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巴西驻华大使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中国搞的是“健康外交”,不是“疫苗外交”

原标题:巴西驻华大使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中国搞的是“健康外交”,不是“疫苗外交”

【环球时报记者白云怡胡雨薇】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上月表示,已有60多个国家授权使用中国疫苗,中国同十多个国家开展了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无论西方如何抹黑、打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给中国疫苗投下信任票。其中包括巴西,它是世界上最先批准中国疫苗紧急使用许可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目前巴西民众注射的疫苗中85%是中国疫苗。“两国共同抗击新冠肺炎努力中最突出的一抹亮色”,巴西驻华大使保罗·瓦莱近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评价巴中疫苗合作。在采访中,他详谈了两国疫苗合作的现状、前景,以及自己对外界一些质疑中国疫苗的声音的看法。除了疫苗,瓦莱还跟记者畅聊了巴中经贸合作、“后疫情时代”两国关系发展等话题。

中国疫苗受质疑?巴西人目前总体态度积极

环球时报:中巴疫苗合作启动得很早。去年7月至12月,中国科兴公司研制的新冠疫苗在巴西开展三期临床试验。今年1月,巴西批准科兴疫苗的紧急使用许可。从整体上来说,您如何评价两国的疫苗合作?

瓦莱:巴中疫苗合作是两国共同抗击新冠肺炎努力中最突出的一抹亮色。巴西正在推动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之一,截至目前,中国疫苗是这一计划得以实施的最重要支撑。

从上世纪20年代起,巴西开始接种和研发疫苗,在疫苗的临床试验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然而,我们对冠状病毒的了解比亚洲国家少,因此和中国合作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巴西和中国能进一步提升新冠疫苗领域的合作,包括从中国进口更多疫苗、更多生产原料,以及加强专业医疗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巴西的卫生机构一直和中国同行有传统合作关系,而新冠疫苗合作使得这种关系更上一层楼。

另外,鉴于世界为新冠疫苗研发投入了海量资源,一些新技术因此得以发展和运用,这有利于未来开发针对其他疾病的疫苗,包括容易在热带地区流行的疾病的疫苗。我们希望能从中国的技术发展中学到东西,并在未来与中国共同开发更多新疫苗。

环球时报:一些国际媒体质疑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声称中国疫苗有种种问题。巴西是否有这方面的担忧?

瓦莱:每个国家都有“反疫苗”运动,但我认为,“反疫苗”的人只是少数。一些人对疫苗的怀疑也并非针对中国的疫苗。在我看来,有这样的声音很正常。这需要我们的卫生部门去说服公众,提升他们对疫苗的信任。不过,在巴西不存在广泛的、针对中国疫苗的不信任情绪。

当下,巴西面临的真正问题是缺乏疫苗,而不是对疫苗的担忧情绪。也许未来当疫苗供应超过需求时,我们需要花更大功夫去说服更多人接种。但现在总体来说,巴西人对疫苗的态度非常乐观,这其中包括对中国疫苗的看法。

环球时报:有个别国家和一些媒体宣称,中国正在国际上大搞“疫苗外交”,试图借疫情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您对这种声音有什么看法?

瓦莱:我不知道“疫苗外交”这个词到底想说什么。我更愿意称之为“健康外交”。我们对和中国的“健康外交”非常满意,这是一种互相帮助的关系。两国正在加强卫生方面的合作,也在为两国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更紧密的纽带。

过去一年里,中国产品在巴西卫生健康市场上的份额显著上升,这为巴中双边关系的基础又添上了一块砖石。

巴西想成为拉美“疫苗中心”?要提高生产能力,中国很重要

环球时报:巴西未来有计划在中国的支持下成为拉美“疫苗中心”吗?

瓦莱:我们期待,巴西本地生产的疫苗加上从中国等国进口的疫苗能在2021年底足够为所有巴西人接种。巴西计划在本国疫苗实现自给后,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力量,包括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球性危机。每个国家都进行疫苗接种运动,我们才有可能走出这场灾难,这其中也包括那些暂时还没有工业生产能力的国家。因此巴西希望,在中国的支持下,凭借自身成熟的研究机构和生产能力,提高本国疫苗生产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环球时报:就在本月,巴西又批准了一款中国三叶草生物公司研发的“S-三聚体”重组蛋白亚单位新冠疫苗在巴西进行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另有消息称,中国自主研发的mRNA新冠疫苗也希望在巴西开展临床试验。未来,巴西是否愿意同中国开展mRNA和其他技术路线新冠疫苗的联合研究?

瓦莱:灭活疫苗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开发成功的可能性最大。而且,传统技术路线的疫苗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因此,我们最先选择和中国科兴公司合作。

我们也在仔细研究新技术,尤其当一些其他路线的疫苗取得了较好效果后。我们看到有报道说,一些开发其他技术路线新冠疫苗的中国公司计划在巴西开展临床试验。对此,巴西驻华大使馆愿意帮助他们联系潜在的合作伙伴。巴西希望和那些愿意转让或共同进行技术研发的中国制药公司合作。

至于mRNA技术,我认为潜力巨大。我们非常有兴趣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合作伙伴一起开发这项技术。

中美经贸摩擦有利于巴西?巴西不认为自己是获益者

环球时报:巴西对华大豆出口是否受到疫情和中美经贸协议的影响?

瓦莱:新冠疫情并未影响到巴西对华大豆出口。而中美经贸摩擦暂时性地影响了一些中国加征关税的产品,大豆是其中之一。2017年以来,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出现了极为罕见的增长,部分原因是中美之间非正常的贸易状况。中国减少了从美国的大豆进口,选择了巴西等其他替代性供应商。

但是,我们不认为巴西是中美紧张关系的获益者。我们希望回归到多边贸易规则的主流。巴西也对中美去年签署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的部分内容存在一些担忧,因为它们可能和世贸组织的规则相抵触。当然,这取决于这份协议会如何执行。截至目前,我们的担忧并不强烈,但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以免出现对巴西出口产品的歧视现象。

环球时报:巴西方面是否和美方谈过自己的顾虑?

瓦莱:是的,我们和他们谈到过。巴西一直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我们认为世贸组织为国际贸易的正常运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每个国家都可以受益,贸易可以在稳定和可预测的条件下进行。我们有时也会向中国政府表达我们的期待,即希望巴西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不会受到歧视。

巴西希望中美经贸关系紧张能尽快得到解决。虽然我们知道两国出台的一些举措各有各的原因,但巴西认为,根据多边规则和程序来解决贸易争端符合中美和国际社会的利益。

环球时报:巴西是中国牛肉的主要供应国,但由于巴西的疫情状况,一些中国消费者担心进口的肉制品不再安全。为确保输华肉制品和其他产品不被病毒污染,巴西采取了哪些措施?

瓦莱:巴西一直按照中国政府要求的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管理输华产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采取了多种卫生措施,以避免哪怕最小的风险发生。比如,巴西的肉类企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工作区域中的社交距离,使用防护性设备,加强消毒,禁止疑似感染人员进入生产设施,等等。为保证对华出口食品的高质量,巴西近期在控制工厂内疫情传播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

此前,中国曾经在来自他国产品的包装上检测到病毒的痕迹,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研究证实有新冠肺炎病例是通过“阳性包装”感染病毒的。无论如何,在过去几个月中,中国海关部门对所有进口肉类制品进行了严格检测,没有发现任何巴西产品带有病毒痕迹,所以中国消费者大可以对巴西的肉制品供应放心。

中美关系影响中巴关系?“绝不认为”巴西要“选边站”

环球时报:您如何预测中巴关系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

瓦莱:长期以来,巴中关系一直在不断发展,即使是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两国去年的贸易额仍然在提升。投资领域去年受到一些打击,但我们相信疫情过后,双边投资额会上升。

我们也非常愿意推动两国的人文交流,希望疫情结束后,巴西留学生能尽快返回中国,中国留学生也能尽快返回巴西。此外,我们希望两国在旅游业的交流能在“后疫情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环球时报:美国新政府上台后,与中国的紧张关系仍未缓解,两国或将保持长期竞争甚至对抗的趋势。这会影响到巴西和中国的关系吗?巴西是否会“选边站”?

瓦莱:巴中关系是由巴西和中国两国自己决定的,它建立在两国共同利益之上。现在,巴中正形成牢固的友谊,而这种友谊将会在未来几年里继续深化。当然,我们也会与其他国家合作,但巴中双边关系掌握在我们两国自己手中。

我们绝不认为巴西需要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我们希望同时和美国与中国保持最好的关系。巴西不认为这是一场“零和游戏”,即和一方提升关系,就会损坏与另一方的关系。

相关阅读:
东京奥运会考虑空场举办 中国疫苗,拉美民众眼中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