讲团结”不容易

只是,一些迹象预示双方分歧短期内难以弥合。

马克龙上周宣布推迟原定26日举行的法德内阁联席会议。两国政府都表示需要更多时间讨论,以便就一些双边议题达成共识。

法德内阁联席会议通常一年至少举行一次,以协调两国政策。上一次会议去年5月举行,因受新冠疫情以视频方式进行。

欧盟国家近几周讨论欧盟天然气市场“限价”方案,但迟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法国、意大利等多数国家主张“限价”,而德国等国反对,认为这会削弱欧盟供应商采购足够燃料的能力,在俄罗斯已经大幅削减对欧供气、冬季取暖需求高涨的情况下,将加剧能源供应紧张。

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20日宣布,正式放弃德国期盼多年的一项陆地输气管道建设计划,转而铺设一条始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终于法国马赛的海底管道。按照法方说法,管道计划初期输送天然气,以后用于输送氢气,符合欧盟能源转型战略。

原计划中的“加泰罗尼亚中部天然气管道”自西班牙经法国进入德国,使德国得以分享西班牙、葡萄牙从阿尔及利亚等国购买的天然气。项目2019年因监管规范和资金问题暂停推进,德国一直呼吁法国批准这一项目。

德国政府9月底决定投入2000亿欧元补贴受高昂能源价格影响的民众和企业,在欧盟内部引起不满。法国政府认为这将导致德国企业享有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不利于欧洲单一市场稳定。马克龙更是批评“制定政策时不能只顾本国”,必须考虑欧洲“团结”。

一名法国高级官员告诉媒体,德国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任内与马克龙沟通密切,“每天互发短信”,而朔尔茨上任近一年来似乎更热衷于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领导人加深联系。

防务方面,本月13日,14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和申请加入北约的芬兰宣布加入由德国发起的防空军备与导弹防御系统升级计划“欧洲天空之盾倡议”,法国不在其中。

波兰智库东方研究中心认为,该倡议主张购买德国、美国、以色列装备,而法国着力于推广本国军事技术和欧盟军备项目,无意加入。

法新社解读,乌克兰局势升级促使德国改变保守的防务政策,大幅增加军事开支,但这种政策转变并未给欧洲尤其是法国军工企业带来“大单”,不符合马克龙的期待。

瑞士《新苏黎世报》德国事务专家乌尔里希·施佩克说,法德之间分歧种种,“终极原因是两国都在竞争在欧盟的主导地位”。

相关

天然气价格短暂下跌难解欧洲能源困局

受库存充足、接收终端设施不足、需求下降以及气温偏高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所下降。24日,被视为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的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自6月以来首次跌破每兆瓦时100欧元,个别合约价格甚至一度跌至负值。但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天然气价格下跌难解欧洲能源困局。

随着欧盟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博弈加剧,欧洲多国从今年夏天起显著加大了在全球采购天然气的力度。在高价采购推动下,天然气销售公司纷纷涌入欧洲市场,载有大量液化天然气的特种船从美国、卡塔尔和其他产气大国驶向欧洲。

目前,欧盟要求成员国天然气库存在今冬前至少达到储气能力80%的目标已经实现。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不少欧盟国家储气情况良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天然气库存已超过储气能力的90%。

库存水平升高,加之欧洲天然气接收终端设施不足、再气化及转运能力有限,导致部分天然气运输船在欧洲多处海岸附近徘徊,接收港口出现拥堵。

另一方面,欧盟近期推出的节能措施,以及此前天然气价格不断攀升对高耗能行业造成冲击,导致欧洲天然气需求下降。

欧盟成员国同意,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并减少总体用电需求和高峰时段用电量。

同时,前期天然气价格不断攀升也迫使欧洲部分能源密集型企业,如炼铝厂、钢铁厂和化肥厂等暂时关闭。此外,目前欧洲不少地区气温较往年偏高,意味着民众取暖需求延迟,也部分缓解了欧洲天然气供应压力。

据欧洲智库比利时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与2019至2021年的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欧洲今年迄今的天然气需求降低了7%。天然气消费大国意大利8月和9月天然气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10%。

美国咨询公司欧亚集团能源专家亨宁·格洛伊施泰因说,由于继续向储气设施注入天然气的能力有限,更多天然气在现货市场上出售,导致出现暂时的供应过剩。

分析人士指出,即使经历了近期的下跌,欧洲天然气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许多专家认为,近期天然气价格下跌是短暂现象,现在就判定价格从此将持续下降还为时过早。

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能源和气候政策领域专家本·麦克威廉姆斯指出,虽然欧洲各国正在竭尽全力储气,但这并不能保证欧洲能安然过冬。而且,即使储气率达到100%,也仅能满足欧洲冬季两个多月的高峰需求。

英国能源视线咨询公司欧洲天然气研究小组负责人詹姆斯·沃德尔说,液化天然气很难填补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缺口。因此,今冬不能使用过多库存,否则明年将很难满足需求。本组文并图/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俄乌就“脏弹”问题展开交锋 世卫组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6.2609亿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