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正文

爱沙尼亚与芬兰海底隧道因中企搁置?知情人士:这种说法不实

原标题:爱沙尼亚与芬兰海底隧道因中企搁置?知情人士:这种说法不实

[环球时报记者谭武军]波罗的海新闻网日前报道称,爱沙尼亚公共行政部长雅克·艾博表示,将向政府提议不启动连接爱沙尼亚和芬兰两国首都的塔林-赫尔辛基海底隧道和人工岛项目。一些媒体炒作认为,爱方此举是因为对中资企业不满。不过,有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种说法不实。

2017年,爱沙尼亚和芬兰开始就建设塔林-赫尔辛基铁路海底隧道进行接触。该项目旨在将芬兰的铁路网经塔林与在建的波罗的海铁路项目相连接。塔林至赫尔辛基距离为82公里,设计的海底隧道全长50至70公里。据报道,艾博日前表示,将不启动有关项目,理由是经过爱芬两国相关部门专家、包括安全方面的专家磋商,认为上述项目的开发商芬兰-爱沙尼亚湾区发展有限公司提出的海底隧道建设方案无法实施,也不符合公共利益。

根据爱沙尼亚掌握的信息,项目可能会带来环境、经济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开发商缺少规划程序执行、影响评估和开展调查等方面的财务报告;隧道和人工岛建设的资金来源尚不清楚;项目的可行性以及申请中显示的极其乐观的客运量和货运量值得怀疑。另外,该项目可能会给国家带来与公共铁路有关的计划外开支,以及为隧道的营运设立执法和救援单位等开支。隧道的建设还涉及国家国防相关能力的开发和维护、潜在新交通枢纽的建设、新教育和文化设施的开发及维护等方面的费用。此外,爱沙尼亚安全机构特别强调的安全问题也悬而未决。

塔林市副市长诺维科夫则表示,爱沙尼亚缺乏实施此类规划的经验,需要进行相关调研,包括考虑周边环境等问题。在此问题上,塔林市和爱沙尼亚政府并未进行沟通互动,也没有人征求塔林市的意见。艾博认为,塔林-赫尔辛基隧道项目必须在爱芬两国有意愿、全面合作且在两国商定的基础上开展。

由于芬兰-爱沙尼亚湾区发展有限公司曾于2019年7月宣布与中国中铁等公司签订融资意向书,因此一些舆论将有关项目不启动的消息与中国联系起来。

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关爱沙尼亚因担心中国出资而拒绝海底隧道项目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该人士说,塔林-赫尔辛基海底隧道项目目前只是个别企业的提议,爱芬两国政府虽然有初步意向,但基于各方面考虑并不急于推动实施。爱芬两国均明确表示,该项目只是远期规划,目前并无启动的必要。爱沙尼亚公共行政部长的表态,可以理解为该项目将暂告中止。虽然该项目开发商曾宣布与中国公司签订融资意向书,但实际上有关融资和环评的基本信息并未敲定。

责任编辑:范斯腾

相关阅读:
大选还剩3个月 美媒曝特朗普多次感叹“没人喜欢我” 科索沃总理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将自我隔离两周