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联合国驻华机构代表撰文呼吁应对气候和解决贫困问题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2日在新华网发表题为《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50年:初心仍引领应对气候和解决贫困问题》的联合评论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在许多方面,可持续发展就像行船远航:常常,彼岸千里迢遥,航程经年漫长,方位复杂难辨。始料未及的逆风或海浪可能让一切偏离航线,造成毁灭性的后果。然而,只要我们看清正确的航线,即使是最遥不可及的彼岸也终将抵达。

1972年,全球决心携手踏上觉醒之旅,承诺携手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下简称“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国际社会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状况紧密相连。归根结底,人类的福祉,包括消除贫穷的机会,有赖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如今,超过一半的世界经济发展和12亿就业机会也有赖于自然。因此,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五十年后,在政策和实践方面采取行动、保护自然环境不仅仍然必要,甚至变得更加紧迫。

迄今为止,人类进步的代价是气候、生物多样性、空气、水和土壤均遭到破坏。全球升温轨迹预计达到《巴黎协定》确定的努力追求1.5摄氏度全球控温目标的两倍以上,这将导致地球上的很多地方都不适宜人类居住。除此之外,超过100万种物种濒临灭绝,因为栖息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到毁坏,其中许多物种可能将在未来数十年内灭绝。人类的生存威胁也愈演愈烈:根据医学期刊《柳叶刀》记载,在过去五年里,全球六分之一的死亡由污染导致,而有害空气和有毒化学物质污染还在加剧。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亲历者看到,环境挑战与贫困问题紧密相联,为了确保我们的地球可以承载人类发展,它们必须同时得到解决。这一划时代的远见卓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明方向:要在2030年前消灭贫困、保护地球。

50年前的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还促成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建立,同时将每年的6月5日设立为“世界环境日”。会议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启航,包括促成中国第一批专门环境治理机构的成立。

2020年,中国作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中国有着庞大的经济体量,这一“双碳”目标有着巨大的潜力以及影响力。同时,这一目标也使包括太阳能和氢能在内的许多行业在绿色转型中成为关键。

将雄心转化为行动,对所有国家都是考验。为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控温目标,在2030年前,我们必须实现全球碳排放量减少45%。同时,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解决污染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然而不断攀升的气温却导致这些问题进一步恶化。

全球需采取三项行动以达成目标。首先,气候变化不分国界,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我们挑战的量级之大,世界联系之紧密,决定了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独自应对这一挑战,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包括将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需要通过一个有雄心的、可衡量的、有针对性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及将于11月在埃及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上,在快速实现经济脱碳方面作出更具体的承诺也同样关键。最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举办了“斯德哥尔摩+50”中国利益相关方对话会,其间政策制定者、商业领袖、学者和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各方再次倡议加强国际合作,包括加强国际最佳实践分享,以及合作开发并转移绿色技术。

第二,我们必须扩大和鼓励可持续金融。受疫情影响,用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资金缺口飙升至100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贫穷及其它关键挑战,每年有约10万亿美元的资金短缺。填补这一缺口要求每年至少将全球经济产出的10%投入清洁能源、自然保护、环保教育和其他重要领域。尽管这是一笔巨额投资,但其经济意义是十分清晰的:毕竟,在一个气候灾难愈演愈烈,资源短缺问题严重,社会契约土崩瓦解的情况下,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平稳并可持续发展。相反地,自然友好型经济将在2030年前创造出每年超10万亿美元的全新商业价值,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增加3.95亿个就业机会。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斯德哥尔摩+50”中国利益相关方对话会鼓励健全金融法规,将绿色金融标准化,强制执行环境信息披露,同时增加货币激励和抑制手段。对话会还建议进一步强化对创新金融工具的指导方案(例如:发行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的债券),用以推动绿色转型。

第三,在向低碳、自然友好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确保公平公正和包容性至关重要,即同时保护人类与地球。参与“斯德哥尔摩+50”中国利益相关方对话会的专家们表示,关键是要把环境资源转化为创收机会。一个例子就是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非政府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农村合作社一起,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导游培训。许多牧民变成了导游,组织雪豹自然观察旅行,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支持了环境保护事业。在大熊猫保护区,一项生态农业项目已扩大至鼓励生态养蜂。赋能当地社区并引导社区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时确保他们能够从中获益,这些都是高效、长久的自然保护工作的关键。

“斯德哥尔摩+50”利益相关方对话会在世界各国相继召开,为今日在瑞典召开,为期二天的“斯德哥尔摩+50”全球峰会预热。这些国别会议将社会各界人士召集在一起,各抒己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新的活力。会议成果涵盖各国在气候和自然方面作出的承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及整个联合国系统将利用其循证决策、技术建议和多边平台,为他们提供支持。

50年前,参加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各国代表初次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今,我们更加迫切地认识到,只有立即行动起来,才能携手践行保护地球的承诺,让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灵都共享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关阅读:
侠客岛:美财长认错 拜登的“首要国内任务”不好整 执政党赢得韩国地方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