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欧洲抗疫故事 我为什么愿意“以身试毒”?

原标题:欧洲抗疫故事|我为什么愿意“以身试毒”?

编者按:你愿为抵抗新冠病毒做些什么?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减少聚会、严格保持社交距离,这些是大多数人能以身作则的小事,小却必要。有些人则为此冒着更大风险、作出更大牺牲,比如医护人员等抗疫一线的勇士们。当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突破5500万,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期待着疫苗早日“增援”。这篇欧洲抗疫故事要聚焦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在冒险尝试不同寻常的选择,但选择背后的期盼与你我没什么不同——让生活赶紧回归正轨吧!

谁愿意主动感染新冠病毒吗?

“我绝对愿意担这个风险。”20岁出头的阿比·勒里希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

他可不是新闻中某个无知无畏参加“新冠派对”的年轻人。不过,他义无反顾加入的这项计划也具有一定争议性。

阿比·勒里希(视频截图)

阿比·勒里希(视频截图)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前不久宣布了这项名为“人体挑战试验”的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要以更快速度测试出有效新冠疫苗,推动疫苗研发和试验进程,但其中牵涉到让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主动感染新冠病毒的试验模式,在伦理、必要性等层面引发一些争议和质疑。这一类型试验此前并不常见,这项计划也是全球范围内新冠疫苗研发首次采取这一类型试验。

这是4月30日在英国伦敦拍摄的帝国理工学院。新华社发(雷伊·唐摄)

这是4月30日在英国伦敦拍摄的帝国理工学院。新华社发(雷伊·唐摄)

帝国理工学院“人体挑战试验”协会主任彼得·奥彭肖在声明中坦认并强调说:“故意让志愿者感染一种已知人类病原体,这绝不能掉以轻心。”

明知有风险,英国像勒里希一样决定加入的志愿者有2000多人。据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介绍,这一项目计划从明年一月份启动,志愿者年龄在18至30岁,此前不曾感染新冠病毒,没出现过相关症状,无潜在健康问题,没有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等。

欧洲抗疫故事 我为什么愿意“以身试毒”?

11月6日,一名军人在英国利物浦的一处新冠病毒检测点协助当地居民检测。当日,利物浦开展全城范围新冠病毒检测。这是英国首次在城市开展全城范围的大规模新冠检测。新华社发(乔恩·休珀摄)

勒里希还真研究过风险这回事。他说,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捐肾手术的死亡风险是三千分之一,而对像他这样的健康年轻人而言,疫苗试验的死亡风险不到万分之一。“相比之下,我更愿意接受后者的风险,何况它在人道主义方面的好处更大。”

勒里希还加入了一个代表疫苗试验志愿者的公益组织“提早一天”(1 day sooner),旨在与疫苗研发机构合作,通过加快新冠疫苗研发争取“提早一天”结束疫情,让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早日重回正轨。

据“提早一天”网站的统计数据,全球已有约4万人表达了参与这类疫苗试验研究的兴趣。

欧洲抗疫故事 我为什么愿意“以身试毒”?

11月3日,车辆行人在英国伦敦牛津街点亮的节日彩灯下穿行。英国伦敦牛津街2日点亮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日彩灯,今年的主题是号召人们团结抗疫,并向抗疫英雄致敬。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29岁的汤姆·格林曾在一家旅游公司当经理。他也报名参与了“人体挑战试验”。他如此解释自己的选择:“我的工作曾让我和艺术家们环游世界,但现在病毒改变了一切。我如今给一家公司开车谋生。但我还算幸运的,因为很多人比我更困难,比如那些有孩子、有房贷又丢了工作的人。这就是我为什么报名参加疫苗试验。我欢迎他们抽走我的血液,要多少都行,直到我们生活恢复正常,因为我们不能再继续像现在这样活着。”

35岁的志愿者萝谢尔本身就是一名疫苗研究人员。她说:“作为从事新疫苗研究工作的人员,如果我都不愿意参加试验,还怎么期望其他人参与呢?”

欧洲抗疫故事 我为什么愿意“以身试毒”?

10月31日,人们在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畔行走。英国首相约翰逊当日宣布,鉴于本国疫情形势,计划在英格兰再次实施大范围的“禁足”措施。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44岁的志愿者萨蒂什·库马尔是一名猎头经理。他说:“我只是想做点什么。我不是科学家,不是医生,这就是我唯一能做的。”

周围很多人夸库马尔参与试验的行为“很勇敢”,让他感到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唯一的志愿者,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参与。对我个人而言,疫情最大的困难就是我无法见到远在印度的父母。他们年逾七旬,属于高风险人群。我希望正在研发中的疫苗中至少能有一种起作用,让我们能尽早与亲人团聚。”

监制:闫珺岩

记者:张代蕾金晶

拍摄:Oliver Jarvis

编辑:孙浩鲁豫唐志强

相关阅读:
韩国前总统全斗焕铜像被“锯头” 嫌犯当场落网(图) 路透社:英国或效仿美国从阿富汗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