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会遭冲击暴露“少数人暴政”,美式民主设计缺陷无可回避

原标题:北美观察丨国会遭冲击暴露“少数人暴政”,美式民主设计缺陷无可回避

1月6日美国国会山遭暴力冲击事件后,美国媒体连日来纷纷发表评论文章,反思导致这一结果背后的深层体制原因。舆论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存在设计缺陷,注定成为“少数人暴政”的沃土,而1月6日事件,正是美国民主制度中的至暗时刻,从这一刻起,美国将失去输出价值观的道德制高点。

△《福布斯》称,国会山政变后,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机构彻底失去了批评他国人权问题、腐败问题和政治合法性的道德制高点

△《福布斯》称,国会山政变后,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机构彻底失去了批评他国人权问题、腐败问题和政治合法性的道德制高点

冗长权力交接过程易酿祸端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经过4个月的漫长等待后,终于从胡佛总统手中接过了美国头把交椅。美国开国者们之所以为每一届新政府预留如此长的交接时间,主要是考虑,当时新任总统需要在寒冬中千里迢迢赶到华盛顿就职。然而,这一顾虑在如今显然已经失去意义。

罗斯福上任后,美国国会颁布了宪法第20修正案,将总统权力过渡期从4个月减少到2个半月,这一做法延续至今。然而即便如此,美国仍然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中,权力过度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纽约时报》数据显示,英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权力交接过程均在20天以内,而美国则需要70天以上

△《纽约时报》数据显示,英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权力交接过程均在20天以内,而美国则需要70天以上

很多宪法学者认为,冗长的权力交接过程现在已完全没有任何合理性,这表明美国宪法与时代严重脱节。得克萨斯大学的桑福德·莱文森教授认为,允许一个即将离职的总统滞留在权力巅峰过长时间,将会导致混乱发生。

△《纽约时报》指出,美国出现了抛弃真相,转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的“后真相”浪潮,这可能成为孕育纳粹的新土壤

△《纽约时报》指出,美国出现了抛弃真相,转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的“后真相”浪潮,这可能成为孕育纳粹的新土壤

选举人团制度导致“少数人暴政”

为防止发生“多数人暴政”,美国国父发明了选举人团制度。然而,他们恐怕没有想到,这一制度反而导致了目前正在上演的“少数人暴政”。

△《卫报》美国版指出,国会山事件中的暴徒相信,他们比其他美国人更重要

△《卫报》美国版指出,国会山事件中的暴徒相信,他们比其他美国人更重要

选举人团制度规定,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等于其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人数总和。其中,各州在国会众院中按人口比例分配席位,最少1席,而在参院则采取平等原则,均占2席。这就造成人口极少的一些州,如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南达科他州和北达科他州这4个人口总和不足400万的州,却拥有足足12张选举人票。相比之下,加利福尼亚州虽然拥有近4000万人口,却只有55张选举人票。这意味着,每个加利福尼亚人对大选结果的影响,还不足以上4州居民的一半。

△美国《天主教国民周刊》认为,政治极化是一剂毒药,国会山暴乱凸显了美国分化之深

△美国《天主教国民周刊》认为,政治极化是一剂毒药,国会山暴乱凸显了美国分化之深

在这样的体制下,中西部各州虽人口稀少,却被赋予了不成比例的权利,这显然与美国宣扬的“人人平等”原则不符。《卫报》指出,政客在做决策时,必然会向拥有更多“选举权”的少数人倾斜,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少数人的暴政”,这是美国选举制度的天然缺陷。

“政治极化”加速社会分裂

美国两党制在这一次国会山暴乱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当社会存在一定共识基础时,两党为了追求中间选民支持会表现出政策的温和性。然而在社会矛盾凸显时,双方则会被迫呈现出“政治极化”,以维护各自基本盘。

△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各州在大选中选择同一党派参议员和总统候选人的概率,近35年来呈上升趋势,今年更是达到了97%

△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各州在大选中选择同一党派参议员和总统候选人的概率,近35年来呈上升趋势,今年更是达到了97%

“政治极化”所导致的,是美国选民正在逐渐放弃考量候选人的具体政策和性格品质,而将其背后的党派做为唯一选择依据。皮尤研究中心1月8日刚刚发布的今年大选结果分析报告指出,在各州参议员选举和总统选举中,胜选人来自同一党派的比例已经达到惊人的97%,这是近40年来仅次于2016年的第二高点。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报道,美国人在要求种族公平的抗议中,分歧正逐渐加大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报道,美国人在要求种族公平的抗议中,分歧正逐渐加大

“政治极化”是美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分歧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在反过来激化着社会矛盾。

非裔美国人佛洛依德被害事件后,美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然而,美国两党立场大相径庭,一方刻意忽视警察暴力执法行为,并称抗议人员为暴徒;另一方则拒绝承认抗议活动中伴随的打砸抢行为,极力推行削减警察资金。两党这种极端化的站队行为,无疑加大着社会分歧,使问题更难以解决。

△《华盛顿邮报》认为,与纳粹前德国的相似性提醒着人们,美式民主接下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华盛顿邮报》认为,与纳粹前德国的相似性提醒着人们,美式民主接下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美国政治体制中的种种设计缺陷,已经在这次国会遭暴力冲击事件中暴露无疑。更有专家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一旦美国陷入混乱,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也将极其剧烈。舆论认为,美国应尽快反思、作出改变。然而有识之士也指出,改变之路道阻且长,美国前景,着实令人不安。

相关阅读:
将有1.5万名国民警卫队士兵为拜登就职典礼提供保障 离任前继续“埋雷” 蓬佩奥扬言制裁胡塞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