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科院院士康乐团队成功揭示蝗虫聚群成灾奥秘

原标题:中科院院士康乐团队成功揭示蝗虫聚群成灾奥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中科院今天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发现了一种蝗虫群聚信息素分子,成功揭示了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这一成果8月1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中科院院士康乐团队成功揭示蝗虫聚群成灾奥秘

图为飞蝗,中科院动物所供图

图为飞蝗,中科院动物所供图

在人类历史上,蝗灾与旱灾、洪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在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农业和经济损失。尽管蝗灾与人类发展历史长期相伴,但是真正在科学上对蝗灾成因的认识不足百年。

康乐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在35种化合物中鉴定到了一种由群居型蝗虫特异性挥发的气味,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通过一系列行为实验确定该化合物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甚至它的产生可由4~5只散居飞蝗聚集而触发,具有很低的诱发阈值。

康乐说,该研究首次从化学分析、行为验证、神经电生理记录、嗅觉受体鉴定、基因敲除和野外验证等多个层面对飞蝗群居信息素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鉴定和验证,发现和确立了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而过去报道已知的其它化合物都不具备群聚信息素的所有条件,本项研究范式将化学生态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被认为是昆虫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文章在审稿之际,三位审稿人对文章分别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位匿名审稿人认为:“该研究旨在阐明4VA作为群居信息素在飞蝗群聚过程中的作用,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技术的、深入的研究。”“本研究聚焦于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生物学问题,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

一位透明审稿人是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莱斯莉•沃斯霍尔教授,她在审稿意见中明确表示,“这项工作做出了令人兴奋的发现,找到了一个人们长期寻找的蝗虫群聚信息素分子。文章包含了令人吃惊的多个层次的研究,我给予我无条件的支持,这项杰出的工作不要有任何拖延应该优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黎巴嫩总统:贝鲁特港口爆炸损失规模超过150亿美元 英媒披露:佛罗里达州当局要求专家操纵疫情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