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这个把总统都卷进骂战的案子,判了

原标题:美国这个把总统都卷进骂战的案子,判了

2019年1月22日,美国著名黑人影星、歌手朱西·斯莫利特曾报案称自己遭遇了“种族仇恨犯罪”,引发了上至总统的全美各界的关注。可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警方和美国网民惊讶地发现,这起案件居然是斯莫利特自导自演的“假案”。

12月9日,经过漫长的审查和取证,美国法院判处斯莫利特5项罪名成立。随后,此事引发了美国舆论的激烈争论。

斯莫利特(中)前往法院受审,图源:美联社

斯莫利特(中)前往法院受审,图源:美联社

2019年1月22日当天深夜,斯莫利特向警方报案称自己被两个戴面具的男子袭击了,两人先是用种族歧视和侮辱同性恋的脏话攻击他的族裔和性取向,随后其中一人用系好了锁扣的绳子套住他的脖子,另一人则朝他泼洒了某种不明液体。更挑起美国网民情绪的一点是,这两个袭击者在作案时曾高呼特朗普竞选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

除了作案时的人身攻击外,用绳子套脖子、泼洒液体的做法,和美国历史上将黑人奴隶吊起来烧死的动作非常类似,而近年来美国政坛到民间对“种族歧视”这个政治正确话题又高度敏感,当斯莫利特报案的细节被披露后,各派媒体和网民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事表达了关注。

著名人物声援斯莫利特的发文,整理自推特用户

著名人物声援斯莫利特的发文,整理自推特用户

除了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许多黑人平权运动组织还发起了多次线下集会,其中还有示威者和右派网民对峙冲突的情况。由于迟迟“抓不到凶手”,愤怒的美国网民对芝加哥警方口诛笔伐,也对当地警方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另外,那句“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把时任总统的特朗普拉了下水。按照“粉丝行为上升偶像”的逻辑,此事对特朗普的民调和评价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然而,整个“袭击”实则是斯莫利特一手操弄的。他从同剧组内找到了两个群演,指示他们按设计好的手法对自己发起袭击。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斯莫利特此举主要是借政治问题炒作自己,由于“骂特朗普”自带流量,所以专门在“袭击”里加上了特朗普的竞选口号。

斯莫利特的作案手法并不算很精妙,但对美国的舆情却拿捏得很准。正如他所预料,事情发生不久后他就成了舆论的焦点。按照他的经验,美国警方一贯很难破解这种线索极少的随机袭击,调查结果可能最终会不了了之。

可恰恰是让斯莫利特成为焦点的舆论,导致了此事的败露。在巨大的压力下,当地警方投入了远超平时的巨额资源,很快就查到了两名“袭击者”,经过讯问和侦查,最终挖出了斯莫利特涉嫌报假案的线索。

芝加哥警察局长在发布会谴责斯莫利特“报假案”,图源:美联社

芝加哥警察局长在发布会谴责斯莫利特“报假案”,图源:美联社

如果事情仅仅发展到这一步,那本案还只是一次动静比较大、新闻要素比较多的骗流量事件。可调查结果发布的时间,很凑巧地撞上了另一个更大的热点: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压致死案。

去年6月开始,弗洛伊德死亡引发了欧美多国的“反种族歧视”骚乱,批评黑人成了多国的绝对政治禁忌,因此,同为黑人的斯莫利特也似乎得到了某种豁免。美国媒体和意见领袖都在提到他的案子时措辞非常小心,以至于此事的热度迅速降温,被淹没在当时更激烈的口水战下。

这种“先冷后热”,又激起了美国右翼网民的愤怒。

在他们看来,“黑人遇到种族主义袭击”就被炒上天,会得到全部人的关心,舆论一边倒地谴责自己在内的保守派。等到案情反转时,当初炒作此事的人却充耳不闻,不置一词。“那我们不是白挨骂了吗?”,这种心态成了不少美国右翼对此案的普遍观感。

终于,在近日斯莫利特被宣布罪名成立、但他本人仍拒绝接受判决,这些憋屈了很久的右翼网民,和许多对炒作种族议题捞政治资本无比反感的网民,都借着这个良机拼命吐槽了起来。

几个黑人网民也看不惯斯莫利特的做法,他们学着斯莫利特当初信誓旦旦称“我被袭击了、我发誓这事千真万确”的口吻,拍了一个讽刺他的短视频,收获了许多点赞和评论。

美国这个把总统都卷进骂战的案子,判了

另一批网民则在争论要不要逼那些曾经声援斯莫利特的人公开道歉,有人觉得,这些第一时间发文呼吁的社会名流是出于对受害人的同情才发声的。但这种说法显然不能让反感“美式政治正确”的人买账。

美国这个把总统都卷进骂战的案子,判了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他们连事实都没尘埃落定就急着调用自己的舆论能力出来发声,轻易地把这事定义成种族歧视”,一名美国网民评论道。

在他和其他赞同这个观点的人看来,这些人的“发声”并不是想解决问题,也不打算对真相负责,纯粹是借此事给自己立一个“支持种族平等”的人设。而这种现象,恰恰是促使斯莫利特决定造假的土壤。

有美国网民质问:“这些当初急着发声的人,现在有出来澄清真相吗?”

美国这个把总统都卷进骂战的案子,判了

隔着电脑屏幕,我们也无法断定这些留言者到底是不满“政治正确”被滥用,还是打着这个幌子歧视黑人,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期被“政治正确”绑架的美国社会,正慢慢地形成一个鼓励操弄身份政治的“游戏规则”。

一个美国公民自称遇袭,对他最有利的做法,就是拼命宣传自己身上能套进“政治正确”框架的标签——比如同性恋和黑人的身份,这样不管是在案发还是案情反转时,这些标签都在客观上为他争取到了足够的同情。

反之,假如你身上的各种属性不在这个框架内,那你甚至得不到最起码的公平。就在斯莫利特被宣判的同一天,美国纽约市警方发布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在过去一年里,当地针对亚裔的暴力袭击增长了361%,但这事在美国的热度,就远远赶不上斯莫利特了。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缺“瓶”又短“罐”!美国饮料也缺货了!这一状况,或将持续到2025年 全球连线|VLOG:新华社记者正奔赴尼加拉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