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拜登时代的9·11”?美撤退行动存在巨大失误,美军家属怒批军方“应该心里有数”

原标题:“拜登时代的9·11”?美撤退行动存在巨大失误,美军家属怒批军方“应该心里有数”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陈翔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刘皓然]喀布尔机场爆炸事件令美军的阿富汗撤离行动彻底沦为了一场灾难。28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13名死亡美军士兵的名单,这些年轻人中竟有不少“与这场侵略战争同龄”,还有的曾被军方当作外宣“名片”。死亡官兵的家人与战友公开表达了对拜登政府以及撤军行动工作开展不力的愤怒。拜登将在当地时间29日前往特拉华州多佛空军基地,为这些死亡士兵举行哀悼仪式。在美国媒体看来,这场失败的大撤退无异于“拜登时代的9·11”。

“拜登时代的9·11”?美撤退行动存在巨大失误,美军家属怒批军方“应该心里有数”

据路透社29日报道,就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喀布尔机场实施自杀式袭击后,加利福尼亚州的史蒂夫·尼奎就一直焦虑地守候在电视机前,密切关注着身在前线的儿子的安危。2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名联络官拜访了尼奎一家,通知夫妇二人前往特拉华州多佛空军基地认领儿子卡里姆的遗体。面对这一噩耗,老父亲悲痛地告诉媒体:儿子今年刚满20岁,“他在阿富汗战争爆发那年降生,又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离世”。对于这样的不幸,史蒂夫表达了愤怒:“我对总统如此处置此事(撤军)感到非常失望,尤其是军方的处理方式。军事指挥官对于这种威胁早就应该心里有数,并设法应对。”

此次美军死亡者中还包括两名女性,其中一人是现年23岁的海军陆战队中士尼科尔·吉。据了解,吉是海军陆战队第24远征队的一名维修技术员,因素质过硬、乐于助人而被誉为“模范军人”。据《华盛顿邮报》透露,除了本职工作外,吉与其他女性战友还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即在日常巡逻中协助搜救阿富汗的受困妇女及婴幼儿。出于当地文化习俗的特殊性,这项工作也只能由女兵来进行。吉带领身着传统服饰的妇女登机,安抚嗷嗷待哺的阿富汗婴儿。

8月21日,包括美国国防部和海军陆战队在内的多个美国军方部门都在社交媒体上开始了“人道主义”风格的宣传,美国中央司令部公共事务组的随军记者曾拍下多张“美军士兵怀抱婴儿”“与阿富汗儿童亲密交流”的照片,这些照片随后被各大军方账号不断转载,其中就有尼科尔·吉的工作照。她一度被美国军方当成了“宣传典型”,不料却在撤军的最后时刻不幸死亡。吉的战友希曼批评道,这场撤退行动存在巨大弊端,其中最大的失误在于先撤出了作战单位,把其他人员摆放在靠后位置;无论是在物流层面还是战术规划层面,这场行动都存在严重问题。

吉的尸体将运回美国,她的丈夫已前去认领。据英国《每日邮报》29日报道,吉的姐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吉生性乐观,前不久还发消息给家里报平安,家人至今无法接受这样突如其来的噩耗。

美国媒体发现,国防部发布的死亡官兵有5人都才刚满20岁。除了卡里姆之外,来自怀俄明州的海军陆战队成员麦卡伦姆今年2月情人节结婚,4月便奉命出国,两个星期前才调往阿富汗,还有3周时间就要初为人父;在洛杉矶,准下士迪兰·梅罗拉的母亲为儿子的牺牲悲痛欲绝。除此之外,死亡者当中还包括一名22岁的海军军医希曼·索维亚科。索维亚科6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生前最后一条动态:“要么杀人,要么被杀,绝对要当杀戮者。”在证实了弟弟死讯后,索维亚科的姐姐在社交媒体上悲痛地写道:“他被派驻阿富汗本是为了救死扶伤……他还是个孩子,我们却把孩子们送到那里去送死!”

《华盛顿邮报》称,26日的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堪称美军自2011年以来遭遇的最为致命的一次袭击事件,无异于拜登政府的“9·11时刻”。拜登在公布撤军计划之初本来信誓旦旦地表示这场行动“不会造成任何混乱”,而当今的局面毋庸置疑地重创了国家领导人的公信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9日报道称,喀布尔恐袭事件堪称是对拜登政府“要害部位的一记重拳”,地面局势的复杂性、撤离任务的紧迫性,以及无法与塔利班达成安全合作,这些因素令撤离中的美国军方处于高度风险之下。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也门一军事基地遭袭击 死伤人数上升至90人 阿富汗塔利班拒绝在喀布尔设立安全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