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西方政要争相“打卡”乌克兰

中新网5月10日电俄乌冲突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客除了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频频发表演讲外,更是纷纷飞赴基辅与泽连斯基会面,以示对乌克兰的全力支持。

从英国首相约翰逊到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再到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最近的基辅仿佛成了西方政要的“网红打卡地”,不亲自去“一日游”,似乎都不足以体现自己支持“民主与自由”的决心。

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图为泽连斯基为佩洛西颁发奥尔加公主勋章。

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乌克兰首都基辅。图为泽连斯基为佩洛西颁发奥尔加公主勋章。

风潮一:秘密到访,会晤后再发“朋友圈”

5月8日,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在未提前宣布的情况下突访乌克兰,与乌克兰第一夫人叶连娜·泽连斯卡娅会面。

法新社形容,吉尔·拜登对乌克兰的访问直到最后一刻都是严格保密的。《纽约时报》则表示,如此高风险的访问对在任第一夫人来说是罕见的。

同一日到访乌克兰的还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及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而特鲁多也选择突访,事先并没有公布行程,而是抵达后由发言人证实。

“秘密到访”的风潮,或始于英国首相约翰逊。4月9日,约翰逊秘密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与泽连斯基进行一对一会谈。会晤后,约翰逊还特意录制视频,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秘密抵达基辅与泽连斯基举行会晤的,一时占据了西方媒体的头条。

但最收获外界关注度的,莫过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秘密访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次访问“标志着美国最高领导层对支持乌克兰的重大承诺”。

佩洛西之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也曾低调到访基辅,诸多细节并未对外透露。高官和第一夫人都“打卡”了乌克兰,似乎显得拜登的访问更加近在咫尺了——毕竟,气氛都烘托到这了。

风潮二:连打“感情牌”,强调“与乌克兰人民站在一起”

根据不完全统计,俄乌冲突以来,到访乌克兰的西方政要首脑们已有近20人。“与乌克兰人民站在一起”的西方特色叙事,被各国政要玩出了花样。

这其中,最会打“感情牌”的莫过于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她精心挑选了母亲节到访乌克兰,与孩子们一起做手工艺品,还充满感情地强调“美国人民与乌克兰人民站在一起”。

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突访乌克兰,与乌克兰第一夫人叶连娜·泽连斯卡娅会面。

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突访乌克兰,与乌克兰第一夫人叶连娜·泽连斯卡娅会面。

而乌克兰第一夫人泽兰斯卡娅也颇为默契地配合,“我们都感受到了你们的支持,我们都感受到了美国总统的世界领袖的责任心与感召影响……母亲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日子,因为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日子里,我们也感受到了你们的爱和支持。”

时机把握精准,“感情牌”得心应手,衬得同一日访问乌克兰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有些“相形见绌”。特鲁多当日访问了基辅郊区的伊尔平——俄乌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但对此作出回应的仅仅是伊尔平市市长的一张“空头支票”——“我们相信,在胜利之后,我们两国在重建乌克兰城市方面会继续合作”。

各怀心思,他们都想拿到什么好处?

尽管频频呼吁结束冲突,但这些秘密到访的西方政要们,盘算的可不是如何尽早结束冲突,而是通过大量军事援助和舆论支持,让乌克兰更好地履行“棋子”的角色,帮助其对抗俄罗斯。

以美国为例,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此前到访的布林肯和奥斯汀也不忘携带军援“大礼包”随行。他们承诺提供7亿多美元的直接和间接军事援助,包括约3亿美元用于购买必要的武器。

除此之外,在“财大气粗”的美国号召下,不少西方国家也不甘落后,纷纷“内卷”,接二连三掏出家底进行军事支援。

在为自己上,西方政要的“打卡”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前,英国首相约翰逊在疫情期间举办聚会严重违反防疫规定的“派对门”风波持续发酵,而俄乌冲突的不断升级替他转移了不少视线。

当地时间4月9日,英国首相约翰逊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安保人员的跟随下,一同走过基辅街道,穿过空荡荡的基辅市中心。

当地时间4月9日,英国首相约翰逊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安保人员的跟随下,一同走过基辅街道,穿过空荡荡的基辅市中心。

约翰逊借机“亲自下场”向乌克兰“撒钱”。据路透社报道,约翰逊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多重军事援助,并将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额外信贷担保。此外,他还承诺将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5000万加元的额外军事援助,并对40名俄罗斯个人实施制裁。

面对鱼贯而来的“基辅一日游”旅行团们,泽连斯基可谓做好了地主之谊的款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感谢,@来访的领导人,还要及时通过各个账号发布合影“留念”。

当然,款待也是有代价的。从需要声援到呼吁制裁,从寻求帮助到开口要飞机甚至援兵,从试图加入欧盟到寄望加入北约,泽连斯基的“野心”在一步一步壮大。

只是,乌克兰的这些需求,西方真的能实现吗?

相关报道:美国第一夫人秘访乌克兰,暗藏了哪些小心思?(新京报)

据报道,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突然秘密到访乌克兰西部,并和乌克兰第一夫人奥莱娜·泽连斯卡会面。会谈中两人讨论了因俄乌冲突而导致的相关问题,吉尔·拜登表示,美国人民会和乌克兰人民站在一起。

▲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图/IC photo

▲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图/IC photo

这场秘密访问是美国在不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的前提下,进一步支持乌克兰打击俄罗斯的又一行动,其动机较为明确。

传声筒:传达对抗俄罗斯信号

在母亲节当日,美国第一夫人的到访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其意图向世界传达美国坚定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信号。

事实上,在吉尔·拜登前往乌克兰之前,美国众议院、政府、军方高层已有多人到访乌克兰。如此前美国众议院院长佩洛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等人,都曾前往乌克兰。

美国官方高层对乌克兰的频频访问,证明美国始终对俄乌局势保持密切关注,并且为自身就俄乌冲突不断拱火的行径站台,试图以这样的行为为其增添“合法性”。

美国总统拜登今春在波兰时也曾有意访问乌克兰,但因安全原因未能前往。吉尔·拜登在此次会谈中强调总统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正在不懈努力,一定程度上饰演了“传声筒”的角色。

虽然吉尔·拜登对乌克兰的访问没有事先公开,但绝非心血来潮。这和美国近期不断增加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行为保持一致,尤其是国会通过的关于保卫乌克兰民主的租借法案。

从历史维度看,二战期间美国的租借法案帮助同盟国战胜希特勒。如今,拜登政府重启这一法案,试图以道德压力和法律手段共同清除其在国内的阻力,迅速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和关键物资,以保证拜登自身在中期选举中占据优势地位。

感情牌:塑造“救世主”形象

事实上,美国第一夫人在母亲节秘密访问乌克兰,这是一张暗藏小心思的“感情牌”。美国当局试图从情感和道德上美化美国为俄乌冲突不断拱火的行为,以“软性的方式”赢得支持。

继参加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这是吉尔·拜登第二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单独出访,而访问处于军事冲突状态的国家实属罕见。自2008年劳拉·布什对阿富汗进行秘密访问以来,这是美国第一夫人又一次访问战区。这样的表现,无疑是美国塑造其所谓“救世主”形象的又一次行动。

此外,会谈选取的日期是母亲节,地点是一个作为难民临时安置所的改建学校,谈话内容集中在人道主义灾难上,诸如妇女儿童权益、难民家庭的生存和乌克兰公民的情绪健康等。

种种细节安排,巧妙地利用了人们对俄乌冲突的负面情绪,且以人权和正义为名,试图加强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负面观感。可以说,此举试图从多个层面合理化美国继续为俄乌冲突不断拱火的行为,并以此占据道德高地。其虚伪程度可见一斑。

意在反俄:巩固西方利益联盟

当然,除了援助乌克兰,稳定军心的目的之外,美国这一系列举措意在团结美欧等反俄联盟,巩固西方所谓的价值共同体。

拜登上台以来,不断强化自身的“民主灯塔”地位。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以“俄罗斯破坏自由和民主”为由,试图联合北约国家,共同反对俄罗斯,进而维护其在西方国家和欧洲的领导地位。

一方面,美国在不直接卷入俄乌冲突的前提下,积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重启租借法案,再次以“民主的兵工厂”自居。在美国对乌克兰开展援助的讲话中,拜登表示美国制造的武器在二战中捍卫了欧洲的自由和主权,在今天也将支持乌克兰为国家和人民而战,以此为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塑造合法性,进而迷惑大众。

另一方面,拜登以“捍卫自由和民主”为名,试图联合欧洲国家一起援助乌克兰,以此减少国内舆论对其自身执政能力的质疑。

并且,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全方位制裁举措接连不断,无视俄罗斯的合理关切,试图以国际舆论压力和经济压力逼迫普京停止特别军事行动。

在此次美国第一夫人访乌期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同时访问乌克兰,并和泽连斯基会晤。此前,英国首相、奥地利总理也曾访问乌克兰,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坚定支持乌克兰,试图以此稳固西方国家联盟。

但是,不管是美国第一夫人的访问,还是加拿大总理的访问,无疑都会进一步恶化俄乌局势,同时加剧美俄之间的矛盾,对于区域和平乃至世界和平并无益处。

也因此,美国第一夫人在访问期间的种种表现,对于遭遇苦难的人民而言并无实质性益处。本质上,这并非是“雪中送炭”,反而可能“雪上加霜”。

责任编辑:刘光博

美媒:疫情期间全美枪支暴力事件数量激增 枪伤就诊患者增加34% 菲律宾总统大选,小马科斯何以高票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