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连续11天新增病例超30万 印度缘何沦落到“一剂难求”?

原标题:连续11天新增病例超30万了,印度缘何沦落到“一剂难求”?

截至当地时间5月2日8时,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92488例,新增死亡病例3689例,这是自4月22日以来,印度单日新增病例连续第十一天保持在30万例以上。

身在疫苗生产大国以及全世界最大的新冠疫苗输出国,印度人本以为,疫苗对他们而言不该是难事。但他们发现,事情远不像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印度的疫苗接种工作?疫苗去哪儿了?

意图彰显实力曾大力宣扬“疫苗友谊”

印度素来有着“全球药房”的称号,生产的仿制药占全球的20%,疫苗占62%,联合国采购的疫苗中约六到八成来自印度。

这样的印度本来是要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去年4月,印度总理莫迪就表示“印度要成为后疫情时代跨国供应链的全球神经中心”。5个月后,在新冠疫苗尚在研发之时,莫迪又在联合国为本国制药业高调宣传,承诺“印度的疫苗生产和交付能力将帮助人类抗击这场危机”。

今年1月中旬,当印度雄心勃勃开始“世界最大规模”新冠疫苗接种计划的同时,一场在社交媒体上打着“疫苗友谊”标签、声势浩大的疫苗输出运动也展开了。

不丹王国成为第一个收到疫苗的印度邻国,其次是尼泊尔、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缅甸。印度还向非洲承诺1000万剂疫苗,向联合国卫生工作者承诺100万剂。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潘特看来,从新冠大流行开始,印度似乎就在刻意将自己塑造成负责任的全球利益相关者,是全球治理和全球卫生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度民众接受新冠病毒检测。GJ图

印度民众接受新冠病毒检测。GJ图

数据显示,截至2月下旬,印度已向全球出口约3600万剂新冠疫苗,其中20%为无偿捐赠。印度血清研究所生产的牛津-阿斯利康疫苗,更是世卫组织COVAX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3月中旬,根据印度外长苏杰生的说法,印度共向72个国家提供新冠疫苗。

当然,印度如此热衷于“疫苗友谊”,并不只是因为看中拓展印度医疗行业国际市场的机会。“我们作为‘世界药房’的声誉得到了加强,‘印度制造’的理念也同样如此。”苏杰生曾明确说道。

在3月“四国机制”峰会上,印度更是获得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支持,三国出钱,印度出力,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新冠疫苗视作同中国竞争的武器。

企业产量有限国内库存不足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尽管印度血清研究所信誓旦旦要提高产量,助力政府的“疫苗友谊”,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4月初,印度血清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普纳瓦拉表示,由于美国禁止过滤器、细胞培养基、化学品等关键物品出口,以及玻璃药瓶、瓶塞等物资短缺,血清研究所的疫苗产能正面临巨大压力。“事实上,我们无法向每一个印度人供应疫苗。”

放下“疫苗友谊”的外交谋划,当下本国严峻的疫情以及赶不上计划的疫苗接种,才是真正需要印度政府积极重视和面对的现实。

全世界目睹了印度每日新增病例从4月初的十多万例增长到如今的40万例。而这个曾经宣称将把疫苗接种运动“充满活力”地继续下去的“全球药房”,还没有来得及治愈全球,就已经率先“病倒”。

截至5月1日,印度总共完成了1.54亿剂次疫苗接种,远远落后于此前设定的接种计划。2700万印度人获得完全疫苗接种,仅占印度总人口的不到2%,约1.24亿人接种了1剂疫苗。

印度多地疫苗库存告罄。来源:BBC

印度多地疫苗库存告罄。来源:BBC

问题并不仅在接种速度跟不上,还在于库存。

“由于库存不足,BKC新冠疫苗接种中心暂时无法运转,直至接到进一步通知。”当辛杰4月9日带着六十多岁的父母赶到孟买的一家疫苗接种中心时,紧闭的大门上贴着这样的告示。

当天孟买有约100家疫苗接种中心暂停运营,全印度至少有6个邦报告疫苗短缺。东部的奥里萨邦上周关闭了700家疫苗接种点,并表示即便是依旧开门的接种中心,疫苗库存也只够撑两天。

4月28日下午,当官方网站和应用程序开放疫苗预定通道,着急想要接种疫苗的印度人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挤爆了网站和应用程序。

时至今日,孟买的疫苗接种中心的疫苗供应依旧跟不上需求。从4月30日开始连续3天,各大接种点关门。德里地区的官员也提醒民众5月1日先别来打疫苗,因为疫苗断档,新货还没补上。

缺医少药,正成为“全球药房”印度不可思议的痛点”

决心首先自保开始进口疫苗?

一名印度读者致信新加坡《南华早报》算了一笔账:即使印度设法达到每天为100万人接种疫苗的目标,也仍需要3.8年才能给所有印度人接种。

针对此前有数据显示,印度出口的新冠疫苗剂量是留在国内的3倍,总部设在德里的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公共卫生计划负责人库里安表示,印度政府向国外提供如此多的疫苗,正在国内产生巨大的政治风险。与其在海外下功夫,倒不如将注意力更多放到国内。

如今,严峻的疫情迫使印度政府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国内,不惜违背承诺、取消出口,要求印度血清研究所原定出口的疫苗转为供应国内,以应对国内的现实需求。

在印度西部城市浦那,从市中心到郊区,到处都能见到血清研究所的工厂。工厂车间里,每分钟有5000个灌装好新冠疫苗的玻璃药瓶从流水线传送带上下来。

然而,即便如此,也没人能够确定何时才能有足够的疫苗。

印度仍在疫情中挣扎。来源:BBC

印度仍在疫情中挣扎。来源:BBC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印度政府还需要至少6.15亿剂疫苗,才能满足4.4亿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的接种需求。而年龄在18至44岁的人还有约6.22亿,他们将需要超过12亿剂新冠疫苗。这还不包括可能发生的损耗。“为了满足到明年所需的剂量,印度每天需要提供350万剂,但现在还落后100万剂。”印度血清研究所直言,生产链“非常紧张”。

而危急时刻,印度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CEO阿达尔·普纳瓦拉却跑到英国与妻儿团聚了。自认为“无法独立面对所有重担”的普纳瓦拉此举遭到了不少印度人的质疑,“印度需要你,你不能就这样逃跑”有人呼吁。

5月2日,普纳瓦拉透露自己正在英国与合作伙伴洽谈,自己也将于几天后回国。

鉴于巨大的疫苗缺口,“全球药房”印度也决定放下身段。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印度正准备从俄罗斯进口疫苗,预计将于6月推出。

但愿,缺氧气、缺疫苗的日子,能够尽早离印度人远去。

相关阅读:
朝鲜足协:出于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决定不参加在6月韩国举办的世预赛 韩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李龙大确诊感染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