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英媒:中国技术助力贝宁农业增产增收

参考消息网10月12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9日发表题为《中国技术或可帮助贝宁农民适应气候变化》的报道。全文摘编如下:

2018年,由于干旱和热浪袭击贝宁高原省,埃皮法纳·法格博洪种的玉米几乎颗粒无收。意外的天气使他的玉米植株在开花期枯萎。他说:“由于没有了收入,我不得不借钱生活。”

2020年,贝宁韦梅省的大雨导致河流决堤,理查德·霍埃托在阿夫朗库地区的23公顷玉米中有15公顷绝收。他说:“(当地)三分之二的玉米种植户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该地区洪水的影响。”

根据2019年的农业普查,贝宁大部分的农民都在种植玉米。在韦梅省和高原省等地区,玉米种植就像是家族传承,人们世代都在种植。但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让贝宁的玉米种植户苦不堪言。

随着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在西非更加常见,农民需要加以适应,从而保护他们的生计和更广泛的粮食安全。

贝宁的国际发展伙伴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以玉米为主的农作物种植技术、机械化和加工等方面的培训,加强了对贝宁农业发展的帮助。

中贝两国成立了许多专注于农业、卫生、经济和商业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中心。它们同时为在贝宁的中国企业和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贝宁公司提供服务,并为当地社区提供培训。

2010年9月,中国援贝宁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韦梅省的塞梅-波吉市投入运营。该中心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首批援非项目之一。中心投入运营后便一直从事相关技术培训工作。

该示范中心建立了高产玉米示范田,并建议当地农民采用不同于以往的播种方式。曾在塞梅-波吉市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接受过培训的德尔芬·阿多科是当地的农民,他说,传统方法不能带来很好的收成。

该中心还在推广可在短周期内收获的玉米品种。2014年,该中心对各个玉米品种在贝宁的表现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三个高产中国品种——桂单162、金玉8号和先玉335,并由该中心出售给农民。这些品种相对抗旱,且成熟周期短。

示范中心的管理人员杰拉德·阿戈农解释说,该中心推广的现代玉米生产技术优化了空间利用,并且使用当地的有机肥料,对化肥用量的要求不高。

在韦梅省和高原省,许多玉米种植户采用了中国农业中心传授的技术,并将其推广到了其他省份。

美媒:美国芝加哥市非裔承包商所获合同份额微乎其微 市政府承诺“很廉价” 联大通过决议不承认顿涅茨克等四地公投结果,俄代表称“有挑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