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环球网评:西方的人权侵犯者们 要写好认罪道歉的“后半篇文章”

原标题:环球网评:西方的人权侵犯者们,要写好认罪道歉的“后半篇文章”

近期,法国约120名大主教、主教及其他神职人员在法国主教团会议主席的带领下公开下跪忏悔,承认是教会的纵容导致高达21.6万的未成年人在过去70年遭受神职人员性侵。在无可辩驳的严重侵犯人权罪行的“实锤”面前,法国不得不用“道歉”搪塞受害者和国际社会。

似曾相识的忏悔道歉戏码最近一年在西方世界屡屡上演。今年5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问卢旺达时首次承认,法国对1994年发生卢旺达大屠杀负有“道德责任”,就其历史上的干涉行为向卢旺达做出道歉。同月,德国外交部也发表声明,承认对前殖民地纳米比亚的贺雷罗族人和纳马族人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5月30日,加拿大所有联邦机构大楼降半旗致歉悼念原住民儿童遗骸。6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出席“塔尔萨种族大屠杀”100年纪念活动,称需要正视有关种族不公的黑暗历史……这些一贯标榜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自诩为“人权法官”的西方国精神家,一边在人权理事会等国际场合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权状况颐指气使、说三道四,另一边对自己在历史和现实中侵犯人权问题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妄图以一句道歉就轻描淡写地带过,这种“障眼法”蒙蔽不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

国际社会都已看清,正如“西式民主”只在投票时才被唤醒,“西式道歉”也只在迫不得已时才会发生。法国天主教会对被性侵未成年人的忏悔道歉,是在有关独立调查委员会公布了2500页的报告引发国际社会强烈震惊和愤慨后,才不得不有所表示。法国对卢旺达的道歉,也是在大屠杀过去27年之后,才勉强承认对大屠杀负有“道德责任”,同时强调自己不是“杀人者的帮凶”,看似道歉,实则洗白。加拿大政府为纪念寄宿学校被害原住民,宣布设立“全国真相与和解日”,总理特鲁多本人却于纪念日当天在温哥华的岛屿沙滩上悠然度假,在引发本国原住民群体强烈愤怒和抨击后,才不得不到访原住民社区,承认选择在那天度假“是一个错误”。西方领导人的道歉不仅总是迟到,诚意也值得怀疑,这让人不禁感慨,西方人的老毛病真是一点都没变,“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国际社会都已看清,西方国家撰写的“道歉书”都只有草草的几句“对不起”,却再也等不来惩罚加害者、作出赔偿的“下回分解”。德国在终于承认在纳米比亚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之后,却仍咬定“不得借此索取任何赔偿”的底线,用长达三十年分期的“发展援助”替代“赔偿”,这样的出钱方式对贺雷罗族人和纳马族人来说更像是一种“侮辱”。无独有偶,法国被天主教会性侵的受害者也表示,天主教会的道歉忏悔活动是在“作秀”,他们更关心教会的具体赔偿方案及相关制度改革。有受害者的社会支持团体一针见血地指出,“加害者如果不受到惩罚,空洞的道歉无异于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美国的道歉在实际行动对照下则显得更加讽刺和残酷。美军在仓皇撤出喀布尔时,前脚还声称将继续致力于保护阿富汗人权,后脚就为了服务国内政治需要,派出无人机在空袭中“盲杀”10名平民,包括7名儿童,这样的行为在国际法中是赤裸裸的犯罪。

国际社会都已看清,西方国家从未对历史上侵犯人权的罪行进行真正反思,因为他们在现实中仍在不断重复着曾经犯下的错误。了解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进运动中大肆驱逐杀戮印第安原住民,印第安人口从1492年的500万骤减至20世纪初的25万,减幅高达95%。虽然此后美国政府一直摆出对原住民道歉的姿态,但直到今天,美国政府为印第安人划有的保留区,仍然位于贫瘠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停滞、社会问题严重早已不是新闻。印第安人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指标更是远远落后于白人。由于地处偏远、缺少医疗资源,美国原住民也很难及时获得应有的治疗。数据显示,美国原住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遭受了比其他族群更严重的打击。截至目前,印第安人新冠肺炎感染率是白人的1.7倍,病亡率更是白人的2.4倍。这两项数据也高于美国的非洲裔、拉丁裔等群体。从“西进运动”到“看不见的群体”,再到“正在消失的种族”,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绝不仅仅是已经过去的历史,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我们希望,在人权问题上,西方的人权侵犯者们能够真正思考如何写好道歉的“后半篇文章”,不仅要真心实意道歉,还要打击有罪不罚,更要做到下不为例。只有这样,才能用实际行动取信于受害者,取信于国际社会。否则,他们的道歉只会成为黑格尔那句名言的悲哀注脚——“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作者郭楚山是国际问题观察员)

微博前情提要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相关阅读:
保加利亚高速公路起火巴士载有52名乘客 至少45人死亡 保加利亚高速公路起火巴士载有52名乘客 造成至少45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