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原标题: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执笔/刀剑笑&叨叨姐

美国国会大厦走廊。

一扇玻璃已被砸碎的门紧闭着,挡住抗议人群的路线。

门后,一名国会警察躲在距离最近的一个房间门口,紧握手枪对准只有两三米远的门外。

一阵嘈杂声中,枪声猛然响起,正在试图爬门而过的一名抗议者应声跌落……

这一枪,成了这场美国国会骚乱的一个标志性场景。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一声枪响,曾同样出现在2019年11月11日的香港街头。

都是面对暴徒,都是警察的一枪,结果却完全不同。

美国这边,悄无声息。

香港呢,当天下午就是警方对开枪事件做了公开说明,但西方舆论“滥用职权”“暴力执法”的指责依然不绝于耳。

香港警察,咋就不能学学美国警察执法的强硬呢?

1

美国警察的表现,成为这场“动摇国本”之乱的一个焦点。

如此近距离地射杀一个抗议者,国会警察6日这一枪,再次展现“强力执法”的一面。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骚乱次日,国会警察局长斯蒂文·桑德也辩护说,面对数千名暴徒,警方及其执法伙伴做出了“勇敢反应”。最新消息说,一名在国会骚乱中遭抗议者攻击而受重伤的国会警察,已于7日晚间不治身亡。

但警方足够强硬了吗?美国多位政客都不认同。

国会参众两院议长麦康奈尔和佩洛西等都抨击警方高层制暴不力。共和党资深参议员格雷厄姆甚至直言,“9·11”过去20年了,美国警察“怎么还能输这么惨?”他还声称,警方当天“应该使用致命武器”。

面对激烈抨击,斯蒂文·桑德以及参众两院的警卫官,7日先后被迫辞职。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国会大佬们的“愤怒”,预示着围攻国会的事不会轻易了结。

有报道说,6日暴乱发生后不久,就有来自超过18个执法机构的警察及国民警卫队被紧急调往华盛顿,帮助平息暴乱。

数小时后,国会大厦秩序刚一恢复,执法当局针对骚乱者的清算就连夜开始了。

美国代理司法部长杰弗里·罗森说,联邦刑事检察官们“彻夜”未眠,与国会警察局、联邦调查局、华盛顿警察局、烟酒枪支及爆炸物管理局等合作,“搜集证据、辨识肇事者,并视情况提出联邦控罪”。

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也证实,已部署联邦调查局的“全面调查资源”参与其中。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数以百计的调查人员连夜行动,办案效果立显:

短短36个小时内,就有55人分别在联邦以及地方法庭受到指控。罪名都与非法进入国会有关,包括违反枪支法规和盗窃政府财务等。

除了大规模出动官方人员,执法部门还试图发动社会力量。

FBI和华盛顿警方都在鼓励民众帮忙指认暴徒。一些参与骚乱者曾在社交媒体上以视频或照片形式“直播”攻击国会的过程,现在这些都成了“犯罪证据”,他们中不少人很快就被揪了出来。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但有些美国网友觉得,光是根据官方照片或网上显而易见的证据指认,太小儿科了。

这些美媒口中的“民间业余网络侦探们”决定自行增加难度,搞起“人肉搜索”,挖掘更多骚乱者的身份信息:“让我们点名羞辱他们吧!”

虽然围攻国会的一些人6日成功“逃离”现场,但他们很难“全身而退”,一时半会还摆脱不了警方等执法部门的追究。

2

紧急调集更大规模警力进华盛顿增援,现场断然“开枪平叛”射杀抗议者,连夜展开刑事调查和逮捕……

美国警方这一连串操作,算得上迅速而且强硬了。

但负责华盛顿地区的代理联邦检察官迈克尔·舍温7日说,这还不够。

他说,“这还只是一个好的开端,绝不是结束”。识别和逮捕骚乱者的工作,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一整年。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有意思的是,还有“好事”媒体提问:检方是否也在检视总统特朗普在这场国会骚乱中所起的作用?

这位代理联邦检察官回答:

他在查看其中“所有行为者和任何发挥作用的人”,如果证据符合犯罪要素,他们就将受到指控。

骚乱平息整整一天后,7日晚间,特朗普在刚刚解冻的推特账号上发声,上来就跟暴力攻击国会的支持者们划清界限。“那些从事暴力和破坏行为的人,你们不代表我们的国家。那些触犯法律的人,你要付出代价。”

但这无法弥平国会以及舆论中对他“煽动骚乱”的指责。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数十名民主党议员甚至要求副总统彭斯援引宪法第25条修正案,罢免总统。否则,他们就在国会启动弹劾程序。

在检方表态“不排除”追求他在骚乱中的角色后,这位还有不到两周就将卸任的总统,心头可谓“堵上加堵”。

3

看看,虽然美国执法部门尤其警方如此强硬,甚至直接开枪杀了人,但并没引起包括美媒在内美国上下的“惊讶”。

回想一下2019年11月11日,香港警察枪声响起的那一幕。

纽约时报对那件事的描述充满恶意的暗示:“警察举枪对着抗议者,被示威者设置的路障困住的通勤者难以相信眼前的这一幕。几声枪响后,一名21岁的男子在一个空寂无人的十字路口中央倒下。”

多么令人激愤的情景!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你信吗?

实际情形是,既不是“空寂无人”的街道,也不是无故举枪的警察。

几名暴徒携带武器,至少有三个人在不断靠近那名警员。其中的白衣暴徒不断试图蒙住警员的眼睛、而且多次蒙上了,另外两名暴徒则围拢过来,企图近身抢枪。警员已事先向暴徒发出警告,但暴徒依然不断逼近。

出于维护自己生命安全和枪械安全的考虑,这名警员开枪了,这显然是恰当的。而且,他已经非常克制,只打向暴徒躯干而不是头部。

相比之下,冲击国会山事件中被警方击毙的女抗议者,她的有关情况,美国警方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说明。

当然,我们也知道,止暴制乱是各国政府的通行做法,更是警察的责任所在。适度用枪,也是世界警界的惯例。

在中文语境下,警察取“警之于先,察之于后”的意思,前者需要暴力支撑,后者离不开强制执行。很明显,暴力本身就是警察的固有权利。

美国社会呢,也很特殊,它是一个持枪社会,民间拥有大量枪支。这就导致对于警察执法,尤其是开枪执法的门槛比较低,或者说,宽容度比较大。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4

只是让人纳闷的是,美国的精英阶层对香港和华盛顿暴乱的双标。

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7日发出质问: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和美国警察比,香港警察简直太“温柔”了。

他们顶多就是催泪弹和辣椒水,动枪是极少极少的情况,还会迅速给公众做出开枪说明。

就这样,美国的那些精英依然坚持不懈地指责香港警察“太暴力”。

他们的逻辑是:发生在别人家的暴动是为“自由而战”,警察的行动就是“镇压”;发生在自己家的就是“暴乱”,警察击毙人是情理之中。

像这样对内对外的两套话语体系,他们运用得相当熟稔。

补壹刀:瞧瞧,美国警察都这样清算“暴徒”了,还被批太软!

只是长此以往,人们不由得想问:

美国的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和媒体精英对国内外事情做判断的道德可信度还能持续吗?比如佩洛西对同样事件的描述怎么就从“美丽风景线”蹦到了“暴徒”?

美国在海外推行民主的行为还能持续吗?

美国的民主还能持续吗?

最后,像戈尔巴乔夫所说的,美国这个国家还能持续吗?

来源:补壹刀

极端组织“博科圣地”袭击喀麦隆北部 已致13人丧生 美议员在国会前说“希特勒在一件事上是对的”,州长猛批:去参观大屠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