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西媒:新冠疫苗不是挽救世界经济的灵丹妙药

原标题:西媒:新冠疫苗不是挽救世界经济的灵丹妙药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西媒称,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至少有175种实验性新冠疫苗正处于研发过程中。但新冠疫苗最早也要到今年11月才能面世,而大规模量产还要等到明年年中。然而,即便疫苗研发成功,就此改变全球经济格局的可能性依然十分渺茫。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8月12日报道,凯投宏观首席经济学家尼尔·希林赞同上述观点。他认为应当考虑多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疫苗是否有效。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规定,疫苗的免疫效果至少要达到80%。但新冠疫苗的标准则降低到50%,这表明新冠疫苗的研发时间明显不足,且有些疫苗很难被证明有效性。

另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于,疫苗可能产生的免疫期、安全性以及大众是否愿意接种疫苗,尤其是在研发时间过短的情况下。

报道指出,疫苗的量产也不容忽视。辉瑞、莫德纳、克阿斯利康和国药控股等在疫苗研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制药企业表示,今年或可制造近10亿剂疫苗,到2021年再制造70亿剂。然而,这些数字包括目前正在研发的多种疫苗,尚不清楚哪种疫苗最终会取得成功,以及多久能够投入生产。

报道预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可用疫苗的实际数量远不及预期。因此至少最初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进而延缓群体免疫的出现。

报道认为,实际上,全球量产更有可能受到生产成本的影响。据估计,每剂新冠疫苗价格在20美元到50美元之间,这就可能导致数个新兴市场和穷国无法尽快实现群体免疫。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却拥有大批正在研发当中的疫苗。这种情况就意味着,富国和穷国将以两种速度实现群体免疫。(编译/刘丽菲)

相关阅读:
研究:英格兰实际新冠感染人数可能为官方数据的12倍 新冠疫情冲击之下,拉美国家经济将遭遇“历史性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