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纵论天下|苏晓晖:五个关键词读懂美国对华战略
新华网北京1月8日电(吴轶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6日在参加新华网第十二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时认为,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对华“只有情绪,没有战略”的说法是对美国总体战略设计的低估。美国对华不仅有情绪,也有战略,且手段和心态不断调整变化。中美关系走到历史关口,美国必须要“接受现实”,要看到中国的分量。
1月6日,新华网第十二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图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在进行主旨演讲。新华网刘厦摄
苏晓晖认为,当前美国对华策略非常复杂,有五个关键词可以帮助判断。
第一个关键词是“惯性”。在政治层面上,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华战略采取的是极限施压,就是无所不用其极,把安全问题任意泛化,新疆问题、香港问题,什么都可以和安全挂钩,都能挂到美国的安全关切上。拜登就任后并没有像外界认为的那样把前任的策略全面抛弃,而是进行挑选,把一些能为他所用的捡起来重新用,甚至把特朗普政府留下的负面政治遗产变成自己手中的政治筹码。这导致美国对华政策有一定的惯性,很难踩刹车。
在舆论层面上,拜登政府清除对华负面政策本身就要承担巨大的成本。有一件事可以体现出这种成本,近期美国特斯拉宣布要在新疆乌鲁木齐设一个展厅,这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舆论风波。把企业的商业运营都拔高到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坐错位置的问题,可以看出美国对华政策惯性难以扭转到什么程度。
第二个关键词是“环境”。拜登执政团队反复说不愿意跟中国搞“新冷战”,但是“新冷战”在美国国内还是非常有市场的,这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美国国内整体环境已经到了“言必称中国”“无中不成席”的地步。
尤其是在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拜登政府的支持率下降,本届政府的“外交答卷”怎么答还是个问题。今年中期选举在这个环境下展开,打“中国牌”是必然的选择,因为环境本身并不利于高压态势的改变。
第三个关键词是“手段”。对拜登政府来说,谈意识形态问题、价值观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投入小、见效快”的一种手段。只要一提这类话题,西方阵营往往会一呼百应,这样的效果使美政客“成瘾”,会不断采用这样的手段推动对华政策。
第四个关键词是“顾忌”。美国在对华政策推进过程中并不是无所顾忌的。举两个例子,在军事上,美国一方面用各种手段对华打压,另一方面又不断要求建立热线以降低冲突风险。在经济上,美国早就在推动涉疆法案,但拜登上台一年左右的时间才最终通过。这一年里,他确实在反复地权衡,评估这个法案对美国的伤害有多大。我们看到,美国的一些大企业在国会游说时,一方面要大谈意识形态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盘算,努力把法案对自己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此外,美国也必须顾忌其他国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亚洲事务高级主任、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杰弗里·贝德曾说,中美就像独木舟上的大象,这两个大象要非常小心。因为把独木舟弄翻,不仅中美要掉到水里,独木舟上的其他乘客也会掉到水里。
第五个关键词是“现实”。2021年孟晚舟事件的解决反映的是美国此前的高压态势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就像拔河一样,拔到后来拔不动,只能把绳子放下。另外,在中美的几轮沟通中,我们也在划红线、开清单,而在气候、全球治理等问题上美国还需要和我们合作。2021年,中美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当今我们所处的历史关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霸权秩序的终结。当然,美国的衰落不是断崖式的衰落,而是一种趋势。美国表现出的是在霸权护持方面更多的焦虑和不甘心,很难接受现实。
美国过去对华采取“接触战略”,后来认为“接触战略”已经失败,将中国纳入美国体系没有可能,继而采取以竞争、对抗为主的战略。同时,美国也逐渐认识到了中国的分量。对于美国来说,对华的高压姿态还在摸索中。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采取一种更加主动塑造的方式,影响其姿态,给未来处理中美关系营造更多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