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马克龙姗姗来迟:下出最后参选的“险棋”,他的底气从何而来

马克龙姗姗来迟:下出最后参选的“险棋”,他的底气从何而来

最大的“假悬念”终于落地——当地时间3月3日晚,随着法国若干地区性报纸陆续公布下一日报纸的网络阅读版本,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法国人的一封信》的内容也随之公布。在信中,马克龙写道:“(法国同胞)我恳求你们对新一个总统任期的信任。面对世纪的挑战,我作为候选人要和你们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法国和欧洲方案。”这意味着“悬念”终于落地,马克龙终于暂时起身离开自己的总统宝座,走入总统大选竞技场中。

兴许马克龙的决定本身没有任何意外,毕竟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除了马克龙的前任奥朗德外,所有总统都选择了谋求连任。更何况在之前的各种采访和公开表态中他都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但自从全民公投使法国总统任期自2002年开始由七年变成五年后,无论是右派的萨科齐还是左派的奥朗德都没能连任。

底气

对于马克龙宣布参选的时间点,从去年12月就有相关的消息放出,只不过当时由于法国受到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的影响,迎来了第六波疫情。在那时,一方面法国各方消息纷纷指出马克龙将会在2022年新年前宣布参选,直到他自己本人亲自出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应对疫情优先于竞选,所以将疫情退潮作为自己正式宣布参选的条件。

2022年开年以来,在宣传策略上,马克龙一方面向传媒强调自己希望可以完成之前未完成的改革,另一方面又提到,随着俄乌边境危机升温,自己无法在面临着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宣布参选。这也就构成了他正式宣布参选的另外一个条件,俄乌危机缓解。

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法国政府陆续放宽卫生条例,而在马克龙正式宣布参选的3月3日上午,法国总理进一步放宽卫生措施,这些都预示着法国疫情愈发平稳,乃至彻底摆脱疫情的希望越来越明显。但另一方面,随着包括马克龙自己在内的各种外交努力的失败,俄乌危机不仅没有迎来降温,反而逐渐升温直到战火燃起。

直到3月3日,距法国宪法委员会公布的3月4日18点截止日期前不到24小时,马克龙才正式宣布参选,满足了三个参选条件中的最后一个(即正式宣布参选,前两个条件为500个民选官员的签名和报备资产情况)。

马克龙参选的底气更多是来自于自己的表现。在最近的民调中,近40%的法国民众对马克龙表示了信任,数据有明显的提升,与他两位前任——奥朗德(21%)和萨科齐(30%)同时期的信任度相比也有明显的优势。

即使是作为竞选连任的在任总统,宣布参选时间过晚也是一步“险棋”。根据法国媒体《世界报》的分析,马克龙竞选团队力求通过延后参选时间,将其宣布参选“平常化”,以进一步突出其作为执政总统,脱离政治斗争的形象,但这一策略容易引来竞争对手“过度利用自己在任总统身份”的指责。不过,由于俄乌危机进一步升级,面对外部危机,马克龙工作安排繁忙,为这一策略的实施提供了理由。

尽管在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1日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独立时曾引起法国公众对马克龙外交斡旋能力的怀疑,然而自从俄乌开战,他几乎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与普京保持正常沟通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尽管这种沟通很难取得实际成果,然而马克龙却利用这一点证明了他出色的外交能力。根据一份3月4日发布的民调,近60%法国人认可马克龙作为总统斡旋俄乌危机的表现。

而在3月2日,马克龙在关于俄乌形势的电视讲话中一方面大方承认冲突将会对法国人生活以及法国经济的影响,但也利用这些困难做背景,讲述自己“行动的唯一指南就是保护(你们)”。不仅继承了自从新冠疫情以来“保护者总统”的角色,也进一步强化了作为总统从上任以来,面对从“黄背心”到新冠疫情再到俄乌冲突,屡经变局临危不乱的“危机总统”形象。

从宣布参选的方式上来看,马克龙选择了相对低调的方式。之前不少猜测表示他宣布竞选的方式会采取线上发布视频,同时线下举行集会的方式来实现。但最终选择通过地方性媒体发布《致法国人的一封信》来宣布自己参选,在媒介上选择了更加大众化的方式以及“去中心化”地方性媒体。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淡化自己“富人总统”的形象,同时正如他信中所提到的“由于当下背景的原因我无法正常组织竞选”,选择这样的方式也预示着他将维持“总统”形象直到任期最后一天。

策略

在竞选策略上,由于目前距离大选第一轮投票仅有不到两个月时间,相比其他历任总统的竞选来说也相对较短。这也意味着马克龙第二任期的竞选纲领将会与第一任期有着较强的延续性。诸如像养老金改革这样在2017年竞选时就已经提出的改革,尽管由于疫情未能够实现,但如果他获得连任无疑会被继续推动。

在具体的策略上面,马克龙将会进一步加剧政策右转的倾向,这一点从去年9月至今的几次演讲和公开表态可以看出。在安全方面,去年9月他就前往马赛,希望可以改变当地治安差的现状,而在今年2月宣布重启核电站建设的决定更是直接对准法国传统右派的选民基础。

但这也绝不意味着马克龙会放弃左派选民的选票。进入2月以来,马克龙竞选团队逐渐拉拢左派政治人物,通过获取他们的支持来笼络左派选民的选票。就在几天前,法国前社会党籍总理曼纽尔·瓦尔斯(Manuel Valls)就在媒体上公开支持马克龙,而根据媒体消息,前总统奥朗德时期的劳动部部长、现任第戎市长的社会党人弗朗索瓦·罗伯斯曼(François Rebsamen)也很可能将在近期公开支持马克龙。

根据当下最新民调与第一轮投票意愿均显示马克龙相对来说领先其他竞争对手。尽管他试图调解俄乌危机的外交努力以失败告终,但随着战火正式爆发,面对危机而产生的“聚旗效应”(rally‘round the flag’ effect,即在出现危机时或战争时,国家领导人支持率在短期内出现的上升)之下他的支持率不降反升。从具体数据来看,他的支持率达到了29%,远超目前处在第二位的玛丽娜·勒庞的16%。

选情

从法国整体的政治光谱来看,由于法国社会党在2017年的溃败以及之后难以重整旗鼓,左派始终处于缺乏“领头羊”的分裂状态。这种状态一直延续至今,甚至由于此次左派共有四位候选人参选进一步加剧。因此目前马克龙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右翼,包括极右翼势力的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和埃里克·泽穆尔(Eric Zemmour),还有传统右翼的瓦莱丽·佩克雷斯(Valérie Pecresse)。

目前马克龙凭借着自己总统的身份在大选中有着相对明显的优势。极右倾向的两位候选人在俄乌冲突前那些争议很强的表态如今成了把柄,传统右派候选人佩克雷斯个人能力备受质疑,马克龙应该比较容易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至于在第二轮投票中是否会出现变数,依然要看具体表现以及在第一轮之后被淘汰候选人的表态。假设进入第二轮投票的另外一位候选人出自右派,而其可以最大程度整合从中右到极右选民,那大选的最终结果依旧存在变数。

(张钰韬,巴黎政治学院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祝加贝

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7923万例 全球连线|马克龙宣布将竞选连任法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