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大选上演“终极对决”,法兰西“屏住呼吸”

来源:深海区

某种意义上,今天这场对于法国人来说将创造历史的选举,是否可以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但一切也都并不容易。

44岁的马克龙,还是53岁的勒庞?这个周末,为了法国的未来,法国人将做出选择。

当地时间24日6时,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启动,12个小时后结束。

无论这场“终极对决”如何收场,结果都将创造历史:如果代表中间派路线的现任总统马克龙胜出,他将成为20年来第一位赢得连任的法国总统;如果“国民联盟”候选人勒庞获胜,她将成为现代法国第一位极右翼领导人和第一位女总统。

眼下,全法国都屏住了呼吸,而欧洲同样如此。舆论普遍认为,本次法国总统大选结果的影响,不仅局限在法兰西大地上。

马克龙和勒庞将开启大选“决战”。图源:CNN

马克龙和勒庞将开启大选“决战”。图源:CNN

“要自己去选择”

根据法国内政部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4日中午12时,第二轮投票率为26.41%,稍高于两周前第一轮的25.48%,但低于2017年大选第二轮投票开始后同一时间28.23%的投票率。

4月24日,市民在法国巴黎一家投票站投票。图源:新华社

4月24日,市民在法国巴黎一家投票站投票。图源:新华社

就在“决战”前一天,马克龙总统和夫人被拍到在法国北部勒图凯的海边散步,神情放松,期间更频频与支持者合影。视频显示,马克龙穿了一件有红白蓝三种颜色的外套,暗合了法国国旗的颜色。

马克龙的愉悦似乎是有些底气的:他在民调中暂时领先。此外,马克龙得到了一些欧洲国家领导人的公开支持。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领导人21日在多家欧洲报纸联合发文,呼吁法国民众投票给马克龙,声称“想要一个维护欧洲共同价值观的法国”,“希望”选民们选择马克龙为法国制定的道路。而他最大的底气来自法国统治集团的支持。法国问题专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郑若麟指出,虽然马克龙五年来的执政不乏争议,但仍然没有统治集团不可接受的“坏棋”。因而,本次大选法国统治集团的布局十分清晰。

法国总统任期5年,选举采用“多数两轮投票制”。郑若麟指出,此前法国历史表明民众倾向于钟摆式的选择,左右翼政党得以轮流执政。而在10日举行的首轮投票中,由于无人获得逾半数选票直接胜出,得票率排名前两位的马克龙和勒庞进入第二轮角逐。与2017年总统选举时一样,传统左右翼大党铩羽而归,反映出法国政治生态已发生深刻变化。“与五年前相比,法国统治集团和民众都各自的目标更为明确。”郑若麟分析,支持马克龙和反对马克龙的力量泾渭分明。

但对马克龙来说,选民的冷漠可能是比勒庞更大的威胁。英国广播公司分析称,本次选举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或有不少选民投空白票,甚至不投票。民调显示,第二轮投票率可能是自196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本周三总统大选辩论的收视率创下历史新低,再次说明法国人已经对政治缺乏兴趣。

马克龙近日呼吁民众积极参与投票。“想想‘脱欧’公投和美国总统选举前几个小时,那些英国人和美国人说,‘我不去投票,有什么必要?’我告诉你们,他们第二天就后悔了。如果你想避免出现无法想象的状况,就要自己去选择。”

不同的未来

五年后的今天,“马克龙-勒庞”式的对决在法国重现。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多米尼克·雷尼说,“一切都表明我们迎来的不是一场普通的选举”。

法国埃拉贝民意调查公司22日进行的民调显示,马克龙和勒庞在第二轮投票中的支持率分别约为55.5%和44.5%,两人之间的差距与2017年相比明显缩小。舆论普遍认为,如无意外,马克龙胜出的可能性较高,但不排除“黑天鹅”的出现。

西方舆论认为,马克龙和勒庞将带给法国人不同的未来。如果说选择马克龙意味着延续性,选择勒庞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混乱。法国《世界报》分析文章指出,马克龙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推动者,将欧盟视作帮助法国摆脱困境的支柱;勒庞则强调民族主义、法国优先。

马克龙与法国西北部一家工厂的工人握手。图源:彭博社

马克龙与法国西北部一家工厂的工人握手。图源:彭博社

郑若麟认为,欧洲国家基本上乐见马克龙当选,“这对欧洲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连任成功,不再有连任压力的马克龙或成为欧盟里相对独立于美国的核心人物,会有更多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相对而言,马克龙在欧洲政治中有一份清醒:知道西方对世界的霸权已经画上了休止符,认识到对这个世界应该重新审视。这也可以从马克龙的对华政策中得见一斑。

此外,他认为这次法国大选还为观察家们提出了新课题。传统的左翼-中间派-右翼这样的划分已难以解释今天西方的政治生态演变。法国政治学界认为,从传统政治分类上而言,庞勒属于极右翼,马克龙则属于中左翼。但这一划分方式在全球化进入到当今时代的模式之后,在法国的政治现实中显然丧失了足够的解释力。这背后,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斗争是否还是社会主要矛盾?围绕全球化,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产业资本和跨国金融资本之间的斗争是否已经成为矛盾核心?上述问题,郑若麟认为值得进一步研究。

重建信心

法国再次面临“历史性选择”,但法国人对此情绪复杂。法国“中间派”党全国劳动和经济代表莫兰说出了“另一种选择”:有人并不想进行选择。最近巴黎爆发了近万人的示威游行,同时对马克龙和勒庞表示不满,并呼喊“既不要马克龙,也不要勒庞”的口号。

这一切就像一场“中年危机”。《卫报》评论文章认为,法国人厌烦了老一套。因此,不管鹿死谁手,新任法国领导人恐怕都要面对一个难题:如何重建法国人对未来的信心。

法国在战后有过三十年的荣光。它曾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空客、高铁、核电、汽车……都曾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曾是一个服务业大国,在巴黎铁塔下漫步、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看灯火璀璨……都令无数外国游客神往。但郑若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赴法担任常驻记者前后二十多年,亲眼目睹着法国政治家对经济无所作为,任由其日渐衰弱;再加上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法国在这场世纪之争中显现疲态。

勒庞在法国北部与支持者合照。图源:《金融时报》

勒庞在法国北部与支持者合照。图源:《金融时报》

2019年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仍然让法国人心有余悸,那仿佛就是一个象征:它所见证的法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生机勃勃的法国。郑若麟指出,现在的法国是西方工业化社会衰落的典型代表。此前一度此起彼伏的“黄马甲”运动便是一例,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复苏乏力的法国经济。

《世界报》最新民调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无论谁入主爱丽舍宫,下一个五年任期内都会发生重大社会动荡。显而易见的是,今天的法国需要一个新的融合点,来弥合社会分歧和阶层裂痕。

“这时已过午夜,另外一天已经开始。”描述1944年8月解放巴黎战斗全过程的《巴黎烧了吗?》一书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某种意义上,今天这场对于法国人来说将创造历史的选举,是否可以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但一切也都并不容易。

法国港口被俄船只堵塞 政府因对俄制裁损失数万欧元 美国纽约男子连续盗窃包裹被捕 前科多达6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