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15州已发现45例猴痘病例 白宫再订购50万剂疫苗

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的猴痘病毒。(资料图)

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的猴痘病毒。(资料图)

海外网6月11日电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10日证实,美国白宫再订购50万剂疫苗,以应对猴痘疫情。目前,美国已发现45例猴痘确诊病例。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助理部长奥康奈尔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订购的这批液态冷冻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效,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交付。他还称,另有30万剂疫苗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星期抵美。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瓦伦斯基当天表示,在美国15个州已发现45例猴痘确诊病例,几乎与2003年美国暴发猴痘疫情时的数字相同。(海外网张霓)

相关新闻

美国军方发现首例猴痘病例(央视)

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6月10日证实,美国军方已经出现了第一例猴痘病例,感染者为驻扎在德国斯图加特的美国现役军人。

目前,军方正在对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追踪。(央视记者顾乡许弢)

美国猴痘病毒基因组惊现第二分支:至少两波疫情正同时发生(澎湃新闻)

猴痘病毒基因组测序工作又有惊人发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当地时间6月3日发表声明称,来自美国的新的病毒基因组测序显示,目前在非洲以外发生的猴痘疫情至少有不同的两场。相关官员表示,这暗示着猴痘在全球传播的范围更广,疫情发生的时间也比此前认识到的更长。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最新完成的6份( 2份来自2021年,4份来自2022年)美国猴痘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中,有3份与目前在欧洲传播的大规模疫情中涉及的病毒基因组有显著不同。

而在5月已经公布的来自葡萄牙、法国、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近40份猴痘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均显示,本轮猴痘疫情指向同一个源头——这些病毒样本之间彼此相似,与2018—1019年在英国等地发现的猴痘病毒有密切关系,同属症状较温和、致死率较低的猴痘病毒西非株系。

截止北京时间6月4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自5月初在英国发现欧洲首例猴痘病例以来,全球确诊的猴痘病例已经达909例,疑似72例,已有约40个国家报告了确诊病例。英国是目前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其确诊225例,其次是西班牙186例。美国11个州报告了27例病例。

确诊病例中大部分是由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感染患者。考虑到猴痘此前作为一种热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非洲的刚果金、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罕有非洲以外的病例报告,此次猴痘疫情的蔓延趋势超乎寻常,同时疑点重重。

6月3日,在此前公布的4份2022年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报告的基础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了最新检测的另外4份2022年病毒基因组序列,以及2021年引入的2个病毒基因组序列。这2个在2021年7月和11月发现的病例,分别是前往尼日利亚并返回得克萨斯州和马里兰州的患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高后果病原体和病理学部门主任英格·达蒙(Inger Damon)在接受美国医学网站www.statnews.com采访时表示,新检测出的这3份不同的猴痘病毒基因组之间明显相互关联,并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但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异,也比之前测序的其它病毒之间的差异更大。

在这三个病例中,患者感染猴痘病毒的地理范围也令人吃惊——一个在尼日利亚,一个在西非其他地方,第三个在中东或东非。达蒙承认,相关的病毒株明显已经广泛地传播(与欧洲的暴发毒株不同),这也表明,在那些将猴痘作为地方性病毒的国家之外,猴痘暴发的时间可能比人们所认识到的更长。

“我们认为,这也意味着,在最近的一些时间点,病毒可能很多次从尼日利亚传出,而且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额外的传播事件。”达蒙说,“这确实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在更大范围的地区存在着宿主和人类感染?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了解中东和东非是否是病毒被传入的潜在地区。”

但达蒙表示,这三个不同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不太可能表明,在去年7月得克萨斯州发现猴痘病例后,在美国国内有未被发现的传播。“目前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一点。这些人的发病确实与他们的旅行事件有关。”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猴痘的传播可以被阻止时,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达蒙表示,“我们正在努力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并考虑可以使用什么公共卫生工具来防止进一步的传播,包括研究疫苗和相关的治疗方法,”她说,“我认为只有通过严密的监视和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才能了解这是否是可以控制的。”

达蒙说,新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球的医护人员在面对有不寻常溃疡或可能是性传播感染的病人时,应该考虑是猴痘的可能。

不断扩大的猴痘疫情给公共卫生部门在沟通传播上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他们认为有必要给予目前处于最大风险的人群——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必要的提醒,但又要避免进一步使一个经常遭受社会谴责的群体蒙上污名。

此前,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团队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大多数已证实的病状表现为肛周、生殖器病变,少数皮肤病变具有同步进化模式。

六月已经来临。每年的六月是全球性少数群体(同性恋,双性恋,无性别,跨性别人群等)的“骄傲月”(pride month),通常全球各地都会举行一系列游行庆典。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的卫生官员正在努力提高人们对不断蔓延的猴痘疫情的认识。

“没有人想要搞砸这一切”

当地时间6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突发事件项目的新发疾病和人畜共患病部门负责人玛丽亚·范·科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在接受www.statnews.com一次独家专访时,就目前公众关于猴痘疫情最关注的一系列问题——疫情的危险程度以及应对上的挑战等作出了相关回答。

Q:“此次猴痘疫情到底有多危险或多不危险?”

玛丽亚·范·科克霍夫:“我们担心的是,首先,到目前为止,我们不知道感染的程度。这不是像我们看到的新冠肺炎那样的爆炸性疫情,但它绝对不同。已经报告的病例跨越了40个国家——这个范围已经相当广,这表明还有更多的病例被遗漏了。”

“同时,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传播模式。显然,猴痘已在其非流行国家传播了几个月。我们还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开始的。当我们试图向更广泛的受众解释这一点时,我们意识到我们对这种特殊的病毒知之甚少。同时我们也要确保我们的目标是那些风险最大的人,确保他们获得正确的信息。考虑到在艾滋病毒出现之初所犯的错误,没有人想把现在的这一切搞砸。”

“根据目前在非流行国家看到的信息,我们认为可以防止进一步传播。猴痘病毒和冠状病毒不一样。就传播而言,当某人出现症状时,是发生了真正的身体近距离接触。所以我们使用皮肤接触、嘴对皮肤这样的短语,这与我们描述呼吸道疾病的方式不同。”

“目前似乎大多数的案例都发生在MSM(男男性行为)群体中。病例中有一些女性,但我们没有看到数目像在MSM群体中那样扩大。幸运的是,我们还没有看到病毒在孕妇、弱势群体和儿童等高危人群中传播。但如果病毒传播到脆弱人群——有基础疾病的人、儿童、孕妇——那么我们可能会看到病毒严重程度的转变,而这也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

Q:“欧洲卫生局警告称,如果猴痘病毒从人溢出到动物,会成为地方流行病。如何看待这一警告?”

玛丽亚·范·科克霍夫:“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卫生组织在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上学到了很多。首先,我们必须准确。其次,我们必须谈到可能性。目前我们对猴痘病毒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我们不知道病毒的R0——平均来说,一个被感染的人会感染多少人。关于猴痘的流行病学,我们掌握的信息也非常有限。谁是最脆弱的?病毒为什么传播?如何传播?动物传染病外溢事件与人际传播的比例如何?传播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是需要改进的工作之一。”

“另一件我们不太了解的是死亡率。人们谈论的比例是1%到10%,这取决于猴痘病毒的进化支。但这是粗略的死亡率,是根据已发现的病例计算的,还有漏诊的病例、未被确认的病例,这表明粗略的病死率处于真实死亡率的高端。不过,3%至6%也不低。”

Q:“未来几个月,我们是否会对猴痘有更多的认识?”

玛丽亚·范·科克霍夫:“会。我们遇到了一个正在传播的、持续的人畜共患病的外溢问题,可能几年来猴痘一直在西非和中非的几个国家发生人际传播。尽管世卫组织试图让人们注意到这一点,并试图促进人们对这种疾病诊断、治疗和疫苗的重视,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实际却很少。”

“我们需要目前的情况来推动议程。我认为这本身就令人心碎——我们关注非洲,是因为它现在正在影响这片大陆以外的国家。”

微博更多报道

延伸阅读

猴痘突袭多国,本轮疫情“零号病人”究竟是何时出现的?(新京报)

上世纪90年代,尼日利亚出现零星猴痘病例,自那时起,尼科学院前院长奥耶瓦勒·托莫里便从事猴痘病毒的调查和防护工作,其中也包括2017年发生在尼日利亚、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猴痘疫情暴发。

5月7日,英国卫生安全局报告今年首例猴痘病例,该病例曾前往尼日利亚,有迹可循,当时托莫里也没有多想,但此后猴痘以难以置信的速率蔓延,短短两周内,猴痘病例出现在12个非流行国家。5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猴痘疫情暴发预警。

非洲大陆以外的猴痘病例极其罕见,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数年,中西非以外出现的猴痘确诊病例少于10个。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8日,此轮报告确诊病例的非猴痘流行国家已增至至少24个。

“零号病人”究竟何时出现?

猴痘病毒在非猴痘流行国家迅速蔓延,不仅欧美病毒学家称其“极其罕见”,连多年防控猴痘病毒的托莫里也觉得这令人疑惑。

“病毒传播方式或其本身可能发生了新变化,”针对猴痘病毒迅速蔓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教授安妮·里莫因推断并补充道,“不过这一切亟待证明。”

该校费尔丁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主任张作风也表示,此次猴痘病毒蔓延的原因可能是猴痘病毒像新冠病毒一样产生新的突变,使其传染力大大增强。

针对这一推断,亚沙雷维奇回应称,目前世卫组织并没有证据证明猴痘病毒发生变化,但据世卫组织了解,痘病毒往往非常稳定,不易变异。

倘若猴痘病毒本身或其传播方式发生改变的假设并不成立,那么,猴痘病毒的传播必然有迹可循。但在欧美报告猴痘病例初期,除了英国首例确诊病例曾去过尼日利亚之外,其他人均未去过非洲。

世卫组织22日表示,猴痘已经发生人际传播,但这仍难以解释短短三周内新增的数百例确诊病例,或许,英国5月7日报告的首例猴痘确诊病例并非“零号病人”。

事实上,5月20日,央视新闻便援引西方媒体指出,2022年4月下旬,猴痘已经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区传播。马德里大区卫生总干事安德拉达斯表示,有证据表明确诊病例中有1例在4月末开始出现症状。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不同实验室正对新增猴痘病例的基因组序列进行调查研究,试图针对这个疑惑取得更完善的答案。

据世卫组织5月21日消息,来自葡萄牙确诊病例的拭子样本基因组序列表明,导致当前疫情的猴痘病毒与2018年和2019年从尼日利亚输出到英国、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病例密切匹配。

2018年以来,以色列、英国、新加坡等国在来自尼日利亚的旅客中发现猴痘病毒感染者。

“所以很明显,猴痘病毒此前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在传播了。”托莫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推测道。换言之,“零号病人”早已出现。亚沙雷维奇称,世卫组织将在研究咨询会上针对基因组序列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当地时间 2022年 5月 20日,德国慕尼黑,德国发现猴痘病例后,医生Roman Woelfel在实验室对病毒进行研究。图/IC photo

▲当地时间 2022年 5月 20日,德国慕尼黑,德国发现猴痘病例后,医生Roman Woelfel在实验室对病毒进行研究。图/IC photo

非洲大陆早已存在的猴痘疫情

世卫组织和医学界都表示中西非才是猴痘流行地区,但直到这次其蔓延至欧美等地时,非洲大陆的猴痘疫情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5月18日,在新增猴痘病例相继出现在英国、葡萄牙、西班牙之际,非洲疾控中心代理主任艾哈迈德·奥格威尔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非洲曾暴发数次猴痘疫情。

据世卫组织消息,在非洲,今年以来已有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金)和尼日利亚报告猴痘病例。2020年,刚果(金)报告6000多例病例,2021年报告3000多例。托莫里表示,尼日利亚今年已确诊15例猴痘病例,而自2017年以来已确诊约600例猴痘病例。

聚光灯外的非洲猴痘疫情,其主要的受害者为农村的贫困人口。新华社援引专家的话称,猴痘致死率较低,但非洲的高死亡率通常发生在农村贫困人口中。

托莫里介绍道,尼日利亚的猴痘疫情多发于农村地区,这里民众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更加频繁,但这些地区往往并不配备完善的检测机构,所以农村地区出现猴痘病例时,他们往往并不知情。只有当农村受感染人群前往城市时,他们才会被确诊,而这时猴痘病毒也可能在城市蔓延。

而专家所说的高死亡率或就发生在这些难以确诊的农村病例中,这里的检测和医疗机构都不先进,因此也是猴痘疫情的“重灾区”。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强调,我们必须真正了解西非和萨赫勒地区的深层生态和人类行为,让社区参与并赋予其权力,以了解这种疾病是如何传播的,才能试图从大自然源头上阻止这种疾病传播给人类。

猴痘在非洲的52年

1970年,刚果(金)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彼时,距离天花绝迹还有十年,人类还在专心剿灭天花病毒。

猴痘与天花同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症状类似,但猴痘病死率远低于天花,再加上天花疫苗被证明可预防猴痘病毒,所以一直以来猴痘并没有得到过多关注。

但随着天花绝迹,其疫苗接种停止,年轻人普遍失去对猴痘的免疫力,猴痘病例愈加频繁地出现在非洲大陆,许多猴痘流行地区都经历过疫情暴发。

里莫因与她的同事2010年发布的研究显示,过去30年间,刚果(金)的猴痘发病率增长超过14倍,从每1万人不足1例上升至每1万人约14例。

据美疾控中心文章介绍,在非洲大陆,森林砍伐、全球变暖、狩猎与人口流动增加了人类与动物的密切接触,或导致非洲大陆猴痘病例数逐步上升。

世卫组织也强调气候变化对非洲大陆猴痘疫情的影响。迈克尔·瑞安表示,在西非和萨赫勒地区,气候压力不断增加,农业实践不断变化,人类在许多情况下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环境。与此同时,小动物和啮齿动物也在适应环境,它们处于同样的干旱和食物危机当中,这使得动物种群和人类更加接近,有时为了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竞争。

此外,非洲频发的战乱更使得猴痘疫情雪上加霜。

中西非地区的特征便是战乱频发。刚果(金)的战乱已持续近20年,中非共和国和尼日利亚也持续了数年。

而自2012年马里北部发生叛乱之后,夹杂在撒哈拉沙漠和非洲大草原之间的萨赫勒地区的交火便越来越严重。这一冲突逐步扩展到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现在已经蔓延到西非沿海的所有国家。

美疾控中心文章指出,战乱导致人口流离失所,迫使居民寻找其他可以替代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包括猴子、松鼠和其他啮齿动物。

新冠之下,人类如何应对多重健康危机?

亚沙雷维奇说,据目前情况判断,猴痘对公众风险并不高。美国流行病学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看来,猴痘大规模暴发或大流行的可能性极小,公众感染风险“极低”,无须恐慌。

美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对于猴痘还没有“经过验证的安全治疗方法”。可以使用天花疫苗、抗病毒药物和牛痘免疫球蛋白来控制猴痘疫情。

里莫因说,抗天花病毒药物TPOXX(特考韦瑞)对治疗猴痘病毒的西非进化分支非常有效,该药已有口服剂,欧洲国家也已核准使用;天花疫苗可以保护人群免受猴痘病毒的侵害,有效率约为85%;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在人体中广泛测试的实验性药物。

目前,包括美国、西班牙等国都已计划为风险人群接种天花疫苗。

但此次猴痘“非典型”的传播仍为人们敲响警钟。5月22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表示,新冠病毒每时每刻都让人惊讶,这场风暴不断席卷全球不同社区,我们仍不能判断其强度,却在危险之际降低了警惕。而此时此刻,世卫组织世界各地的同事正面临着刚果(金)暴发的埃博拉疫情、猴痘病毒、不明肝炎等危机。

正如谭德塞所说,人类面临着来自新冠和其他疾病的多重危机,而这或也导致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疾病。托莫里表示,在2021年“新冠年”,人们重心都置于新冠病毒上,猴痘病毒检测或也因此没有正常进行。

猴痘症状固然明显,托莫里强调,但对医护人员来说,整个欧洲若只有1例、2例病例,无疑为大海捞针,而在首例病例报告之前,人们看到皮疹时或也只认为是普通红疹,不会联想到猴痘。

西班牙便是如此。西班牙马德里大区卫生当局在透露猴痘4月下旬已经在西班牙传播时解释道,随着病例数量增加和流行病学调查取得进展,加之英国发布猴痘病例报告,4月末出现相关症状的病例才开始被认定为疑似猴痘病例。

此外,原本只出现在中西非的罕见病毒外溢,引发全球警惕,也体现了全球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重要性。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海德撰文警示,新增猴痘病例背后,反映出全球各地区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

他指出,猴痘、埃博拉等病毒外溢表明,类似罕见但严重的病原体对全球和局部影响不一,部分低收入国家的医疗负担极重。

在新冠疫情危机面前,如何在全球合理分配有限医疗资源、在应对新冠与其他疾病之间找到平衡点,或是人类接下来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话世卫组织发言人:猴痘病毒蔓延令人担忧,但疫情可控

今年猴痘病毒的传播速率之快令许多专家感到困惑。关于猴痘我们仍有许多未知。近期,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Tarik Jasarevic)接受新京报邮件采访时表示,当前猴痘的蔓延令人担忧,但根据世卫组织目前的判断,其风险仍然不高。

▲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Tarik Jasarevic)。受访者供图

▲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亚沙雷维奇(Tarik Jasarevic)。受访者供图

目前无证据表明猴痘病毒发生变化

新京报:世卫组织如何看待新增猴痘病例?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当前猴痘蔓延的情况不同于以往我们观察到的猴痘典型的传播模式,因此目前的情况令人担忧。

过去数年,猴痘病毒曾在中非共和国、刚果(金)、尼日利亚暴发,(中西非以外)其他国家也有从尼日利亚外溢的零星病例(少于10例)。但在非猴痘流行国家出现如此多病例和人际传播都是不寻常的。

猴痘需要非常密切的身体接触,通常不易在人际间传播。

新京报:有评论指出,猴痘本身或其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猴痘病毒本身发生变化。但根据我们对痘病毒的了解,这些病毒往往非常稳定,不易变异。

新京报:来自葡萄牙确诊病例的拭子样本基因组序列表明,导致当前疫情的猴痘病毒与2018年和2019年从尼日利亚输出到英国、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病例密切匹配。从此是否能推断出,猴痘病毒早已在欧洲各国蔓延?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下周我们将在研究咨询会上针对基因组序列和其他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彩色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的猴痘病毒。图/IC photo

▲彩色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的猴痘病毒。图/IC photo

对公众风险低此轮猴痘疫情可控

新京报:普通民众需要担忧猴痘吗?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根据目前情况判断,猴痘对公众风险低,此轮猴痘病毒蔓延可控。然而,各国仍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降低猴痘病毒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新京报:在抗击猴痘病毒方面,世卫组织现在正采取什么措施?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数年来,猴痘一直是世卫组织重点关注的病原体。自本月初,(各国)都会向世卫组织报告猴痘病例。

每天,世卫组织都会召开一系列猴痘病毒相关会议,有确诊病例国家、世卫组织区域办事处、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世卫组织技术咨询小组和工作组的相关成员都会参加会议。

新京报:现在我们是否能通过追踪传播路径遏制其继续蔓延?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已有确诊病例的国家应继续实施强化的公共卫生措施。

除了对接触者和对猴痘病毒起源的追踪外,还应该在受猴痘病毒影响的国家、更广泛的社区及初级和二级卫生保健机构加强病例搜寻和当地的皮疹类疾病监测。在前驱期(即出现早期症状时)和皮疹期,应该对所有疑似猴痘病例进行调查、隔离并提供护理(服务)。

应该鼓励旅行期间或回国后出现症状的人向医疗人员报告疾病相关信息,包括其所有近期旅行史以及免疫接种史。

建议猴痘流行地区国家的居民和旅客避免与患病动物接触(无论生死,包括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和有袋目动物),它们身上可能携带猴痘病毒。同时,也应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动物。应重视通过肥皂水或酒精类消毒剂保持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照顾猴痘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疗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建议,实施(身体)接触和飞沫感染预防措施等相关标准。

从猴痘疑似患者或动物身上采集的样本应由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在设备恰当的实验室进行处理。

已批准一种针对猴痘和天花的新疫苗

新京报:世卫组织对有确诊病例国家有何建议?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任何有疑似猴痘症状的患者都应该接受调查,若确诊应将其隔离,直到其皮疹结痂、脱落,其下方形成一层新的皮肤。应隔离出现皮疹以外的体征和症状的接触者,并在接下来7天内对其进行隔离和密切观察。

无症状接触者可以继续日常活动,例如上班、上学等(即无需隔离)。但是,在其监测期不应离家太远。不过,避免学龄前儿童前往托儿所或其他公共场所或是更谨慎的做法。

不同国家可以通过可用资源决定如何监测确诊病例接触者。

新京报:尚未出现确诊病例的国家应当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其他国家应该在一系列社区和医疗保健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初级保健机构、发烧诊所、皮肤科诊所等),警惕出现异常水疱或脓疱皮疹信号的患者,这些皮疹通常伴随着发烧的症状。

新京报:天花疫苗预防猴痘的有效性为85%。世卫组织对接种疫苗有何建议?有病例国家是否应该进行大规模疫苗接种?

塔里克·亚沙雷维奇:天花疫苗的接种已被证明可预防猴痘。此外,一种针对猴痘和天花的新疫苗已获批准,但尚未广泛使用。

一些国家正对接触者和潜在接触者提供疫苗接种。

此前,世卫组织仅建议对选定的高危人群(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急救人员)接种天花疫苗作为预防措施。我们原定在今年10月与世卫组织“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一起重新审查该指南,不过该时间将需要提前。

链接

猴痘是什么?

●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

●其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

●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与在人类历史上曾肆虐数千年的天花病毒是“近亲”

●自世卫组织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

传播方式

●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

●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宿主

●尽管猴痘病毒在猴子体内首次被确认,但啮齿动物最有可能是其天然宿主。在非洲,已发现松鼠、冈比亚鼠、不同种类的猴子等动物都可能感染猴痘病毒潜伏期

●通常为6至13天,最长可能达21天

症状

●猴痘病毒感染症状与天花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发病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重度疲乏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有助于将猴痘和天花区别开。发热几天后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大面积皮疹

主要有两种分支

●西非进化支,病死率约为1%

●刚果盆地(中非)进化支,病死率可能达10%

公众需要担心猴痘吗?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3日说,非猴痘流行国家的猴痘疫情可控、人际传播可阻断。新华社援引美专家的话表示,目前看来,猴痘大规模暴发或大流行的可能性极小,公众感染风险“极低”,无须恐慌。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重症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还与感染者基础健康状况、暴露于病毒的程度及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有针对猴痘病毒的疫苗吗?

虽然曾有疫苗和特定疗法获批用于治疗猴痘,但并未广泛应用。在预防猴痘方面,天花疫苗有效性为85%。

需要大规模接种疫苗吗?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5月23日说,目前暂不需要大规模猴痘疫苗接种。

目前美国、西班牙等国都有计划批准购买疫苗。西班牙卫生大臣卡罗琳娜·达里亚斯·圣塞瓦斯蒂安5月25日说,西班牙拟通过欧洲联盟联合疫苗采购计划购买猴痘疫苗。

而丹麦生物技术企业巴伐利亚北欧公司曾透露,美国已经向其订购疫苗。德国政府5月24日说,已向巴伐利亚北欧公司订购4万剂疫苗,以在德国出现更严重猴痘疫情时接种。

猴痘确诊病例及密接需要隔离吗?

5月19日,比利时卫生部门发布声明,要求猴痘病例进行21天自我隔离。该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猴痘病例进行自我隔离的国家。

此外,英国卫生安全局提出建议,任何与猴痘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或共同居住的人,应自我隔离21天。

哪些国家报告了确诊病例?

新京报记者梳理了目前报告猴痘确诊病例的24个国家的最新进展(不完全统计)。

欧洲

5月7日英国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7日,英国猴痘确诊病例增至106例。

5月17日葡萄牙确诊3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7日,葡萄牙猴痘确诊病例增至74例。

5月18日西班牙报告8例疑似猴痘病例。截至5月27日,西班牙猴痘确诊病例增至98例。

5月19日意大利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7日,意大利猴痘确诊病例增至12例。

5月19日瑞典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5日,瑞典猴痘确诊病例增至2例。

5月20日法国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9日,法国猴痘确诊病例增至16例。

5月20日荷兰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5日,荷兰猴痘确诊病例增至12例。

5月20日德国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5日,德国猴痘确诊病例增至5例。

5月20日比利时确诊2例猴痘病例。

5月21日瑞士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4日,瑞士猴痘确诊病例增至2例。

5月22日奥地利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5月23日丹麦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4日,丹麦猴痘确诊病例增至2例。

5月24日捷克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5月24日斯洛文尼亚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5月27日芬兰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5月28日马耳他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5月28日爱尔兰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美洲

5月18日美国报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8日,美国猴痘确诊病例增至12例。

5月19日加拿大确认该国出现2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6日,加拿大猴痘确诊病例增至26例。

5月27日阿根廷猴痘确诊病例增至2例。

5月28日墨西哥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亚洲

5月24日阿联酋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5月21日以色列确诊首例猴痘病例。截至5月28日,以色列猴痘确诊病例增至2例。

大洋洲

5月20日澳大利亚确诊首例猴痘病例。

海关总署提示警惕登革热疫情,尚无特效药, 又一款疫苗临床数据积极 俄驻美大使:俄美关系已处于危机状态 双边对话进入了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