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俄罗斯“领跑”,英美“倒计时”,多国将启动新冠疫苗接种……

原标题:俄罗斯“领跑”,英美“倒计时”,多国将启动新冠疫苗接种……

近日,全球多国都已列出新冠疫苗接种时间表。俄罗斯已启动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英国和美国的首轮疫苗接种也进入倒计时。不过,疫苗信任危机仍将是各国面临的棘手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也再次重申疫苗并非“万能药”,各国仍需加大防疫力度。

俄罗斯、英国“领跑”

在全球范围内,多国正在“摩拳擦掌”开始大规模疫苗接种。其中,俄罗斯、英国正处于领跑位置。

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已率先于12月5日开始这场“战役”。

在莫斯科的70个新冠疫苗接种点,医疗工作者已经开始为高危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包括医务人员、教师和社工等。据悉,俄罗斯研发的“卫星-V”疫苗将分为两次接种,相隔21天。接种者年龄段为18至60岁,因为他们更容易接触到病毒。有潜在健康问题、怀孕或在过去两周患呼吸道疾病的人不能接种。

据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5日介绍,作为俄罗斯疫情“震中”,莫斯科已有5000人预约接种。本周起,接种工作将扩展至全俄各地。

英国也将于12月8日起启动疫苗接种。此前英国成为全球首个批准使用美国辉瑞与德国BioNTech联合研发新冠疫苗的国家。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将从8日起优先为80岁以上老人、一线医务人员、养老院工作者接种疫苗,其次是有基础疾病的人,最后按年龄划分接种顺序。疫苗将首先在医院进行接种,之后将分发库存至各诊所。

据悉,英国已订购4000万剂疫苗。预计在接种首周可以供应约80万剂疫苗,可供40万人使用。

美国、欧洲将“开绿灯”

继俄罗斯、英国之后,美国预计也将在本月中旬为疫苗“开绿灯”。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接下来有几个关键时间点值得关注:美国食药监局计划于12月10日开会讨论辉瑞疫苗,随后将于12月17日开会讨论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疫苗的紧急接种申请。

一旦疫苗经食药监局批准,急救人员、医疗工作者和养老院老人将是首批接种群体,预计将在批准后的第二或第三周进行。此前,美国副总统彭斯曾在电话会议上告诉美国各州州长,疫苗的推广可能“最快在12月14日那周开始”。

美国疫苗和药物攻关计划“曲速行动”首席顾问蒙塞夫·斯拉维6日表示,他已看到了“隧道尽头的曙光”,预计美国人的生活将在明年4月或5月回归正常。他计划与当选总统拜登团队会面,在本月首轮新冠疫苗接种前讨论相关计划。

另一些国家则将目光放在明年年初。

据法新社报道,法国、比利时已表示将于明年1月起对高危人群接种疫苗。西班牙也计划在1月起落实疫苗接种,目标是到2021年6月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口接种。

此外,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开始进行审批,预计将在12月29日前对辉瑞疫苗,明年1月12日前对莫德纳疫苗做出决定。一旦获批,欧盟委员会将与欧盟国家合作,在几天内正式开始疫苗接种进程。

疫苗信任危机

在各国争相接种疫苗,遏制疫情之际,“疫苗信任危机”也成了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法新社称,错误信息和不信任正在影响公众对新冠疫苗的接受程度。

在俄罗斯,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Levada)最近调查发现,只有36%的受访者准备好接种新冠疫苗。

据美国新闻网站Axios报道,数量惊人的美国人也表示,他们将拒绝接种新冠疫苗,这对美国实现“群体免疫”的能力构成了风险。

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曾表示,需要70%至75%的美国人接种疫苗,才能让国家回到正常道路。但两项最新民调显示,麻烦正在酝酿之中。

据《纽约邮报》报道,纽约市超过半成消防员在工会民调中表示,他们将不会接种新冠疫苗。皮尤研究中心4日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只有42%的黑人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条件,他们肯定或可能会接种新冠疫苗。

CNN称,非裔和拉丁裔美国人之所以对接种新冠疫苗犹豫不决,主要是因为对联邦政府的不信任,以及美国在医学研究和医保方面的种族主义历史。

比如,过去疫苗临床试验中招募的少数族裔志愿者往往较少,很难了解相关副作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卡门·贝利(Carmen Bailey)直言,在不知道副作用的情况下,贸然接种疫苗的人将成为“小白鼠”。

消防员工会主席安迪·安斯布罗(Andy Ansbro)则告诉《纽约邮报》,消防员拒绝接种疫苗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不属于高危人群范畴,他们年轻强壮,可能已感染新冠并治愈,不觉得新冠病毒会成为他们的问题。

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丈夫菲利普亲王将接受疫苗接种并“公之于众”。包括拜登、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以及美国三位前总统奥巴马、小布什和克林顿在内的知名人士也已承诺,将公开接种疫苗,建立公众信心。

在疫苗大规模接种前,世卫组织也警告称,疫苗并不是“灵丹妙药”,各国不该因此而松懈。

“疫苗的出现并不等于各国将迎来零疫情。”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4日在线上记者会上说。他补充道,并非每个人都能在明年年初接种疫苗,“疫苗和接种将为各国对抗新冠疫情增添一个强大工具,但单靠疫苗,并不意味新冠病毒就会消失。”

相关阅读:
日媒:今年日本餐饮业破产数将创新高 “疫”字当选2020年马来西亚年度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