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以颠覆特朗普政策遗产开启任期,拜登总统能“重启”美国吗?

原标题:以颠覆特朗普政策遗产开启任期,拜登总统能“重启”美国吗?

1月20日,随着拜登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纷纷扰扰、充满争议的“特朗普时代”随之谢幕。

就职演说中,这位78岁的总统呼吁美国人团结;履新首日,他以颠覆前任政策遗产的姿态开启四年任期——秒签十多项行政令,将特朗普的许多政策推翻殆尽。

“美国重启”“美国历史上新的一天”“拜登推动一个新的政治时代的到来”,有美国媒体为新总统的拨乱反正欢呼。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拜登接手的是一个陷入深刻危机的美国,“特朗普时代”已改变整整一代美国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仅美国的裂痕很难愈合,拜登渴望在全球舞台重振美国雄风的抱负恐怕也很难实现。

颠覆遗产?

“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开始”,一切正如拜登所说是如此“刻不容缓”。

上任第一天,新政府便立即发动引擎、迅速运转:总统一口气连发十多道行政令、白宫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首个获国会参议院确认的内阁要员——国家情报总监上任、敲定首个通话的外国领导人……

在美国媒体看来,拜登上任之初的行动显示他决心颠覆特朗普遗产,希冀迅速撤销前任的大部分议程,从抗击疫情到破解经济困境,从尊重移民和多样性到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十几项行政令几乎无一不是“打脸”特朗普。包括重返《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强制联邦雇员戴口罩、停建美墨边境墙、结束对穆斯林国家的入境禁令、取消特朗普批准的美加输油管道项目许可等。

这些行政令还只是“前菜”,并非全部,白宫称,在未来几天或几周内,拜登还将宣布更多的行政措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拜登在上任头几个小时内签署17项行政命令,这比任何一任总统都“更迅速、更积极地”废除前任留下的遗产。

白宫首场新闻发布会也面貌一新。召开之迅速、氛围之融洽,放在特朗普时代堪称“神话”。这是自去年12月15日以来白宫举行的首次新闻发布会,拜登的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正式亮相。“我很乐意回答你们的问题。”她这样对场下的记者说。普萨基表示,新政府承诺恢复“真相和透明”,并尊重新闻自由。对比特朗普时期,白宫新闻发布会或无故取消,或中途结束,发言人拒答记者提问,拜登时代确实气象更新,反差甚大。

被特朗普置于一边的女性在拜登时代也挑起大梁。美国媒体称,首位女副总统哈里斯掀开美国政治新的一页,以第一位女性、第一位黑人、第一位亚非裔出任副总统创造了历史。艾薇尔·海恩斯也将成为首位担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的女性。这在以白人男性占主导的特朗普政府简直不可想象。

CNN评论称,拜登上任后的旋风行动,加速美国一个新的政治时代到来。

但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认为,很难说拜登能推动一个新的政治时代的到来,只能说是纠偏,是收拾残局,争取把美国拉回常态。特朗普4年执政对美国民主体制、国际形象造成灾难性破坏,对拜登来说,当务之急是恢复美国人对民主体制的信心、重建美国国际形象,改变特朗普那种不可捉摸、难以预测的行为,让美国国内局势、对外事务是可预期的,让外界相信美国政治体制是可以信赖、能正常运作的。从他签署的几项行政令、提名的内阁成员、恢复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面可以看出拜登的目标,以及“拜登时代”不同于“特朗普时代”的特点。但是,拜登试图推翻特朗普遗产短期内也只能停留在行政命令层面,而无法从制度性即立法层面去实现,因为国会两党席位差距太小,很难从立法上作出任何改变。

内政挑战

尽管笼罩着国会山骚乱的阴影,但美国总算顺利完成权力更迭。盟友松了一口气,英法德日韩等国纷纷祝贺拜登就任总统。美联社称,送走反复无常、激烈对抗的特朗普,外国领导人欢迎“拜登时代”的到来,在疫情肆虐、气候变化严峻的现实面前,世界需要一个支持多边主义的美国新政府,期待与拜登政府恢复合作。

全球股市也一片欢腾。就职首日,华尔街迎来一波“拜登行情”,美国三大股指创历史新高。欧洲、亚洲股市也是应声而涨。路透社称,全球市场对美国最终有序完成权力交接感到宽慰,也对拜登允诺的1.9万亿美元经济复苏计划感到兴奋。

“美国回来了。欧洲已准备就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推特上写道。

问题是美国真的回来了吗?答案恐怕没那么乐观。路透社指出,拜登接手的是一个深陷危机的国家。

具体而言,他接手的是一个2400多万人感染病毒、40多万条生命逝去的美国;一个数百万人失业、无数企业倒闭、经济备受摧残的美国;一个从上到下深刻分裂的美国。

疫情大流行、经济危机、国家分裂,将是摆在拜登面前的三大挑战,《华盛顿邮报》一言以蔽。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总统与选民和国会通常会有一段“蜜月期”,总统会试着在上任百日内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对拜登来说,没有一项挑战能在短期内攻克。

比如应对疫情、恢复经济。拜登虽已提出1.9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但是却受到不少共和党人的反对,后者认为会大幅扩张赤字和推高政府债务。民主党仅以极微弱优势控制国会,救助计划能否在国会顺利过关尚未可知。

又如弥合国家裂痕。在就职演说中,拜登反复强调“团结”“治愈”,然而,分析人士认为,鉴于政治极化、社会撕裂以及种族不平等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实现“团结”重塑“灵魂”绝非易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何时能控制疫情将是拜登政府短期内的最大挑战。与之相关的是经济复苏,而经济复苏也取决于疫情控制的情况。而改变美国政治极化、政治分裂和对抗局面、化解种族矛盾都将是长期挑战。种族矛盾在美国根深蒂固,恐怕短期内难有改观。政治分裂在“特朗普时代”登峰造极,“分裂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原因,背后是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多方面发生变化,如果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导致政治对抗与分裂的原因,就不能解决问题。”

谢韬说,美国现在处于南北战争以来最分裂的时期,甚至超过上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和越战时期,只要特朗普支持者产生的土壤还在,只要民主党继续推身份政治、忽视中下层和工薪阶层利益以及极左政策,团结就很难实现。另外,对拜登执政形成掣肘的还有特朗普留下的背景因素,即特朗普打破了美国200多年建立的基本规范,他所宣扬的体制不公平以及“深层国家”,使美国国内形成一种对政府、民主体制不再信任的气氛,很多阴谋论由此应运而生。这将导致拜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遭到质疑,深陷阴谋论的泥潭。

外交重负

除了内政难题,拜登还将背负外交重担。在就职第一天,或能窥见新政府对外政策的蛛丝马迹。

比如敲定首批通话的外国领导人。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说,拜登定于22日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通电话。通话内容将围绕美加关系,以及被拜登叫停的美加输油管道项目。拜登还将首先与“伙伴和盟友”通话,但是暂无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的计划。

在周三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普萨基还提到拜登将与外国同行商讨伊朗问题。美国寻求通过外交手段延长并加强对伊朗的核限制。当天,拜登政府还就中国制裁前特朗普政府官员作出回应,认为并无意义,并敦促两党谴责这一举动。

吴心伯指出,在对外政策方面,“拜登时代”意味着美国从“特朗普时代”的一种回调,即重新积极参与世界事务,修补盟友关系,重振美国地位和影响力,发挥世界领导作用。拜登首先计划与盟友和伙伴通电话即透露出此中信息。

但是,拜登在处理对外事务上恐难得心应手,如其所愿。第一,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无论硬、软实力都在每况愈下,拜登难以改变这一趋势。第二,在“后特朗普时代”,盟友能多大程度信任美国及其领导力、信任美国对同盟关系的执着,甚至在对华问题上为美国利益两肋插刀,都很难说。“电话外交毕竟是一种姿态,而不是实质性的政策调整。”第三,如何处理对华关系、设计能够适应正在变化的现实世界又能切实可行的对华政策将是挑战。批评中国制裁前特朗普政府官员也说明拜登政府不可能完全扭转前任定下的强硬的对华政策基调。

谢韬认为,由于拜登与特朗普形成鲜明反差,外界或许对拜登执政前景抱有很高期望,希望拜登上台后能立即改弦易辙。但扭转特朗普遗产需要时间和过程,也要付出成本,对此要有耐心,但也无需期望过高。

英国《卫报》似乎也冷眼旁观——特朗普虽然输掉大选,但他已经改变了整整一代美国人,拜登在就职典礼上的热情言辞不会改变局势,美国领导全球的时代也不可能很快重建。

拜登任期前3周 美疾控中心给出“令人心碎”的预测 沙特已暂停接种美国辉瑞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