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驻日美军大规模染疫引不满 日本却要每年多分摊百亿驻军费用

原标题:驻日美军大规模染疫引不满,日本却要每年多分摊百亿驻军费用

来源:新民晚报-深海区

分析人士认为,此番共识可看做日美同盟出现转折点的信号,但美国对日本的政策与态度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特朗普没搞定的事,拜登终于谈拢了。21日,日美两国就驻日美军经费分摊达成共识,日方负担金额首次突破万亿日元大关。

尽管“保护费”有所上涨,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增加的费用将主要用于提高日本自卫队和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购买共同训练使用的新军事系统以及驻日美军基地设施维护。为此,日本还特意主张将经费名称从“体贴预算”改为“同盟强韧化预算”,寓意将强化同盟。

有日媒指出,这份新协议象征着日美同盟发生质变。但分析人士认为,此番共识可看做日美同盟出现转折点的信号,但美国对日本的政策与态度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每年多交百亿经费

多年来,在驻日美军经费来源上,日本是绝对的“主力”。可即便如此,美方依然不断拉高上限。

2017年,特朗普政府要求将日本承担金额增至4倍以上,日本深感“压力山大”,相关协定谈判因此陷入僵局。拜登上台后,双方决定把这事儿翻出来再议。几经谈判后,两国终于达成共识。

据日媒报道,从2022年开始的未来5年内,日本将承担约1.05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90亿元)的驻日美军费用,较2016年至2020年增加约7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1.2亿元)。

这意味着,与现行标准相比,日本每年将多负担约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的费用。

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于今年12月进行的联合演习。图源:共同社

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于今年12月进行的联合演习。图源:共同社

虽然“保护费”增加是不争的事实,但用途却有所改变。日媒报道称,此次为驻日美军代付的人工费、水电煤气供暖费等“体贴预算”将有所减少,而用于日美联合训练的费用则有所上升。

具体来看,增加的部分将主要用于提高日本自卫队和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购买共同训练使用的新军事系统以及驻日美军基地设施维护。

日美同盟发生质变?

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在2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这彰显了日美并肩面对严峻安全保障环境的决心”。日经新闻网认为,此次“日本旨在通过与美军合作,加强自主防卫能力”,新协议的达成则“象征着日美同盟发生质变”。

对此,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中心主任陈子雷认为,日本“体贴预算”的结构的调整,体现出日本从为驻日美军提供服务到更注重与美方合作的转变,“这可以看做日美同盟出现转折点的信号,从同盟分工、日本的防卫地位、以及日本整个国家的走向等方面,是可以看出一些迹象的”。

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左)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右)的胞弟。图源:GJ

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左)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右)的胞弟。图源:GJ

至于美国出于何种考量,陈子雷表示,在日美同盟中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防卫态势是符合美国愿望的,而本次与日本在经费方面达成共识的背后,折射出美国的两种心理。

一方面,美国希望日本提高防卫能力、承担更多义务,从原先的美军后方支援转变为共同协防的角色;另一方面,美国又担心日本“借船出海”,自己被日本的防卫政策所“绑架”,因此希望日本按照美国期望的节奏和步伐,相应提升防卫能力。

陈子雷指出,尽管共和、民主党政权交替,但美国对日本一直以来的政策和态度并未有所改变,且长期或保持不变。

对于日媒在这一事件上又“扯”上中国,陈子雷认为,这是日本调整预算结构、提高防卫能力的借口,是促成美日双方在同盟内部达成共识的外部因素。

日本民众怨声载道

然而,日本同美国的亦步亦趋,激起了日本民间的反感与愤怒。而驻日美军在日本本土引发的治安、环境与安全问题,也时常使当地民众怨声载道。

近日,日本冲绳县驻日美军汉森军营爆发疫情集体感染事件,但美军士兵仍然不戴口罩、并流连于酒吧夜店,甚至有美军士兵因涉嫌酒驾而被拘捕。据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一博透露,美方通报,截至22日早上汉森基地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达215例。

美军不负责任的行为引起冲绳民众的抗议。有日本网民怒斥“应该把军营大门从外侧反锁,把美国士兵关在里面”。

驻日美军在日本富士山附近航行。图源:星条旗报

驻日美军在日本富士山附近航行。图源:星条旗报

陈子雷指出,日本民愤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其一,日美地位差异决定美国享有特权,使得多年以来,驻日美军在日本出现的犯罪等行为没有得到相应处置,“这是一个有辱日本主权的权利,而日美同盟双方地位不平等是激起日本民愤的根源”。

其二,还有一部分日本的爱好和平人士则认为,日本和平宪法和日美安保条约关联法案相抵触,因此他们长期主张美军应该缩小甚至退出在日本的基地。

“对于此次日本经费结构的调整,以及提高日本防卫能力和同盟地位的做法,日本一些有识之士都持警惕态度”。陈子雷认为,几重民意叠加,日本社会显然会出现反对呼声。

出品深海区工作室

责任编辑:张建利

俄外长:建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辞职 俄外长:俄美将于2022年初就安全保障问题举行首轮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