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北爱尔兰暴力冲突已持续一周,脱欧后的英国会“失控”吗?

原标题:北爱尔兰暴力冲突已持续一周,脱欧后的英国会“失控”吗?

当地时间4月8日,一群示威者在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街头纵火、劫持车辆、投掷石块和汽油弹,警方持盾牌,出动警犬及水炮车进行驱散……

这是贝尔法斯特连续发生骚乱的第7日。连日的暴力事件已造成55名警察受伤,10人被捕。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政治社会学教授凯蒂·海沃德(Katy Hayward)向《纽约时报》表示,目前事态非常严重,“我们可以看到事态正在升级,很难看到事态会如何平息。”

暴力持续多日

据《卫报》报道,4月2日夜间,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德里和安特里姆郡等部分地区开始发生暴力冲突。

4月7日,在连续骚乱的第6天晚上,暴力升级。据英国《卫报》8日报道,十几名蒙面的年轻人在贝尔法斯特劫持并点燃一辆公交车,示威者还在街上投掷自制的汽油弹,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在街上遭到袭击。

北爱尔兰警察局(PSNI)表示,焚车事件发生于亲英派(又称联合派)示威者和共和派(又称民族派)示威者社区之间的交界处,警方已经封锁了该区域,并建议人们绕道出行。

4月8日,骚乱仍未平息,警方出动了大批警力,然而在前一晚发生骚乱的地方,示威者继续向警察投掷石块和烟花。警方警告无效后开始对示威者使用高压水枪,并出动警犬进行驱散。《卫报》报道称,一些年轻人对警察发出嘲笑,随后逃走。

据了解,参加示威活动的大多为年轻人,其中最小的仅12岁。

“脱欧”累积的不满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持续多日的暴力示威活动?

据报道,爱尔兰民族主义政党新芬党领导人此前违反新冠防疫防控政策,在去年6月封锁期间参加爱尔兰共和军一名前领导人物的葬礼。4月2日,北爱尔兰当局对其做出不起诉的决定,随即引发不满。

该事件可看作4月2日当天发生暴力冲突的导火索,然而更多分析认为,其深层原因还是英国“脱欧”后带来的种种纷争。

《卫报》指出,自英国今年1月正式结束“脱欧”过渡期、离开欧盟统一市场以来,一些亲英派认为,北爱尔兰的宪法地位越来越受到“脱欧”解决方案的威胁。

此前,为解决北爱尔兰与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之间的边境管制的需求,英国“脱欧”协议中特别规定,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保持没有实体的海关检查的“软边界”。但一些人士认为,因为协议中增加了北爱和英国其余地区间部分商品的海关检查和边检,实质上是在北爱和英国其他地区之间制造了经济壁垒。

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直接表示,北爱尔兰地区持续暴力骚乱,是由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领导不力及其“脱欧”协议带来的紧张局势而造成的“社会失控真空”所致。

4月7日深夜,约翰逊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解决分歧应该通过对话而不是暴力或者犯罪行为。”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也发推文称,“现在是两国政府和各方领导人共同努力化解紧张局势、恢复平静的时候了。”

4月8日下午,约翰逊与马丁互通电话一致认为,在框架下寻求解决方案是最好的出路。《贝尔法斯特协议》于1998年签署,结束了北爱尔兰数十年的政治和宗派暴力事件,被视为“北爱尔兰和平进程里程碑”。

英国会“失控”吗?

如果没有连日发生的骚乱,北爱尔兰本应迎来庆祝和平的日子。

由于历史上天主教与基督教、共和派与亲英派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北爱尔兰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以来长期处于动乱之中,暴力恐袭甚至波及英国其他地区、爱尔兰共和国和欧洲大陆国家。

1998年4月10日,英国和爱尔兰各方签署了《贝尔法斯特协议》。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国际政治观察分析者胡毓堃在4月9日为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撰写的文章中指出,一些经历过30年流血冲突时期、心有余悸的北爱居民对近日发生的骚乱深感忧虑,甚至担心北爱地方联合政府体制将分崩离析,和平进程会倒退至1998年之前。

英国上议院保守党议员、曾为英国政府六任北爱事务大臣担任前顾问的乔纳森·凯恩(Jonathan Caine)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英国尚未失控,但也“有可能失控”,原因不仅仅是各方对英国“脱欧”后的反应,而暴力事件只是反映了当前危险的紧张局势。凯恩认为,该事件充分体现出亲英派根深蒂固的焦虑。

海沃德在上述《纽约时报》报道中指出,随着亲英派的不满增加,以及英国及爱尔兰在“脱欧”问题上出现的摩擦,平息这场暴力或许会异常艰难。“环顾四周,一切都处于压力之中。”海沃德说道。

目前北爱尔兰政府已于4月8日举行紧急会议商议如何结束暴力事件。

爱尔兰总理马丁和英国工党议员、北爱尔兰事务影子大臣路易丝·海格(Louise Haigh)呼吁召开紧急政府间会议。海格表示,“宪政是解决这种政治紧张局势的途径”。《卫报》当天一篇文章则指出,从长远来看,约翰逊与马丁应就此商量对策。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相关阅读:
特斯拉CEO马斯克称支持新冠肺炎疫苗,但本人不会接种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粮价持续上涨,创近七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