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菅义伟请辞后新首相会是谁?专家:无论是谁,日本对华政策这一点不会变!

原标题:菅义伟请辞后新首相会是谁?专家:无论是谁,日本对华政策这一点不会变!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邢晓婧】3日,日本首相兼自民党总裁菅义伟在党内会议上宣布,将不会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这表示菅义伟将失去带领自民党参加众议院选举的机会,也等于放弃了首相连任。3日晚些时候,日本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河野太郎、日本自民党代理干事长野田圣子宣布有意加入自民党总裁角逐。同时,日本前防卫大臣、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也在当日晚些时候表示,“这是一个全新的局面”,对于是否参选“会在合适的时候给出结论”。而日本前总务大臣高市早苗也早已表示对总裁选举“跃跃欲试”。

菅义伟

菅义伟

菅义伟2日在与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会谈时,告知将参加总裁选举。一夜之间,是什么让菅义伟“突然变心”?日本前外相、自民党前政调会长岸田文雄能否“躺赢”?又有谁会成为“黑马”?3日,中日多位日本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政绩乏善可称、党内众叛亲离或是菅义伟请辞的主要原因。河野太郎和石破茂赢面较大,岸田文雄难以不战而胜。但是,无论自民党总裁花落谁家,都不会对中日关系产生明显影响。

政绩乏善可陈,党内众叛亲离

“支持率低下,党内反抗蔓延,菅义伟被逼陷入绝境。”《日本经济新闻》3日报道称,菅义伟此前表示,计划在东京残奥会闭幕之后,9月上旬提前解散众议院。希冀于普及疫苗接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帮助其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并以此作为筹码,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再度以免投票的方式获胜。不过,报道称,菅义伟试图挽回颓势的“奇招”在自民党内部引起强烈不满,使其陷入众叛亲离的艰难处境。

日本众议院前议员小池政就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虽然对于菅义伟的请辞感到“有点突然”,却也并非无迹可寻。在自民党内菅义伟属于无派阀人士,来自其他派阀及党员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民党内主要派阀此前接连表明“支持菅义伟连任”,其中包括安倍晋三拥有较大影响力的细田派的96人以及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带领的二阶派的47人。小池政就称,实际上这些派阀内部党员的意见不太一致,也可能给其他候选人投出“造反票”。

“日本国内面临巨大压力,缺乏各派阀支持,党内人心涣散或许是菅义伟放弃参选的主要原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去年9月上台以来,菅义伟任期内的表现可谓乏善可陈。除勉强举办东京奥运会以外,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均未取得明显成效。而且,菅义伟在外交上缺乏掌控力,没有独特的风格,被外务官僚和党内保守风潮“牵着走”。这些都导致了菅义伟内阁支持率持续走低。

河野太郎、野田圣子入局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日本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河野太郎、日本自民党代理干事长野田圣子3日宣布加入自民党总裁角逐。日本前防卫大臣、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也在当日晚些时候表示,对于是否参选“会在合适的时候给出结论”。

野田圣子表达参选自民党总裁意愿

野田圣子表达参选自民党总裁意愿

在《日本经济新闻》8月27日至29日进行舆论调查中,针对“下一任最适合自民党总裁人选”的回答中,河野太郎以16%排名首位,石破茂以小数点后的微弱差距排名第二,岸田文雄排名第三,菅义伟仅位列第四。

项昊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能否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获胜,主要取决于党内各派阀的支持力度,还有公众支持度。岸田文雄比较中庸,在这两方面均不占有,“不可能躺赢”。河野太郎与石破茂二人都有独特的理念和模式,民间支持率也都不错。但目前看来,河野太郎在党内占据主流地位,石破茂略显边缘。此外,日本政坛依然是由男性占据主导地位,这对野田圣子、高市早苗来说不甚乐观。

菅义伟突然放弃参选,是否意味着自民党各派阀之间已就新任总裁人选达成某种共识?项昊宇表示,有日本政客称“菅义伟自己孤独的做了这个痛苦的决定”,而且从目前日本政界反应来看,或许党内并没有这么快就新任人选达成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仍有变数,对华政策影响不大

据悉,自民党总裁选举9月17日启动,9月29日投票。总裁候选人将共同争夺包括383张国会议员票和383张地方票在内的766张选票。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广涛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距离9月17日还有两周时间,不排除还有其他候选人参与竞争。此次总裁选举变数很大,因为目前已知的参选人谁都没有50%以上的胜算。

王广涛认为,众议院大选将于10月举行,如此低的支持率不利于自民党争取更多议席,甚至能否保住当前议席都十分困难。在此背景下,只有换总裁、换首相,才有可能重新赢得选民的支持,或许可以借此使得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扳回一城。

对于接下来中日关系的走向,项昊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政界和社会舆论整体对华态度不乐观,导致日本当前对华政策的消极面非常突出。特别是今年以来,日本频繁利用钓鱼岛、台湾等议题炒作、渲染“中国威胁论”,企图以此牵制中国。其目的一方面在于配合美国盟友的对华战略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本国的政治需要。

项昊宇解释说,在疫情应对不力、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一些日本政客认为,树立一个外国“假想敌”可以转移日本国内矛盾,缓解自民党自身执政压力,对提升本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到一定作用。他同时表示,日本对中国的重要性心知肚明,也认为必须和中国保持正常交往、保证基本政治关系的总体稳定。无论谁来出任自民党新总裁,日本接下来的对华政策还是会“合作”与“对抗”两手抓,因此中日关系不会破局。

上任才一年 日本首相菅义伟突然宣布“不干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日本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6738例,重症病例2221例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